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渣女挨打 - 出金屋记 - 御井烹香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出金屋记 >

第21章渣女挨打

忽然间她就有了决定,这一次,她没有听心底声音的抗议,“告诉过你,刘彻此次必定铩羽而归,早告诉他,他自然会更看重你。”

而是轻柔地道,“阿彻,你一心为公,为的是天下。只要是为国家好,我想你就只管去做,别人我不敢担保,陈家是决不会和你作对的,就是母亲,也都不会在祖母跟前添话。”

刘彻眼底顿时闪过了一分感动,他的声音低哑了,“娇娇,我……”

其实归根到底,他还是怕了,不是怕陈家和他抱怨:陈娇做的这两个人qing,实在还是虚人qing,真到了堂邑侯、隆虑侯之国的时候,恐怕列侯们都要走得七七八八了。

他还是怕激起众怒——不是怕列侯,而是怕藩王。

陈娇望着刘彻,她眼底自然而然,不用任何伪装,透出了一片景仰。

和所有人不同,她知道这个少年的天子,可以成就不世伟业,她知道终于有一天,藩王不会是阻碍,列侯不会是阻碍,除了外戚,没有谁会是他的阻碍,他会站到天下最高的地方,完成他自少以来的梦想,完成大汉四代天子的理想,将大汉的国威,传扬到万里之外,令匈奴人畏惧胆寒,不敢南犯。

而她也的确是钦佩他的,只要一想到就是她身边的刘彻,最终完成了百年来的夙愿,陈娇就可以发自内心地仰望着他。

她说,“阿彻,我不懂得外朝的事,但我知道,办大事的人,没有一个是顺风顺水,总有艰难险阻。可我想办法总是要比困难更多……我也知道,不管你得意还是失意,我都一定会陪在你身边。”

她的态度宁静淡然,好像在说一件最寻常的琐事。

刘彻忽然一下拥紧陈娇,他把脸埋在陈娇发中,好半天才道,“不错,任何事,都要迎难而上,不然,人生岂不是一事无成?”

话音重浊,呼吸粗砺,显然已经动了真感qing。

陈娇于是把头靠到刘彻肩上,将脸埋在刘彻单薄的里衣上,她微微笑了。

嘴唇上扬的弧度,透过菲薄衣料,很快也传递到刘彻身上,令他唇边也不禁挂上了微微的笑,他望着陈娇的眼神,终于,终究,渐渐有所不同。

而陈娇在心底想:我管政事做什么?我这一生,最重要的功课也就是刘彻,能把他答好,已经够不容易。

她觉得这一道二者选一的题目,她就选得挺对。

作者有话要说:我想进v前还是让大家多看点免费章节吧,周四会尽量再更新一下的。

编辑通知周五进,不过进v当天估计是不会三更了。

22、姑嫂

虽然在陈娇这里得到了慰藉,但刘彻毕竟是天下共主,要是凭着一介女流之辈的空口白话,他就能下定决心,将自己推到风口làng尖,那他也就不会是刘彻了。

新政,他当然还是要推,要打匈奴,汉室天下内部就不能闹出太大的乱子。诸侯王是汉室最大的心病,为了削弱这些在一地权柄甚至胜过天子的刘氏宗亲,儒家也好、墨家也好、法家也好,谁能为他所用,谁就是他的王道。huáng老之道,终于已经被年轻的帝王抛到脑后,这一年八月,他提拔了自己的两位老师,终于一气之下抛出三策,闹开了轰轰烈烈的元年新政。

不要说长安城内,就是长乐、未央两宫,都立刻乱成了一锅粥。

公主、翁主多尚列侯,而列侯们哪个不是在长安城中终老?这就国令一出,这些金枝玉叶们,一想到要离开天下最繁华的城市,到那些个穷乡僻壤终老,一个个哪还不毛骨悚然?自然是争先恐后进宫请见,向三位女主人诉苦。

而有了这些公主、翁主们做最好的榜样,列侯人家的夫人们,又哪里甘落人后?有身份的自然也都派人入宫求见,没有身份的,便辗转托了有身份的人进宫求qing,反正所求的无非一件事:封地山高水远、穷山恶水,路途上就不知道会出多少事qing,实在是不愿意之国。

“太皇太后是去过代国的,虽然说是诸侯王,但其实城市实在太小,出了王宫,走不过一千步,就能看到城门,要不是集市的日子,连新鲜的玩意儿,都要一个月两个月才能见到一件。”

陈娇进长寿殿请安的时候,就遇到一个妙龄少妇,笑盈盈地对她的外祖母解说。“代国怎么说,还是离京城不远,我们淮南那一边,哎哟哟,真是穷乡僻壤,父亲有时候做梦都怀想长安,常常对我们说,就算是做个平民百姓也好,都宁可留在长安。”

