第16章初战胜利 - 老太婆凭啥让我养老 - 育心小筑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16章初战胜利

再度踏上回家之路,王芳萍心中涌动着一股前所未有的轻快与释然。

这份轻松源自于内心深处对家庭命运成功转折的由衷喜悦,他们成功改变了命运。

宋晓东的笑容略带苦涩,那是多年无私奉献后,面对家族偏见与误解的无声抗争。

他深知,那些年的默默付出,换来的却是家庭的疏离与排斥,但他更明白,如果不改变,他的妻儿将一辈子困在小山村。他深知,将妻儿继续留在老家,绝非长久之计。

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孩子的事情刻不容缓,他们的成长每一刻都至关重要,不容耽搁。如果再不反抗,孩子们就要走他的老路。

王芳萍看着一脸低沉的老公,忍不住伸手摸了摸他的脸,轻声安慰道:“晓东,别难过了,我们没错!如果我们错了,那么多叔叔伯伯会帮助我们吗?我们一定会把日子过好的,你相信我!”

她可是有着几十年的后世经历,又开着挂,还有着金手指呢。赚钱对她来说简直就是手到擒来的事情。唯一的难处就是得瞒着所有人,小心翼翼地保护好自己的马甲,千万不能让空间被发现。

快要到家的时候,家里人早就已经迫不及待地站在门口翘首以盼了。看到他们回来了,大家立刻迎上前去,七嘴八舌地关心起来。四妹芳乐更是急切地问道:“大姐、姐夫,怎么样啊?”老公面露尴尬之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没有说话。

王芳萍笑着帮老公解围:“接下来这几天恐怕要仰仗老妈收留啦。”接着,她详细地讲述了今天发生的事情经过,一家人听后,心里的气终于顺了不少,纷纷拍手称快。

小妹芳妍的话语如同连珠炮般,爽快而直接:“早就该这样了嘛,一家子兄弟姐妹,逮着一个人欺负,像样吗?在城里,像月月这么大的,早就上幼儿园了,家境好的更是学习绘画与舞蹈-------反观月月在老家,又学了什么?”

“还有星星,也该让他去学武术,强健体魄。拼音、识字、算术,这些基础知识的启蒙,更是刻不容缓。还好,距离九月开学还有半年光景,一切都来得及。姐,姐夫,你们放心,我来负责他们的启蒙。”

“大姐,你们还意识到,开学之初的见识,对孩子而言是多么重要。若孩子进校就展现出丰富的知识和敏捷的学习能力,自然会赢得老师的赞许和同学的羡慕。这份认可,能极大地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与探索欲。积极性一旦被点燃,孩子便会化被动为主动,思维如泉涌,记忆力倍增,学习之路自然越走越宽广,自信也随之水涨船高。”

“反之,若孩子在开学之初受到打击,那份潜在的自卑与自我否定便可能悄然生根。孩子或许会开始怀疑自己,认为自己天生不如人,学习成了负担,思维变得迟钝,记忆也似乎不再可靠。这样的恶性循环,不仅消磨了孩子的斗志,也让家庭氛围蒙上了一层阴霾。”

“所以为啥有的孩子去上学后越来越乖,有的越来越调皮难管。”小妹噼里啪啦说了一堆话,把一群人说得糊里糊涂。

好家伙,现在就这么卷了吗?王芳萍不禁纳闷道。难道卷起来不是在千禧年吗?

后世竞争之激烈,早已超越了他们的想象。‘内卷’一词,从孩子的学习生活中悄然兴起,便是对这一现象的深刻写照。

孩子们不仅要学习课本知识,还要涉足绘画、舞蹈、主持、跆拳道、围棋、科创……各种兴趣班琳琅满目,仿佛不参与其中,便会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

后世,教育资源分配其实也和现在差不多。那些家庭条件优越的,对孩子的教育投入简直是大手笔。

学区房因为成了“教育圣地”,所以价格飙升,一般人家不要想;家教老师成了家庭标配,轮番上阵;一流名校和优秀教师,更是成了家长们争相抢夺的“香饽饽”。

这一波波操作下来,家长和孩子们简直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仿佛生活就只剩下了一场又一场的赛跑。家庭条件差的孩子与家长只能在场外眼馋的看着。

再打开某音,嘿,多的是家长和孩子“相爱相杀”。视频里,家长急得跳脚,孩子累得泪眼汪汪,场面那叫一个鸡飞狗跳,看得人既心酸又好笑。

不管有没有听懂,一家人都意识到城乡教育条件的差距,也更坚定了宋晓东支持老婆的决心。去城里,让孩子有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妈,我想着等七月分配学校后,就在学校周边租的一套房子,到时候咱们全家都搬过去,您觉得怎么样?"

小妹芳妍无数次地提及搬迁之事,希望她能远离纷扰,追求更广阔的天地,而她呢,却像一块顽石,固执地坚守在原地,连带着老妈也留在乡下,最后因肺气肿突然离世。

回忆如潮水般涌来,前世小妹不厌其烦的劝解和无私的帮助历历在目。

小妹芳妍每次见到她,就会让他们搬去城里,为孩子,也为自己找出路,她还责怪小妹离间他们夫妻感情!小妹没有生气,每年寒暑假间,更是将星星月月接到家中,视为己出,悉心照料。后来老妈走了,自己无颜见弟妹,再也愿不让孩子们去他们家。

唉,再次唾弃自己,今生,必须带着小妹芳妍发财,让她能轻松自在,也让她在婆家生活更有底气。

前世,小妹婆家条件好,初始好像有点刁难他们,也不知道他们是怎样熬过那段日子。好在妹夫拎得清,他们又齐心协力,后来把日子过得顺心顺意。

王芳萍自己把日子过得艰难,哪有心情和能力帮助家人。

她愧对家人,特别是母亲。前几年,如果没有母亲的照料,她可能早就过不下去了。刚生月月,婆婆看生的是女儿,转身就收拾东西去城里,走得潇洒自如。所以前世要让她给婆婆养老,比杀了她还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