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条件 - 时空寻夫:农女有田不愁嫁 - 萧筱檬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60章条件

其实刚才听着苏瑾瑶叫卖“四平八稳”福碗的时候,就有人心思活动了。可是又心疼那五十文钱,也不是说买就能买的起的。现在听说价钱便宜了一半,立刻就过来看看。

苏瑾瑶笑着道:“各位呀,这碗都是细白瓷的,平时要买回家可怎么都得要五文钱一只吧?四只可就是二十文呢。这小碟子,四个才五文钱呀,才一文钱多一点就能买一只,除了我这里还哪儿能买得到呢?再说了,你现在买,我可还送勺子呢。看看,勺子可是不多了,没有几个了。送没了可就真的没有了。”

苏瑾瑶推荐的确实在理,价钱也确实比市场的价格便宜多了。加上还有勺子送,也就立刻有人不再犹豫了。每套二十五个铜板,结果一下子又卖了两套。

到了最后,这“四季平安”的套碗还剩下一套,可是勺子却只剩下两只了。

又有个大娘蹲过来,问苏瑾瑶道:“这碗我想要。”说完,又去看苏瑾瑶手里的两只小勺子。

苏瑾瑶心思透亮,自然是一看眼神就明白对方的意思了。干脆的道:“这样吧,大娘,你看我这勺子都送完了,也不好别人都送了东西到你这就没了吧。我送你一只盘子得了。看看,这五只大盘子,你自己挑一个吧。”

听说送一只价值五文钱的盘子,那大娘可高兴了。赶紧挑了一只盘子,放下了二十五文钱,把最后一套“四季平安”给买走了。

看那大娘急急走了的模样,就好像她捡着个大便宜,还怕别人抢似的。

苏瑾瑶看看面前还剩下的六只大海碗和六个花色一样的盘子,眼睛一转,喊道:“看看啊,大富大贵大海碗。买一对是双喜临门;买四只是四季平安;六只全买走,那就是六六大顺啊。”

这时候凑过来个老头,蹲下看看这只,又拿起那只,说话也是慢条斯理的问苏瑾瑶道:“小姑娘,我听你卖个碗还叫的挺敞亮的,咋还有这么多的说道呢?”

“大爷,一看您就是有学问的人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您当然是知道吧?这大海碗就是海纳百川的意思了。碗大,福气就多啊。您猜我为什么要在这里面还放着一个盘子?这可是有大讲究的。”

“啥讲究?”那老头被苏瑾瑶说成“有学问”,自然是高兴的。就算是不认识字的人,也不愿意被叫做“大老粗”吧。

苏瑾瑶拿起一只盘子,在海碗里做了个“舀”的动作,然后笑道:“大爷,这叫‘海底捞月’啊。这福气可都存在碗里了。您买一对回去多好,福气、富贵都有了,双喜临门也是好兆头。买四只更好了,四季平安、大吉大利嘛。”

“哎哟,小姑娘说的这好听。你这碗怎么卖啊?”老头听了,嘴都笑开花了。

苏瑾瑶看了一眼,心里暗自盘算了一下,道:“这么大的海碗,集市上最少也得要十文钱的。这盘子五文钱一只,也是市价。一套嘛,本来是十五文,可您看我今天东西也卖的差不多了,您就给我十三文一套,两套就是二十六文钱。要是您买四套应该是五十二文钱,您就给我五十文得了。”

老头想了想,指着其中的四只碗道:“那就这四套吧,这是五十文,小丫头你数数。”

苏瑾瑶接过铜板也没数,笑道:“大爷您肯定比我这小丫头识数啊,不用数了,错不了。”

那老头高高兴兴地买走了四套大海碗,连赠品可是都没要。

苏瑾瑶看看最后的两只大海碗,一笑,抬头问道:“还有人要买吗?最后一对海纳百川的大福碗,大的跟聚宝盆似的,再不买可就没有了。”

“我要我要。”这时候一个妇人急急忙忙的走过来,蹲下一看,问道:“咋就剩下一对大海碗了?我回家去钱的功夫,就没了?”

“您看看,来晚了不是?”苏瑾瑶装作可惜的样子摇摇头,然后又道:“可您这是福气留到了最后啊,也真不算晚。这对碗您买回去,那是和您家里有缘分啊,这不是取了钱回来了,这福气就在这等着您呢嘛。”

妇人一听,眼睛都眯了眯,嘴角也不住的往上勾,笑着道:“小姑娘嘴甜,也真是这么个道理。这对碗看着真是挺顺眼的,花色我也喜欢。就是一对碗配一对盘子少了点,我本来是打算买你那套四平八稳的。”

听妇人这么说,苏瑾瑶立刻道:“要不说您这是有福气呢,今天您这算是最后一份儿了,我就干脆再送您四个碟子好了。都在这儿呢,你自己挑吧。捡着您喜欢的拿,多好呢。顺心、顺意、又顺眼的好事,可就是在这儿等着您呢。”

谁买东西肯定都是讲究个眼缘,也图个顺心。如今苏瑾瑶再这么一说,还带着彩头,让人怎么听都舒心,那妇人更是高兴了。赶紧掏出铜板来,又挑选了四个碟子,包起来笑着走了。

苏瑾瑶这才长长地舒了口气。不过她可没有立刻就走的意思,看看剩下的几样东西,是样式不一的两个碗、四个盘子、一个碟子和两个勺。

苏瑾瑶抬头看看周围的人,喊道:“最后剩下几个百家福碗,还有没买到福的看看吧。价钱好商量了。碗和盘子两文钱一只,一个碟子两把勺子给一文钱就卖啦。”

一个妇人听着叫卖声赶紧走过来问道:“小姑娘,你这碗、盘才两文钱?”

