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陈大伯慢慢的,一字一句的问道:“你大哥说分家,要按照各家来分,你愿意吗?不过,你可是没有子女的,你家人丁最单薄,我看就算是按照人头分,也未必能分得多呀。”
四平抿了抿嘴,但是也没回头看看春妞,就重重的点了点头。点头同意之后,四平才回头走到春妞身边,重新把春妞的胳膊拉过来,扯着她往陈大伯面前走了几步,指着春妞“啊啊”了两声。
众人都楞了楞,就连四平的大哥也没有明白四平的意思。
但随即,四平就拉着春妞退到了一边,然后朝屋里一指,又对众人摆了摆手,然后再扯了扯春妞。
苏瑾瑶也是一顿懵,但随即她就明白了四平的意思,试探着问道:“四平,你的意思是,你就要和春妞在一起,家里的东西你都不在意?”
四平见苏瑾瑶的口型,拉紧了春妞,然后点了点头。看来,苏瑾瑶是猜对了。
四平这样一表态,三个哥嫂都暗自松了口气。
陈大伯也点点头,说了句:“有情有义啊。”
可是苏瑾瑶却觉得,四平对春妞是没话说,可这两个人就不想想以后的日子咋过?
好在,四平的大哥又道:“虽然我家四平这样说了,可我这个当哥哥的也不能不算他那一份。虽然他一直在家里没出多少力,可毕竟是一奶同胞,这分家的时候我们也不能不管他。我就觉得,那银子给四平多分点吧,毕竟他们现在也是最缺银子的。”
四平的三哥也道:“行,那二两银子给四平家,余下的分一分,我们各家有几钱银子够几天生活就行了。”
四平的二哥之前也是说话比较少的一个,这会儿想了想道:“大嫂之前也说了,我家那十一亩田地有两亩是前年大哥和满宝开荒开出来的,那两亩地肯定是给大哥家的。余下的九亩地实在是不多,我看给春妞和四平分水田、旱田各一亩差不多了吧。余下的七亩地我们三家分,一家也才两亩多一点。”
李家的四兄弟都表态了,陈大伯在一旁也是连连点头,说这样可以。
苏瑾瑶听了,暗自算了算,也觉得这样分还算是不错,挺公平。看来四平的三个哥哥也挺惦记他这个弟弟的。
基本上,银钱和田地都分完了,就剩下房子了。这回几个人都看向了李家的大嫂。
李家大嫂这时候显出一脸的为难,看看众人道:“咱们现在住的这房子,除去厨房一共有六间。各家住一间占去四间,几家的闺女们合住一间、小子们合住一间,正好就是六间房。按理说也就是各家住的分各家,可是……”
李家大嫂说了个“可是”,就停下没了动静。三嫂便问道:“大嫂啊,都到了分家的时候了,有啥事你就直说呗。现在大家说的明明白白的,以后也好相处。要是弄得不清不楚的,反而麻烦。”
大嫂这才道:“我家满宝也十七了,刚刚还找了媒人去张家说亲,如果定下来的话,那年底就要办喜事。可是我家满宝成亲,也得要一间喜房啊。你们看,咱们分家了,可我和我们家满宝也不能刚娶媳妇就分家吧。按理说咱们倒是还有一套老宅,可我家满宝是李家的长子嫡孙,他怎么得也的在这个院子里住吧。我就想,能不能让我们家满宝成了亲,新房在这边。”
大嫂这话一说完,二哥和三哥两家都不开口了。这心里都明白,现在是六间房,各自占着一间,孩子们占着两间。这要是满宝娶媳妇,要新房就得给他们腾出一间啊。那就是让有一家得搬出去。
可是谁也都知道,这个院子是新房子,老房子那边好几年没有人住了,现在啥样可都不知道呢,谁愿意去?
二嫂这时候说道:“我看咱们家院子挺大的,要不给满宝再盖一间?我家大闺女这两年也要出嫁了,我们要是去老宅的话,修房子也得用钱,还咋攒嫁妆呢。”
三嫂一听,立刻道:“对,给满宝再盖一间吧。我们家除了两个大的还有两个小娃,一个三岁、一个五岁。老宅门前的老槐树遮荫,小娃娃住在里面不见阳光,身子骨能好吗?怎么说都是李家的根,不能一小就在老宅里憋屈着吧。”
李家大嫂听了,叹了口气道:“咱家院子不是种着菜嘛。要是分出一大块地方盖房子,以后卖菜这一块又少了收入了。再说,咱们家一共就那么二两七钱银子,不是……把那二两分出去给四平了嘛。”
说到这儿,这三个嫂子的眼神就朝四平和春妞看过去了。
苏瑾瑶心里通亮的,已经明白这三位嫂子的意思了。就算她们没有预先研究过,起码在一起过日子时间长了,这分家的事情也一定有过打算。现在看来,他们三家是合着想要把四平和春妞挤出去啊。
就算是开始说把银子给了四平和春妞,现在逼着他们从这大院子里面搬出去,出去过日子又要修房子,估计剩下的钱可就没有多少了。
春妞显然是没经历过这个,这时候见一家人都看着自己,有点心慌似的,就去看苏瑾瑶了。
陈大伯这时候开口问道:“四平、春妞,你们两个啥意思?要我说,你这几个哥哥、嫂子也没亏待你,你这当叔叔的就算是帮帮你大侄子,让他在这成亲娶媳妇,不行吗?”
