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荣辱与共 - 千金不换:寡妇带娃王爷求二嫁 - 繁花一梦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337章荣辱与共

方秋那句“凭汗马功劳当将军”的宣言,不啻于巨石砸入滚油,太和殿内瞬间炸开了锅!

惊怒交加的哗然声浪汹涌升腾,几乎要掀翻殿顶!

“荒谬!”赵御史猛地拍案,眼里满是难以置信的惊怒:“女子擅入男子群聚的军营已是失德,怎还有胆邀功请赏,妄言掌兵?!自古‘牝鸡司晨’便是祸国之兆,方家姑娘莫非是想让大夏沦为笑柄?”

“军伍乃铁血之地,怎容得脂粉之气!”另一紫袍官员冷笑接腔,言语如淬毒尖刀,“军律严禁女子入营,便是怕女子祸乱军心,引得将士无心战事,只存苟且之念!”

更有甚者,将矛头直指方家家风:“镇远将军一世英名,怎会养出这等不知廉耻之女?!平日里抛头露面已是伤风败俗,如今竟想钻男人堆?什么‘建功立业’?分明是淫贱失德,秽乱军营!”

污言秽语如毒箭攒射!方秋气得牙关狠咬,双拳紧攥骨节发白,怒目圆睁却一时语塞…若非尚存一丝理智,记得这是御前宫宴,她恨不能冲上前去!从这些喷吐恶臭的嘴里打落几颗牙!

“放屁!”

如虎啸般的怒吼陡然炸响,瞬间震得满殿死寂!

方魁隐忍的怒火彻底爆发!他霍然起身,每一个字都像战鼓擂响:“我方家如何,还轮不到尔等吠叫!”

“我女儿在军中,同帐皆是我派去的女卫!清清白白,绝无龌龊之事!谁想再造谣污蔑,就站到我方魁跟前来说道!”执掌五十万重兵的镇远大将军,威势岂容小觑?

方才叫嚣的文臣,在方魁豹眼扫视之下,一时都噤了声,与大夏第一将撕破脸,无论于公于私都必是恶果!

“军令所禁,是兵将为享乐而私携女子入营!”褚时钰冰冷的声音适时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至于军心如何,是将帅之责!此次漠北之战,方小姐及柳夫人等十几名女子,或英勇奋战,或救死扶伤,皆是本王应允的公职!”

“诸位信口雌黄,是在指责她们,还是指桑骂槐……”瑞凤眼冷冽环顾,气势迫人:“指摘本王有罪?!”

太和殿内寂静无声,这次漠北之战是前所未有的大胜,至少奠定了大夏百年的局势!端王在此战中一举瓦解了瓦剌,更是驰援救了危境中的康王,协力打散鞑靼,打退女真!他身为此战首功统帅,功绩之隆,早已到了赏无可赏的地步!满朝文武,谁能妄加非议?!

场面平静下来,方魁也暂压了怒火,最重要的还是主子的态度……他转向龙椅上的皇帝,颔首抱拳道:“陛下!小女顽劣,志向确实惊世骇俗……但,养不教,父之过,此次小女混入军中,追根究底,是末将纵容之罪,还请陛下责罚!”

爬了细纹的瑞凤眼微眯,在方秋泛红的眼眶与方魁紧绷的侧脸间流转几息,不过转瞬便宽慰道:“何错之有?方家之女方秋,救了朕的皇儿褚时琨!纵有小节可议,亦是功远大于过!”

话虽如此,皇帝却又露出几分“为难”,似是仍在斟酌赏罚之道。

“皇上容禀。”柳如思又出声道:“若要论罪……民妇是同罪,明知女子不得入军营,却还是跟着西北军四处辗转……皇上若要降罪,民妇绝无怨言!”

“只是,民妇恳请皇上明鉴!”柳如思俯身叩首,声音悲怆却坚定,“解决军中缺医困境!保住今后为国而战的万千将士性命!”

皇帝微微颔首,顺势将话题转回军医之事,沉声问道:“朕亦知军中缺医是积弊,历朝历代皆未能解。柳氏你来求见,莫非已有良策?”

柳如思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激荡,声音清越却带着一丝对生命的敬畏:“良策不敢妄称,生死面前,无人敢言万全……不过,民妇构想了一策,或能改变痛心疾首的困境……”

“这也是民妇呈上的《军医救治实录》,能体现的第三处要点——统筹的重要!此次漠北救治可见,若有人能主持调度、沟通协调,便能聚沙成塔,将有限的人力物力更好的发挥,远超各自为战的成效!”