太皇太后和太后都听得很入神,她身后四五个列侯夫人,许多是这辈子都只在长安附近打转的,听着少妇的叙说,彼此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露出了一脸的惧怕。

“那时候刘陵尚未到过长安,还当寿chun已经是天下最繁华的地方之一,就算比不得长安,恐怕和洛阳也是可以一比的。”那少妇便掩唇而笑,逗得太皇太后朗声大笑起来,“没想到这一来长安,才知道自己已经夜郎自大,成了井底之蛙啦。”

一段笑话说完,她才徐徐起身向陈娇行礼,姿态优雅,好像一曲流动的笛音,活泼中又透了文雅。“淮南翁主刘陵,见过皇后。”

陈娇脑中的声音长长地哼了一声,轻声道,“哎呀,原来是她。”

听起来,她对刘陵也并不陌生。陈娇不禁起了一丝好奇,多看了刘陵一眼,才微笑着摆了摆手,对大家说,“都起来吧,何必多礼呢?”

一转头,自己又恭谨地往下参拜,给皇太后、太皇太后都礼数周全地行过了礼。“娇娇参见母后、祖母太皇太后。”

两宫长辈面上都现出了笑意,太皇太后故意和陈娇发脾气,“你母亲这一个月,就进宫七八次,你也学她疏懒,这都两天没给我请安了!”

皇太后的口气就慈和得多了。“皇后快起来吧,你也是的,还说别人谨慎多礼,你自己何尝不是比任何一个人都孝顺多礼?”

这是明摆着在夸奖陈娇的孝敬,炫耀婆媳之间的和睦。——不过,也就是这一句话而已,两宫亲疏,已经显而易见。

平阳长公主本来坐在太皇太后身边,论位次,仅仅居于她母亲之下,现在陈娇来了,她还没有动弹,太皇太后已经连声道,“还不坐到我身边来?”

一样是孙辈,这个外孙女就是老人家的心尖尖。先帝留下的七八个公主,自己姐妹三人,身份自然特别高贵,可是老人家看得就淡了些,和那些个妃嫔所出的公主几乎是一视同仁,陪着她说话解闷可以,有事相求时候,软语下些工夫,老人家心qing要好,也会帮上一把。只是真个比不得陈娇,虽然从不曾恃宠而骄,却是言听计从,不可少离,娶进宫中来侍奉她还不够,不过两天没见,就思念成这个样子。

平阳长公主只好站起身来,往下挪了一个位次,把第三代中最好的位置,留给了陈娇。

——在她是委屈,在众人却是理所当然,就是王太后都不以为意,笑着向陈娇介绍,“这是淮南王珍爱得如珠似玉的小女儿刘陵,发嫁给长乐侯的小儿子,才成亲不久,两口子一起进京来住。”

这样的事,在当时也是份属寻常,虽然诸侯王们被管得紧,连带的各侯国的男丁,出入京城都有忌讳。但已经嫁为人妇的翁主跟着夫婿到长安城来定居,却并不触犯任何忌讳,王太后的口吻甚至还有几分欣然,看得出来,是挺喜欢这个口舌便给,很会说笑话的淮南翁主。

陈娇先用眼神歉意地给平阳长公主打了个招呼,才笑着说,“好呀,长乐侯的幺子没有爵位,翁主就不用之国了,还是可以在长安久居的,又何必害怕呢。”

一句话,就把刘陵和其余几个列侯夫人之间割裂了开来。连带着平阳长公主才惬意下来的心思,又提了起来:的确她是天子的大姐,按理来说,可以最后一批再走,但刘彻为了体现自己的决心,已经亲自向大姐打过招呼,想要平阳侯、南宫侯同隆虑侯,起一个表率的作用。

“要不是祖母老了,片刻都离不开姑母。”弟弟的口吻很诚恳,“还想请娇娇出面,让堂邑侯去封地居住呢。”

说得比唱得都好听,就不信陈娇舍得她的娘家人长途跋涉,到封地去住!

好容易刘陵几句话,把大家逗乐之余,又令老人家深思起这之国一策不近人qing的地方,陈娇轻飘飘一句话,就把刘陵的身份给限制住了。她又不用之国,再为众人说话,难免显得多嘴多舌。

她看人一向也不是不准,刘陵微微一怔,果然没有和陈娇顶嘴,她柔顺地道,“皇后说得是,可不是到了长安,就不想走了?”

却是两不得罪,又顺着陈娇的话往下说,又最后帮了几个女眷一把。众人顿时纷纷露出了感激之色。

陈娇看在眼里,心中也不由得微微喝彩:这个刘陵,真是会说话。

那声音就不以为然地道,“这又算什么了?她口才好呢,长得更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