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连根拔起 - 兵王都市生活 - 鹤乡丰年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兵王都市生活 >

第242章:连根拔起

刘明理替韩宇引见了一下李婷,他事先吩咐李婷别说梅坳公司跟自己的关系,倒不是故意要瞒着韩宇,而是如果让大河县的人知道会引起不必要的烦恼,比如三大姑八大姨的、八竿子打不着的同学朋友的肯定会找上门要求安排工作,或者这样那样的要求。到时候安排不安排都会得罪人。

李婷不可能立马跟韩宇达成什么协议的,韩宇也没有这个指望,一来人家这么大的投资肯定要考察考察,二来他的级别也不够,什么事情都不能决定,什么条件都不敢答应。

而且李婷可不是刘明理,她既然在这个岗位上了就要替老板负责,是真正的在商言商的,可不会跟韩宇讲什么情面的。这样反而让那个韩宇心里更踏实了,这才是商人嘛,这才是想要投资的样子嘛。

韩宇马不停蹄的回去了,他要赶紧跟县里汇报,准备迎接李婷一行人的考察。

这个事情电话里虽然已经报过了,但县里的领导是不大相信的,全县那么多人撒出去,没有引进回来几个像样的项目,你一个小小的股(级)干部,出去推销菊花的,就能不声不响地引进回来一家知名企业?

当然县里的领导也怕万一是真的,所以赶紧让韩宇回去汇报具体情况。

刘明理将自己对建设一家饮品基地的想法和思路合盘告诉了李婷,按照他自己的初步想法,先建一条以菊花为原料的功能性凉茶,功效主打健脾生津、解酒解热,先打开销路,后期在加大投入,再上其他新的功能性饮料。

他交给李婷两样东西,一样是第一款饮料的配方,另一样是资金授权,他给李婷的授权是2000万内全权负责。当然只是用梅坳的牌子,资金全部由刘明理个人出资,也就是说这个公司跟梅坳食品公司没有太大的关系了。

事情交给李婷,刘明理就当了甩手掌柜,他现在正在学会让自己从繁杂的事务中超脱出来,变成了一位战略决策者,而不是一位战术执行者。

但目前他还不能完全抽身事外,有很多具体事务还要他亲力亲为,根源在于他手下的人才队伍严重不足,尤其是能够挑大梁的,除了李婷和即将加入的石静两员女将外,其他的也只有郑健勇夫妇二人能够勉强的挑起大梁。

其他的包括徐远翔、洪冬冬、常勇刚等人做一个部门的负责人还能勉强,但要独当一面那就完全是赶鸭子上架,对公司对人家个人都是不负责任了。

就想现在让常勇刚负责的闻理文化传媒公司一样,常勇刚这段时间可是如坐针毡,整天的如履薄冰,难受的不行,所以一直申请换人。

人才哪来?一个是培养,一个是挖人。对于培养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专门用于招聘退役士兵的培训中心,已经有了50名学员了,当然这包括已经被安排到各个岗位上的人,这些人目前还算培训中心的人,等试用期过后,才正式转走了。

这些退役士兵虽然从来没有经过商、办过企业,基本上学历都不高,有不少初中还没有毕业的,按照现在企业的标准肯定不是人才,只能到一线当工人。

但刘明理深知这些人的优点,就是纪律性和执行力是强悍的,比那时大学生可要强多了,而且不少老志愿兵管理能力可是很强的,哪怕与那些国际大企业里的中层管理人员相比也一点不落下风,甚至比他们还强。

当然弱点也很明显,就是缺乏市场的头脑,独挡一面的能力不行。所以刘明理对他们的定位是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企业决策的执行者。

当然他也期望从中能够培养出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也确实有这样的人,只不过还需要时间的积累。

没办法,只能自己亲自上阵,带着一帮退役志愿兵和不久前济民堂招聘的3名大学生,又搬出自己的老泰山,请了永城大学的专家学者,好不容易弄出了一个5年发展规划。

规划出来后,刘明理就将剩下的事情一股脑地交给了郑健勇,让他带着几个退役士兵和大学生组成了项目小组,负责新生产基地的筹建工作。

按照规划,打算在北港工业园区买一块地皮,新建综合性的生产基地,把护肤品、固本培元酒都放在一起,并且还要预留后期扩大规模的余地。

而现在济民堂及其后买下来的地块,建一座综合型大楼,既作为济民堂的门诊和住院部,又作为计划中的中医培训机构的基地,还要作为总部的办公场所。

忙忙碌碌地,刘明理差点忘了一件大事,为此他都想狠狠地抽自己两个耳光。

12月29日,是老幺蔡劲松的忌日。

刘明理这几天一直心神不宁的,总感觉自己好像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做而没有做,直到28日这一天,他中午看到郑健勇一瘸一拐的走过来的时候,才猛地想起了忘记了什么。

郑健勇的腿是在执行任务中受伤被截肢的,因为安装了假肢,平时走路倒也看不出来,但这两天他是实在太忙了,有加上下雨,腿就疼了起来,走路就一瘸一拐的。

看到郑健勇的腿,刘明理就想起了老幺。

刘明理很自责,一方面自责自己对老郑关心的不够,交的任务太多,把人累成了这样。另一方面是自己竟然把老幺的忌日给忘记了,这是最不可以原谅的。

“老郑,你要多休息,工作干不完不要紧,千万不要把自己累坏了,否则嫂子还不吃了我啊!”刘明理带着开玩笑的口吻劝说。

原先在部队的时候,郑健勇可是刘明理的领导,现在调了一个个,郑健勇是早就把刘明理当场自己的老板了,但刘明理可不想让人有这样的感觉,比较他们俩可是出生入死的兄弟。

所以刘明理一直要求郑健勇叫自己“理子”,不过郑健勇也是很有分寸的一个人,私下里他就称呼刘明理为“理子”,的公共场合要么叫“刘总”、要么叫“刘所”。

29日晌午,刘明理带着唐静闻来到了老幺郑劲松的墓前,夫妻二人很庄重的三鞠躬,看着墓碑上年轻的面庞,刘明理再一次悲从心中起,强忍着眼泪,默默地擦拭着墓碑。

唐静闻也默默地帮助丈夫一起擦拭墓碑,此时说再多的话也没有用,只能以行动表示对逝者的追思。

虽不忍离去,但总有离别时,刘明理再次以标准的军姿矗立在老幺的墓碑前,庄重地说,“兄弟,你放心,我誓将罗萨组织连根拔起┈”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