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大幕开启
萧奇杨安静的听着,他知道每一个掌握权力的人都会轻易的放手,王水生为了扩张社团,选择了最能让人接受的制度,现在这个制度又把他桎梏住。
可以想象,王水生不想让位,可是一旦他真的这么做了,他亲手组建的社团必将四分五裂。
而让位之后,手下又没有能够让他信赖的小弟,无论他选择谁来接班都不放心。
他在江湖多年,仇敌遍地,即使金盆洗手也未必能安心,手中没有了天正金这个强大的力量,王水生不能不担心,一旦退位,就是他的死期,只怕还是身死族灭的那种灭门。
萧奇杨相信,王水生当年一定做过不少杀伐果断的亏心事。
于是他便要求助于石大师,寻求一条破解之道。
萧奇杨懂了,石大师为何拒绝,因为这件事根本无解!
“王老大想怎么做?”
“许多事不是人力可为,能够走到今天王某早已知足,只是想请老弟帮我推衍一下,哪一个才是天正金的接班人,我也好早作准备。”
原来他是打着这个主意!
他退下来依然是注定不可更改的事实,知道了接班人王水生就可以利用最后这半年来大加笼络,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甚至说将这个人提前拉拢到自己的旗下,假装鼎力支持,也算是一种方式。
果然是奸雄啊!
萧奇杨在脑补之中想象出很多戏码,可惜他毕竟年轻,不知道王水生的打算。
这个老狐狸的想法或许更逆天。
“不知道石大师被杀,王老大做没做过调查?知道是谁做的么?”
“没有线索,大师久居香港,之前和我的关系相当密切,他这个人很淡薄,连我的资助都不肯要,又怎么会有仇家,除非...除非是有人呢不想让他开口说话!”
说到最后,王水生有些咬牙切齿,显然他已经怀疑到了什么.
“你是说有人不希望你就此事向石大师请教?下手的人是个知情人?”
“除此之外,我想不出什么人会下这种死手,还是在我求石大师帮忙就要成功的关键时刻。”
萧奇杨有些鄙夷,黑涩会倒是很会贴金,你那是求么?不帮忙就特么的把人家逼上绝路了。
想到这萧奇杨忽然心头一紧,自己可比石大师好控制的多了,因为他的牵挂和羁绊太多。
石大师只是个孤老头纸,除了那个房子没有什么抓手,而王水生只要随便拿住自己身边的一个女人,自己到时候能够有勇气对人家说不么?
唐果,刘青青,顾雪梅,就不用说,甚至是这些关系差一些的女孩子,自己只怕都未必肯忍心呢。
“王老大想知道的我或许能帮上忙,只不过能力有限,未必有石大师那样的功力,当然我会尽力给您一个交代,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办法,如果找到杀害石大师的凶手,那么谁是对您怀有恶意的人也就找出来了。”
“你是说...”
“大师能推衍三十年,这份本事我是做不到的,因为这种事时间跨度越长,精确的程度会越低。”
萧奇杨开始忽悠了。很多时候对于这种偏执型的人,他们内心本已确信,那么你说什么都是真的,他甚至还会觉得是至理名言。
比如王水生此时就深信不疑,要是骗子都会去说一些时间越远的事越好,因为随着时间的久远,他们说过的话会很难立即证实揭穿。
萧奇杨反其道而行的说越长越难推衍,才真正说明他没有吹牛逼。
王水生没有插口,示意萧奇杨继续说。
“您说选举要在半年后举行,我自认现在的水准还是能够做到,今晚我就可以卜一卦,等有了结论到时候您请那些有资格竞争的老大们出来,大家一起洗个澡,我指给你是哪一个。”
“洗澡?”王水生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王老大,推衍不是照相,这是一些未来信息片段的重组,你难道要我给你弄出一张照片来告诉你,就是这个人,我这样说你能相信么?”
萧奇杨质问令王水生有些汗颜,确实是这个道理。如果有人那样做,王水生只会头也不回的吩咐一句,绑上石头扔海里。
可是他还是不明白这些与洗澡有什么关系。萧奇杨只好继续解释。
“这些片段会还原一些当事人的信息,比如他的外貌特点,他做过什么事。最可能的就是关于他的独特标记,比如身体有残疾,或者由什么纹身......”
没等萧奇杨说完,王水生一怕大腿猛醒了,就是这个道理!
“好,我想办法安排!”
萧奇杨不理,继续说下去。
“那这件事就定了,最好是明后两天,时间久了效果会打折扣,现在我要说的是另外一件事。
石大师被杀才一周多,这个时间跨度很小,其实从这里入手才是最容易的,我能够帮你找到杀害石大师之人的重要线索!
如果王老大能从这里揪出那个最有恶意的人,我相信会少很多后顾之忧。”
王水生更加的激动,萧奇杨说的没错,这才是令王水生坐卧不安的一件事,那个人敢悍然杀人,今天是石大师,等他退下去,那么下一个又是谁?
会不会是半年后的他以及家人呢?
没有人知道独处时,王水生是多么的不安和不寒而栗,有一个就隐藏在他身边,知道内幕的人对他深怀着恶意,他全浑然不知。
可是这件事却又无从查起,因为一但追查,必然导致身边的亲信人人自危,只怕更加推动众叛亲离。
知道他身世这些故事的都是最亲近的手下,每一个人都可疑。
这些江湖人为了上位,其实什么都能够出卖,别说自己只是一个垂垂老矣的龙头大哥,对父母兄弟下手的人难道还少了?
“好,那就麻烦老弟,你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提出来,我必定全力满足,一旦事成,将来王某必定重谢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