看来,这陈大伯也是帮衬着李家大哥、大嫂了。
不过,这陈大伯也是李家大哥李大安去请来的,估计要说的话在路上都说清楚了,陈大伯不帮着他们家才是怪了。
四平听不见,只能看着各人的口型,猜着个大概。
春妞更是没有主心骨,看苏瑾瑶一眼、又看一眼,巴望着苏瑾瑶给她出个主意。
苏瑾瑶挑着眉毛想了想,伸手拉了拉春妞的衣襟儿,示意她低头过来。既然家里几个嫂子都这么明摆着算计春妞和四平了,她也没有必要避讳什么了。
春妞会意,低下头把耳朵凑了过去。苏瑾瑶就悄悄的和她说了几句话。
春妞听了点点头,然后往前迈了一步,说道:“大嫂的意思我明白了。几位哥嫂也确实没有为难我们,钱分给我们最多、地也分的公平,我都愿意。所以这老宅我们去住了,我们现在住的那间房,就给满宝当喜房吧。”
听春妞这么一说,李家大嫂顿时脸上就露出了笑意。忙着过来拉着春妞的手道:“春妞啊,你可真是个好媳妇。一点都不让嫂子们为难。那老宅虽然很久没有人住了,可当初他们四个兄弟给翻新过,修的墙也厚实、梁也粗,保证结结实实的。你们去住,就放心吧。回头,大嫂带着我家二丫头,给你们把窗户纸重新糊一遍,再帮着你们搬家过去。”
二嫂和三嫂一听,对视了一眼,嘀咕了几句。
然后二嫂站出来道:“春妞啊,既然你这么大方,我们做嫂子的可是也不能小气了。咱们家厨房的家伙事你们随便挑。大锅你们拿一口走,砂锅也归你们了。我们在这大院里东西还能相互借着用用,你们搬出去了,缺啥少啥的也不方便,所以都紧着你们先拿。”
三嫂也跟着道:“是啊是啊,老宅那边屋子也不小,主屋的这套桌椅你们也搬走吧。本来你们两口人就冷清,可别把屋子也空着。”
听了三个嫂子的话,春妞惶恐了一下,赶紧点头道:“那就谢谢哥哥、嫂子们了。春妞答应了搬出去住,除了你们答应了的东西之外,我绝对不多要。”
春妞的话说完,一屋子的人都有了笑脸,倒是有几分皆大欢喜的味道了。
就连陈大伯也频频点头,不住的道:“这才是家和万事兴呢。你们李家虽然是分家,可是分的这么谦让、这么和睦的,也算是咱们屏山村的头一户了。好事,好事。”
苏瑾瑶赶紧站出来道:“既然这样,那我就先把这些都写下来吧。不是说还要个字据嘛,一样样的定下来就落在笔头上,免得回头又漏掉了啥。”
苏瑾瑶一提议,马上就被同意了。李家的人也都不识字,但李家大嫂平时管着家也有记账的习惯,虽然都是只有她自己看得懂的记账法,但家里也有纸和笔。苏瑾瑶说完,大嫂就去屋里,把纸笔都拿了出来。
苏瑾瑶接过笔来看了看,这支毛笔可不怎么样。不知道是用得久了,还是写字的手法不对,笔锋都分叉了,估计写不出什么好字来。
苏瑾瑶做杀手的时候偏爱冷兵器,对古文、书法也下工夫研练过,现在倒是都有用处了。这支笔虽然写不出漂亮的蝇头小楷,但是写个字据倒是绰绰有余。
苏瑾瑶提笔落字,写的干净利落。把刚刚李家的几个人的建议都写了上去。然后将墨渍吹干,交给春妞道:“你拿给陈爷爷看看吧。”
把苏瑾瑶写的字据拿到手里,王昌亮的爷爷本来半眯的眼睛就是一亮。继而眼中精光烁烁,面露微笑的看向了苏瑾瑶。点点头道:“苏家丫头啊,没想到你这字写得真是不错。”
“陈爷爷夸奖了,这是跟我娘学的。我一个傻丫头,也不会别的,就是比较听话、能坐住板凳。所以当初我娘教给我的东西,就都记住了。”苏瑾瑶大大方方的,就把她娘亲抬了出来,还显得颇为骄傲。又问道:“陈爷爷,您看这字据可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没有没有,字也好,写的条理也清楚,一样样的都没有漏掉。”陈爷爷不由得夸奖着。然后又对李家的几个兄弟道:“这字据写得很清楚了,我给你们念一遍,要是没有什么问题呢,你们兄弟几个就签个名字或按个手印,这就算是分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