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利弊权衡
“平南侯陈浩?”
听到这个名字的一瞬间,南宫庆也是瞬间想了起来,陈浩本来不就是行伍出身吗?
可能是因为他在大理寺任职了太久,导致南宫庆已经忘了,大元王朝当中还有陈浩这样一员悍将。
要知道,陈浩之所以会别封为平南侯,不就是因为他当年平定后蜀叛乱,降纪灵,大败后蜀诸将。
一时之间,整个漠北大地,谁人不知陈浩?谁人又不晓陈浩?
总而言之,陈浩之名就是那个时候在战场之上打出来的。
“可是…”
想到陈浩当年南下神威的同时,南宫庆的心里也是难免生出来了一丝担忧。
因为要知道,当年正是因为陈浩的名声太大,元兴帝南宫庆害怕大元王朝再生出第二个定北王府,再生出第二个“陈家”来。
所以当时,他也是直接剥削了陈浩的兵权,把他放在了大理寺这个文职之上。
可是南宫庆也是没有想到,陈浩不仅是在带兵打仗之上有极高的天赋,甚至哪怕是在治理内政这方面,都绝对不输给一些人。
刚刚接手大理寺,陈浩就在重压之下,斩了福宏深这个朝廷败类,一时之间,整个京城的百姓,都把陈浩当做了青天大老爷。
这件事之后,陈浩也是又在京城里面处理了好几件棘手的案子,也因此,他在京城百姓的心中,名气也是一天天大了起来。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前段时间东南道爆出来了科举舞弊一事之后,南宫庆能够在诸多臣子当中,果断选中了陈浩这个后起之秀。
而且陈浩这一去便是一个月之久;
虽然南宫庆的心里也明白,东南道那边的水是深的很,如果想要彻底地查清楚东南道科举舞弊一案的前因后果,莫说几个月,就算是耗时一年之久,南宫庆也绝对不会感觉到意外。
但是让南宫庆有些不可思议的是,按照前段时间东南道那边传回来的消息来看,陈浩在处理东南道事情的时候,并没有遇到什么特别大的阻力,反倒是显得极其的顺利。
微服私访,广察民情。
当陈浩的做法传到京城中的时候,南宫庆都为他这剑走偏锋的方法感到惊讶。
因为他是真的没有想到,陈浩竟然能够想到如此巧妙的方法,规避开了东南道以刘青山为首的一众开国勋贵的阻拦。
以巧力,竟然在不知不觉当中就就已经快要将东南道科举舞弊一案的真相查的水落石出。
就从这一点来看,陈浩绝对是个大才,而眼下在京师当中,如果说要选出一位西征草原人的悍将的话,南宫庆相信,陈浩绝对会是最佳人选。
可是,自己当初之所以会剥夺他的兵权,不正是因为它和陈家走的太过于亲近了吗?
如果在这种时候,再将兵权还给他,南宫庆担心,陈浩会因为这件事情壮大下去,甚至可能会一发不可收拾。
可是如果换言之,如果陈浩能够雄起,那么大元王朝内部可能除了定北王府之外,又会产生一个让皇家心存威胁的存在。
可是同时,也会滋生出一股和陈家相互制约、抗衡的存在。
如果陈浩真的能够为自己所用,那么定北王府这会一直横在帝王中人心上的那个心头大患,或许真的有朝一日,可以从他们心上彻底拔出。
可是这种做法自然也是有利也有弊。
而这一切的前提都必须建立在陈浩对皇家是极其的忠心至上。
他南宫庆当年可以培养出来一个王成亮,现在也就能够再将一个陈浩扶持上来。
而且南宫庆有足够的自信,陈浩成长的速度一定会非常之快,如果现在就开始全力培养这个年轻人的话不出三年他的声望绝对可以不在王成亮之下,甚至会更高。
哪怕是封王,也不是没有任何可能性。
要知道,大元王朝自创立至今,所家风的异性王寥寥无几,就算扳着指头数过来数过去也仅仅只有那两位而已。
而那两位不是别人,正是如今可以说的上是大元王朝的半壁天下的相府董家,以及那位,让元兴帝南宫庆忌惮了半生的定北王府陈家。
定北王府陈家的实力,所有人都有目共睹。
大元王朝如今只有一个定北王府就能震撼四方诸国;如果的再生出第二个定北王府的话,那么大元就算想统治这片大陆,也绝对是指日可待。
此时的南宫庆心中犯了难。
培养一个陈浩固然可以钳制定北王府,可是这其中的风险也绝对不小。
如果陈浩这匹烈马将来挣脱南宫一族的缰绳的话,南宫一族心头大患势必也会又增加一个。
如此利害权衡之下尽让南宫庆一时之间竟也不知道该做何抉择。
可是与此同时,他南宫庆却也知道、清楚、明白,自己必须尽快做出一个选择了,要不然的话,西边那虎视眈眈的蒙古人可不会给他们太多的时间了。
金銮殿上,看着元兴帝一直在那苦苦纠结,群臣也是摸不着头脑。
可是唯独有两个人此时此刻却比任何人都清楚明白,他们的这位皇帝陛下心里到底在担心着些什么。
而这两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丞相董其武,以及那位定北王陈朔。
皇帝心中想着些什么,和皇帝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了他们,怎么可能会猜不到呢?
甚至可以这么说,皇帝心中的那小九九,他们不会不知道。
因为这么多年的交道都下来了,皇帝和他们在无形之中已经是君臣之间相互推心置腹。
就像皇帝永远都能猜得到他们打着什么算盘一样,他们的心里对于皇帝的心思,也都是一清二楚。
看到皇帝如此纠结,群臣之中的陈朔和董其武也是不谋而合的心里竟然同时想道:“看来在一段时间里,至少是今天,关于这件事情皇帝绝对不会得出一个结果来。”
果不其然,就在众臣都在等着皇帝做出一个决策的时候,南宫庆却突然停止下了思考,看向满朝文武,然后缓缓开口说道:“众爱卿,朕今天身体有些不太舒服,今天的早朝就到这里吧,诸位卿家自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