她顿了顿,目光灼灼地望向高台:“此亦与第二点息息相关——若有专人司职,于战时、疫疠横行之际,邀请聚集天下医者,必能挽救更多性命,减少莫大损失!”

“此策……似是有几分可行。”皇帝沉吟着缓缓颔首……随即爬了细纹的瑞凤眼微抬,带着审视:“那依你之见,何人能担此重任?”

这时柳如思不再谦让!深吸一口气,缓缓抬眸,眼中似有决绝之色!以近乎悲壮的语气说道:“民妇不才,但于治伤之道有些良法心得!另外,承蒙恩师李春甫引荐,结识了多位名扬大夏的神医妙手……”

她的声音微微发颤,却字字清晰,仿佛在承受某种无形的重压。

“民妇愿以此身,化为联络天下医者之纽带,担当重任!”

殿内霎时一静。

她的姿态,好似是在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然而包装伪饰得再好,满殿足智多谋的大臣又怎会听不出她的意图!?她这是要创一个前所未有的官职!手握皇权准许的,号召群医之权柄!

顿时又满场哗然!批驳之声不断!痛斥她有违礼教!

“荒谬!悖逆伦常!牝鸡焉能司晨!”礼部侍郎拍案而起。

太常寺少卿冷笑连连:“自古阴阳有序,男女有别。身为妇人就该相夫教子,安守内宅!竟敢妄议掌政,简直不知廉耻?”

褚时钰面露怒容,高大身躯站起,就要出声!

柳如思却抢先一步,以女子的尖声高喊,力压满殿喧嚣——

“只要能多救些将士性命!民妇纵是身败名裂,亦无悔!”

方才几次争论都强势压下,现在端王还在怒目盯着呢,文臣们不好造谣污蔑……现下柳氏喊的大义之言一出,群情激愤的大臣们若再用道德训诫,反倒显得格局狭隘、不顾大夏将士性命!

众臣不得不暂时绕过男女之争,但牙尖嘴利,怎会无处下口?立即就风向一转,开始质疑她的能力!

“你一个女流之辈,有何能耐号令群医医者?怎么能担得重任?!”有人冷笑发难。

“非是号令!只是邀请,协商!民妇只是充当纽带,以沟通天下医者!”柳如思先是纠正了措辞,摆正她和医者们平等的地位,紧接着就看向太医院新院史。

“方才这位大人也说过,民妇邀去西北战场的各位老师,多是闻名大夏的名医,甚至神医……若是有他人比民妇更能胜任这一职责,民妇自然乐见其成…”

院史被噎得面如猪肝,方才自己亲口坐实柳氏能召集名医之事,此刻如何自食其言?至于谁更能胜任……柳氏之前召开医者大会,几乎是前无古人的事,因为少有人能召集如此多的名医圣手……总之他是没这能耐,也不知道还有谁有这能耐……

文臣们是外行,但见院使脸色也就了然了……不过能言善辩是文臣的基本功!

礼部侍郎甚至缓和了些许语气,作出为她着想的退让态度,但却是以彼之矛攻彼之盾:“你说能结识这些名医,是因你师父引荐,何不请你师父担此大任?你也省得背负失节之骂名啊!”

然而李春甫早已不耐烦!闻言直接嗤之以鼻:“哼!鄙人才懒得伺候你们这些‘钟鸣鼎食’之辈,若非我徒弟劝,今天这宴鄙人都不想来!下次鄙人也不会再来受这鸟气!也就我徒弟脾气好!能忍受狺狺之声!”

“你!不识好歹!”面子给了李春甫,却被他说是狗叫,礼部侍郎也不由得涨红了脸!

神医朱恒真也开口,但客气了些说:“老夫年事已高,心力难济,也不堪此繁巨之任。而论及统筹协调之能,也难有几人比得上柳夫人。”

最德高望重的神医都如此说,此路是不通了!

但文臣又调了方向,抓住柳如思之前的痛处:“方才你也说,即便此次带着医者们奔赴战场,不也医者不足,让上万将士未治而亡吗?!可见由你主导,也仍是杯水车薪!”

柳如思坦然颔首,目光沉痛却无比清晰:“大人所言不虚!自然是需要更多的医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