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气氛不太对劲 - 兵王都市生活 - 鹤乡丰年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兵王都市生活 >

第250章:气氛不太对劲

刘景安家今年忙年忙的比较早,腊月二十四就开始蒸年糕、包包子、炸肉圆、腌腊肉。今年,老刘家可是杀了一头足足200多斤的大肥猪,一两肉都没卖,全部留着自家吃了,这在南三村可是少有的人家。

虽然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村里人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了,但手头比较宽裕的人家还真不多。往年,村里过年的时候也就村长和少数几家富裕户会杀一只猪自家吃,但也不会全留下来,多少要卖一点出去。像刘景安家往年也杀年猪,不过一大部分要卖出去,自家能留个三四十斤肉已经算是很好的了,

对于老刘家如今的光景,村民们也只有咂咂嘴羡慕的份了,倒也不会生出什么嫉妒的心,就是元旦前村里报名当兵的人突然增多了起来。村民们认为刘景安家之所以暴富就是靠的刘明理,而刘明理能有如此大的出息,归根结底就是当兵当出来的,所以大家纷纷把自家适龄青年想方设法地往部队送。

老刘家从刘明理的爷爷起到刘明理二叔家的孙子,也就是刘明理的侄子止,已经是四代同堂了。大河县这边的习俗,除夕夜成家分户的儿女基本上都是分开过的,并没有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的习俗,尤其是农村。

比如刘明理家,爷爷奶奶一起是单独过的算一户、自家算一户、二叔家算一户,除夕夜也就是各家过各家的,至于两个姑姑那可就算人家的人了。

但今年不同了,刘明理提议大年三十都集中到他家守岁,其实也就二叔一家过来,他爷爷奶奶上个月已经搬到了刘景安家了,两个老人年纪已经大了,在单独过就有点困难了。

农村里儿女为了养老的事情吵翻的比较多,但在刘景安家还真不存在。在永城的时候,刘明理私下里跟父母就说过了,爷奶就由自家赡养好了,就不要二叔家承担了,他现在有这个能力让家里人过得更好。

所以刘老爷子现在走在村里,都被老邻居们夸赞有福气,穿得好、吃得好、住得更好。

除夕夜里,刘景安家的大客厅里,一张大号圆桌团坐了13个人,另外还有一个刚刚会咿咿呀呀的第四代老大躺在摇篮里玩自己的手。虽然他吃不到桌上的美味佳肴,但受到红包可是全家最多的,上到老太爷,下到刘明兰这位没有出嫁的小姑子,每个人都给他包了一个红包。

唐静闻也是收红包大户,她收到的红包虽然不多,但是厚啊,爷奶和二叔家可都是包了500的,刘景安夫妇更是包了一千。这个从大港乡的行情来看要算到头一份了。

唐静闻很心安理得地收了下来,甜甜地说了一声谢谢。按照大港的习俗,今天上午刘明理带着她到几家紧要的长辈家送了年节礼,每份节礼东西倒也不多,也就两瓶酒和两条烟,可酒是五粮液、烟是硬中华,加起来足有两千元了。

除了给亲戚送节礼,唐静闻给家里人都带了不少礼物,没看大越野车里装得满满的嘛,光是给刘明兰的吃穿用可都有,而最让刘明兰高兴的是,唐静闻还送给她一部新款的蓝色妖姬手机,这让她爱不释手。

刘明理这次回来,手机就成了老刘家的标配了,除了奶奶确实是用不到,其他的人手一部,就连他二叔家刘明理也送了两部手机,现在刘明理在家人的心目中估计已经妥妥的一个暴发户的形象了。

*在离家千里外的地方过年,唐静闻必然有点想家,给自己的父母打电话拜年差点都哭了出来,好在有刘明理在身边,幸福满满。

大港人过年的时候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年饱、年饱”,过来的时候除了吃还是吃,肚子从来没有空闲的时刻。

从年初一到年初三,除了初一早上在家吃了一碗汤圆,其他时候刘明理和唐静闻就没在家里吃过一顿饭,二叔家、姑姑家、舅舅家轮着请,中午吃、晚上吃,餐餐都是大鱼大肉,以至于大家早饭都没有吃的想法了。

本来想着初四带着唐静闻到黄海市去逛一逛的,但大姑家又带吃饭,也不好拒绝。

刘明理大姑家离的稍微远一点,在靠近大河县城关镇的一个乡镇,现在已经改成了大河开发区了。以前刘景安兄弟姐妹4人也就大姑家的条件比较好一点,刘明理小时候最喜欢去的就是大姑家,也喜欢大姑来,因为大姑每次过来都会带好多城里好吃的东西过来。

大姑家又一儿一女,儿子大前年就结婚了,已经分家过日子,女儿也就比刘明兰大一岁,去年中专刚毕业,年前刚刚到一家外资企业在办公室做文员,在大河来说也算是白领一员了。

吃饭的场景都一样,参与饭局的人也基本上老一班人马,都是娘家的亲戚,菜吗?也差不了多少,农村里待客基本上出不了八大碗这个范畴,也就是味道各有不同了。

吃完饭,收拾完桌子,打牌的打牌、聊天的聊天,刘明理知道唐静闻跟众亲戚们玩不到一块去,习俗不同、层次不一样,语言交流起来还别扭,就打算打一个招呼,告辞回家。

刘明理刚找到忙里忙外的大姑,还没来得及说要走的事情,院子外面又来了三位客人。

“老杨,新年好,恭喜发财!”为首的是一位中年人,个子不高,稍微有点发福,带着一个金丝眼镜,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穿着一件毛呢大衣,这身打扮在大河算是有的身份人了。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个妇女和一位小青年,看样子是一家人来拜年的。

“耿厂长,新年好!”刘明理的大姑父杨立友赶紧迎了出来,“快请屋里坐。”

看又客人来了,刘明理倒也不好这个时候给大姑家舔麻烦,就走到一边,等下在跟大姑说了。

新年里上门拜年的亲戚朋友比较多,认识的在一块聊两句,不认识的互道一声“新年好”,各玩各的的互不影响。

雪后初晴,天气很冷,因为屋子里有人抽烟,刘明理就跟唐静闻站在院子边上看着外面的小朋友们打雪仗、堆雪人,倒也乐在其中。

看看时间差不多了,刘明理就跟唐静闻两人进屋去跟大家道别,在堂屋里没看到大姑一家人。估计人在那个房间里,推开东房门,果然大姑一家人都在,刚才来的三位客人也在,不过房间里的气氛不太对劲┈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