“嗯,最后几个了,杂色的。”苏瑾瑶回答着,然后取下背后的竹筒喝了几口水。她今天一天说的吉利话,可是能赶上前一辈子所有的话都要多了。不过看着沉甸甸的小口袋,她满心的知足。

那妇人撇撇嘴,要走,又有些舍不得这便宜,犹犹豫豫的。

苏瑾瑶看出这妇人的意思,问道:“大姐,你要买几个?如果买的多,碗就再算你便宜点得了。时候不早了,我家还远呢,卖了我好早早回家去了。”

妇人赶紧问道:“一共才两只碗,四个盘子了,我都买了,你给算我多少钱?”

苏瑾瑶把装水的竹筒重新塞好,背在背后。然后算道:“两只碗、四个盘子,两文钱一个一共是十二文钱。这样吧,这碟子和勺子算是我送给你的好了。”

那妇人一听,站起来道:“可不干。刚才你喊的是碟子和勺子才一文钱。我把这些剩下的全都买了你才给我便宜一文钱呢?不买了吧。”

“大姐呀,我这价钱可是哪里都买不到的呀,本来就已经是最便宜了。”苏瑾瑶装作很为难的样子,咬咬牙道:“这样吧,碟子和勺子我还是送给你,你就给我十文钱好了。要是不行,就这么几样东西,全拿回去自己家里用好了。”

说完,苏瑾瑶真的开始收拾起来。其实也没有啥好收拾的了,就是把台布折叠起来,把碗和盘子一摞,就真的要走。

那妇人本来就是听着碗、盘便宜才过来看得,其实两文钱一只的碗和盘子,真是到哪里都买不到的。一见苏瑾瑶真是不卖了,这才拉住苏瑾瑶道:“小姑娘你怎么还是个急性子呢。算了,这碗和盘子我要了。这是十文钱,你收好吧。”

说完,可是怕别人来抢似的,给苏瑾瑶塞了十文钱就拿起东西走了。

掂量着手里的十文钱,苏瑾瑶开怀一笑。又摸摸沉甸甸、涨鼓鼓的口袋,心里那种幸福就别提了。

苏瑾瑶一边拉着小板车往回走,一边暗自计算着:七套“四平八稳”卖了三百五十文;三套“四季平安”是七十五文;那“海纳百川”的大海碗其中四只卖了五十文,另外两只卖了二十六文;最后剩下的杂色碗还卖了十文钱。这一共就是五百一十一文钱。

就算是除去了送给那平安饭馆伙计的十文钱,她这次可是等于白白捡了五百零一文钱啊。

心里高兴自然不必说,苏瑾瑶脚步轻快的往平安饭馆方向走,准备取了那些窗帘、门帘和剩下的台布就回去了。以免真的晚了还要人家等。

眼看着走到了平安饭馆前面的路口,苏瑾瑶就看到之前和她坐一辆车来的、那个被叫做“大陈”的男人拎着两只大鸡笼朝这边走过来。

大陈也看到了苏瑾瑶,愣了一下,似乎是觉得有印象,又点了点头算是打招呼了。

苏瑾瑶也点点头,毕竟是同行的,也就没有那么生分了。

可苏瑾瑶走过去还没有几步,大陈在身后叫她道:“小姑娘,我问你借一下车子用用行不行啊?”

苏瑾瑶回头看了看大陈两只手里的大鸡笼,就知道他这是要借车子拉着走。苏瑾瑶转身拉着车子回来,道:“行,放上吧。”

“谢谢你了,小姑娘。”大陈谢一声,又叹了口气道:“唉,你这是卖了蘑菇要回去了?你就好了,蘑菇卖了就有钱。我这银子没要到手,就给我几十只鸡抵账。卖出去还行,卖不出去我弄到哪儿去啊。养在家里,还得用米来喂。我媳妇又不吃鸡。”

听大陈这么说,苏瑾瑶看看他的鸡笼子,问道:“大陈哥,你这是要拉着鸡去集市上卖?”

“是啊。来要帐的人太多了,平安饭馆又已经兑给了别人,要不到银子回来,就给我这些鸡算是银子了。”大陈叹了口气,又看看天色道:“都这个时候了,也卖不了几只了。看来真的要把这些鸡拉回家里去了。可是弄回去了,也是要贱卖的,根本就不划算啊。”

苏瑾瑶听大陈问自己卖蘑菇的事,才猛然想起自己带来的蘑菇可真是还没卖呢。又看看那两只大鸡笼,里面起码有三、四十只鸡不止了,脑子一转,顿时就有了打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