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济民堂的风 - 兵王都市生活 - 鹤乡丰年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兵王都市生活 >

第235章:济民堂的风

尤洁直接定了下来,她要代理济民堂尚未上市的护肤品。跟刘明理接触的次数越多,尤洁越是觉得这个男人本领超强,他要做的事情肯定没错,所以她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

刘明理将魔都周边六省市的代理权给了尤洁,秀丽国际在这一区域的每一个市县都有门店,或加盟、或直营。

告别了尤洁,刘明理没有急着回永城,既然唐静闻来了,他打算陪着唐静闻在魔都好好地玩一玩,两人结婚到现在还没有出来旅游过呢,当然在永城的不算。

对于刘明理提议在魔都玩一两天,唐静闻非常雀跃,小嘴在刘明理的嘴巴上啄了一下,“老公真好!”

两人给白正勇和许霞放了假,让他们自己在魔都休息,有刘明理在身边,肯定不用许霞来保护了。

刘明理陪着唐静闻在魔都整整玩了两天,唐静闻都玩嗨了,有点乐不思蜀的感觉了,可惜他们不得不返回永城。

第一条生产济民堂“痘克星”的生产线已经安装调试好了,就等刘明理回去开机生产了;何琳带着去林溪乡的小组也已经梳理出了一套成型的“红烧肉”项目运行模式,等着向刘明理汇报定夺;济民堂也集中了十几位疑难杂症患者等着刘明理回去会诊┈

没办法,刘明理一回到永城就连轴转,忙得不可开交。

连续会诊了七八个小时,将积累的病患全部会诊完,刘明理才抽出时间来出来其他事情,对于他来说病患是排在第一位的。

因为从徐家辉和阿财那里收了一大笔钱,除去暂时没有变现的固定资产外,现金资产高达一千多万,这暂时够闻理慈善基金好好运作一段时间了。

对此,刘明理将培训中心的退役军人调过来20人,加上先期跟何琳到林溪的4个人,组成了8个项目小组,其中7个项目小组将分赴南山县下面7个最贫困的乡镇,实施“红烧肉”项目。刘明理对他们的要求是,尽快积累经验,争取年内能够赴老区等深度贫困地区开展该项目,让更多的贫困儿童、学生能够得到帮助。

剩下的一个项目组,被赋予了新的任务,刘明理要求他们从灵溪乡开始,今年先援建3座学校,这个项目被定为“强国”学校项目。

何琳被赋予了新的任务,由她牵头,配了两名财务和两名督查专员,成立了督导组,专门负责对各个项目组的督查和指导。刘明理始终认为,靠制度管事、管人,是最高效、最可靠的管理方法,其他的只能作为辅助。

至于助医,除了见面困难患者的医药费外,刘明理让陈在理牵头,郑健勇具体负责,正在从永城下属的各村居遴选有意愿学习中医的基层医生,打算安排在济民堂跟班学习。

有钱就是好啊,8个项目组同时开工,毫无压力,由此再次激发了刘明理赶紧铺开赚钱大计。

济民堂固本培元酒虽然才推出去半个月,但刘素杰确实是有点道行,十万一瓶的高价,他竟然已经卖出去了一百多瓶,这可是一千多万的销售额啊,刘素杰光销售提成就提了一百五十多万,这让刘素杰激动不已,比他以前所做的任何一个项目都赚钱,关键是这个生意它长久,刘素杰现在懊恼的是,刘明理每年只能给自己提供一千瓶,要是有个一万瓶那该多好啊。

刘素杰赚得多,刘明理赚得那只能要暴利来形容了,一千瓶固本培元酒原料的成本价才几十万,这可是一本万利的生意了。当然这不算刘明理个人的劳务费和技术费,这个费用还真不好算。

刘明理暗自盘算了一下,乖乖不算慈善基金会的资金,居然还有一千多万的现金趴在账面上没有动。

钱是人的胆,看着这么一长串数字,刘明理的心就野了。他把郑健勇找了过来,开口就说,“后面的那块地,我打算建一个二十层高的综合大楼。”

这可把郑健勇给吓着了,连忙摸了摸刘明理头脑,“没发烧啊?”

郑健勇是知道刘明理有钱,但建一座二十层高的大楼是一千万两千万的事情吗?起码得上亿的资金了。

“我说的可是真的。”刘明理强调了一下,“钱你不用担心,我已经准备了。”

“理子,你给老哥交个底,你到底有多少钱啊?”郑健勇坐在刘明理对面语重心长地说。

“现在手上可用的现金千把万吧,但我的钱可是一直在生钱的,所以你一点也不用担心,楼建好了,钱也就有了。”刘明理一副毫不在乎的表情,看得郑健勇真想上去踹他两脚。

“就是有钱,你也不用建这么高的大楼吧?”郑健勇的眼光还是不够开阔,在他认为能省一点是一点。

“老哥,我可不是心血来潮啊,你看济民堂将来肯定要扩大吧,这个护肤品公司马上也要开业了,以后肯定要扩大规模,还有计划中的中医培训学校也要地方吧┈”刘明理说一个郑健勇点了一下头,仔细想想还真是需要这么大的一栋楼。

“建一栋二十层高的大楼可不是几个月能够建好的,没有个一年以上的时间估计是不行的,这来不及吧?”郑健勇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现在有些项目都已经铺开了,等个一年半载的肯定不行。

“这样,我们可以先在这里建两栋附属楼,建好后将现在济民堂的这栋小楼拆了,在建大楼,附属楼就见五层高,这样三四个月就可以完工了。”刘明理指着桌上的平面图,与郑健勇商量。

“另外,可以先在边上租几套房子,临时解决部分办公和住宿的问题。”刘明理想了想说,他现在恨不得像玩游戏一样,有快进或者加速度才好。

“痘克星”的生产线很小,一台搅拌机,再加上包装设备组成的。而且这些设备都是小型化的,一间30平方的房间完全够放了。

生产线上要用的工人也不多,三四个人足够了,跟一个私人小作坊差不多了。

这主要是部分工序没有放在这里进行,比如要调和药膏的蒸馏水,生产膏药的原料等等,都是在其他地方完成的。

虽然设备小、人少,但生产质量却是杠杠的,肯定达到了国际标准,而且产量也不算低,一天生产五千支,按照预先的定价,一天的产值将达到五万元,也不能算是作坊了。

产品下线,首先要解决的就是销售问题,对此刘明理早有打算,不久后,永城市、乃至更大的区域刮起了一股济民堂的风┈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