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渔民 - 我有一座山 - XIAO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我有一座山 >

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渔民

过了交界处,便是石龙峡。这里山高水急,两岸青山连绵,凉蒲河从两山之间奔涌而出,河水又急又深,就连竹筏的速度也变快了不少。

到了这里,周围的风景也为之一变,不再是一片田园风光,而是变成了青山绿水,怪石嶙峋。

以往说起山水,大多数人想到的都是市里,毕竟有山水甲天下之称。

但放眼长远,周围几个市县的自然风光,其实并不差多少,只是名气太小,藏在深闺无人识罢了。

韦嗅晴并不是第一次到这里,但却是第一次坐在竹筏上,观赏两岸的风景。

同样的风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自然会有不同的效果。

横看成岭侧成峰。

以往路过这里,韦嗅晴都是从白云上,匆匆一瞥,根本看不到什么特别的。

如今坐在竹筏之上,细细品味,却看出了不一样的景色。

林梦清也是如此,看了一阵之后,不由得感慨万分。

“原来这里的风景,也这么漂亮。”

“哈哈,其实哪里的风景都漂亮,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韦嗅晴笑着回应道。

“道理谁都懂,可是也没多少人有眼睛啊。”林梦清笑道。

“那咱们呢?”韦嗅晴笑问道。

“咱们只算有一只眼睛。”林梦清答道:“我们也只能看到一个地方的风景,看不到更多的风景。”

“那还是算了吧。”

韦嗅晴摇了摇头,道:“世界上的美景那么多,我们又怎么能看得完?”

“这倒也是。”林梦清点头道:“但既然看到了,我们就应该把这里展现出来,你说对吧?”

“不错不错。”

两人一边聊着,竹筏已经过了石龙峡,周围的视野一下子开阔了起来。

不禁如此,周围也逐渐出现了大大小小的乡村,大片大片的农田,散布于河道两岸,又变回了之前的田园风光。

当然,这种情况是肯定的。

河流的两岸,便于灌溉,自古都是膏腴之地,不可能没有人来耕种。

不过,这里除了引水灌溉之外,又多了一门营生——养鱼。

凉蒲河从石龙峡出来之后,水面逐渐变得平缓宽阔,这种地方最适合养殖鱼虾。

以前,养殖鱼虾都是在河道两岸,挖几个大鱼塘,然后在鱼塘里养殖。

如今,渔民们学会了网箱养殖,直接在河道两边,摆上一连串的网箱,随后将鱼苗丢进大网里养殖。

这样的养殖更加简单,也不占用天地,相当于平白开辟了一处“鱼塘”,所以这一段河道的网箱极多,甚至到了影响航道的地步。

好在,随着凉浦—昭县的旅游游船开通,这一路上的网箱得到了治理,变得规范了不少,没有在放到河道中央,搞占道养殖。

看到这么多网箱,韦嗅晴不禁有些好奇。

于是,在路过一处网箱,恰好看到有渔民在上面干活的时候,便顺口问道:“喂,老乡,你们这里养的鱼,都卖到哪里去啊?”

“县城里啊。”

老乡也在好奇的看着他俩,忍不住问道:“你们是从上游来的?”

“是啊,从凉浦来的。”韦嗅晴笑着回答道。

“噢哟,你们厉害哦。”

老乡一脸惊讶,竖着大拇指道:“我们这些打鱼的,都不敢走石龙峡过,你们竟然一路平安到了这里?”

“呃,我们是绕路过来的。”

韦嗅晴笑了笑,道:“没走石龙峡那里。”

石龙峡的险峻是人尽皆知的,一般的小渔船根本不敢走那里,一不小心就会被急流冲走,只有景区的游船才敢走。

韦嗅晴虽然可以平安通过,但并不想让别人效仿,万一出现一个漂流爱好者知道了这件事,顺着他们的路走一遍,那就完蛋了。

“这样啊。”渔民恍然大悟,随后笑道:“那你们准备去哪啊?”

“去下游。”

韦嗅晴指了指河道的下游,道:“想一路去下游看看。”

“厉害!”渔民再次竖起大拇指。

当然,或许他也说不清楚是哪里厉害。

“老乡,你刚才说养的鱼都卖到县城里,是卖给昭县的景区吧?”韦嗅晴又问道。

“是啊,你怎么知道?”老乡好奇道。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哈哈,我当然知道。”

韦嗅晴没有解释,而是又问:“那这段时间凉浦和昭县的旅游景区打通之后,你们的收入也增加了不少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