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没有人亏欠你
王世军去年探亲的时候家里给介绍了一个对象,女方比王世军小三岁,长得那叫一个水灵,都说郑健勇的女朋友漂亮,王世军却认为自己的这位对象根本不输于郑健勇的女朋友何琳。
而且女方的自身工作和家庭条件都挺不错的,她本人在商业系统工作,是正儿八经吃国家饭,拿高工资的干部,她父母也都是吃国家饭的人。
女方包括她的家人对王世军也比较满意,听说他被列为提干苗子还主动提出先定亲。虽然后来王世军因为临时的一个规定没有提得上,但女方的家人还都是通情达理的人,没有表示出任何不满,还鼓励王世军不要灰心,要继续好好干,争取来年。
今年,王世军去参加提干集训班消息传到了家里,女方同样很高兴,又主动跟王世军的父母商量,说两个孩子年龄也大了,等王世军集训班结束后,就办婚事给办了,还把日子给预选好了。
如果王世军如愿以偿的扛上一杠一星的军衔,那就真的应了“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人生四大喜事,其中最重要的两件就要被他同时占有了。
虽然肩上的军衔从横杆换成了竖杠,还加了一道拐,被战友们俗称为扛上了“飞机”,在某些方面也享受到了干部的待遇,但毕竟不是军官。
领导给王世军放了一个长假,让他好好休息调整一下,也把个人问题解决一下。
但王世军扛着“飞机”回到家后,人生两大喜事变成了两大悲事了,“金榜题名时—不中,洞房花烛夜—他人”。
提干变成了转志愿兵,而已经定了亲的婚事也飞了,本来要跟自己的结婚的对象,在王世军休假到家仅仅一周的功夫,居然跟别人结了婚。
女方毁亲的理由看起来很充足,说是王家当初骗了她,一直宣扬说王世军要提干,可是到头来只是转了个志愿兵。当然转志愿兵在农村来说也是了不起的事情了,但女方家可是正儿八经的城里人,志愿兵说到底还是一个士兵,将来转业了,虽然会安排工作,但那也只是一个小工人,不可能变成干部的。
就这样,眼看着本来要成为自己的新娘变成了别人的新娘,而且娶新娘的人还是一位军官,这让王世军吐了一口鲜血。
王世军消沉了,工作提不起劲来,事情不想干,整天的看谁好像都在笑话他,人也变得沉默了,刚开始战友们还开导几句,但人家说多了他就认为别人看不起他,就跟别人吵,后来也就没人理他了,这就让他变得更孤僻了。
这个时候,一个人向他敞开了温暖的怀抱,他毫不犹豫的就钻了进去┈
这个人是一个女人,是一个比王世军大三岁的女人,是一个长得美丽妖娆的女人,是一个懂得体贴、关心人的女人,王世军从这个女人的身上体验到了男欢女爱的美妙,从这个女人身上得到了关心,也从这个女人身上找到了自信。
女人没有对王世军有什么隐瞒,发生关心后,就告知了其真是身份,是某(境)外信息咨询机构的信息员,作为经常参加保密教育的王世军,当然是明白这个所谓信息咨询机构的真实含义,也明白这个所谓信息员其实就是大家所说的间谍。
但他没有向部队反应,也没有断绝和女人的关系,只仅仅的犹豫了片刻,就再次投入了女人的(怀抱)┈
曾老爹交待了所有,唯独没有交待出王世军。其实,不是他对王世军有多深的感情,也不是王世军有多重要。
真正的原因是哪位让王世军痴迷的女人也姓曾,而且是曾老爹的亲身女儿。这个女儿是曾老爹与其所在的信息咨询机构里的另一名女信息员生下的私生子,曾老爹也是这名女信息员的裙下之臣。
亲身女儿也被机构培养成了优秀的信息员,这让曾老爹很伤心,也很怨恨,这也是为什么曾老爹被捕后能够毫不隐瞒地全部交待了出来。
曾老爹对这个女儿很愧疚,在日常的观察中,曾老爹发现了自己的这个女儿好像对王世军动了真情了,最明显的迹象是,女儿怀上了王世军的孩子,前段时间已经出境,打算在境外生下孩子。
为了不使女儿伤心,不使快要出生的孩子没了父亲,所以曾老爹没有供出王世军,当然他更不可能供出自己女儿的,直到现在,曾老爹仍然没有供出自己的女儿。
“我已经计划好了,从边境潜离,到国外去重新开始,没想到最后还是功亏一篑,我估计就是这个命了,每次到关键时刻,总会掉链子。”王世军叹了一口气,想想也确实是的,连续四次提干都没有提成,而且四次都是到最后关头才被叫停的,放任何人身上都会受不了的。
其实对于第四次提干,王世军已经没有抱太大期望了,这个时候他已经陷入了曾老爹女儿的温柔乡之中,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已经背叛了生他养他的祖国。
至于第四次提干为什么没有提成,王世军已经没有心思去了解了,反正最后是没有提成,反正领导也就是安慰了几句,这次连下次一定争取提上的话都没有了,因为领导也知道,“事不过三”,这都到四了,还能有下次,没有了,估计下次连提名都不会有了。
连刘明理这位被上上下下公认的兵王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没有提得了干,最后还脱下军装走人,王世军作为后勤人员确实也很难提了。
有时候事情就这么背,制度制定的初衷的公平的,执行得也是严格的,但往往就会造成不公平的现象。某些非常优秀、贡献非常大的人,就是因为某一个条件没有达到,失去了提干的资格,而另一个表现平庸,能力一般,但每项条件都跟提干标准吻合,本来没有只是陪跑的,却很顺利的提上了。
这叫人到哪里说理去,想王世军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王世军也不是最郁闷的。
刘明理在*部队时的一位老班长,按照所在部队的土规定义务兵时有一个三等功可以提干,他当兵第三年的时候立了三等功,但这个三等功因为种种原因到第二年才批下来,因此失去了*提干的机会。又按照规定25周岁前,有两个三等功可以提干,他在24岁的时候又拿到了一个三等功,可是第二年提干的时间被安排在7月份,而他的生日在6月份,眼睁睁地看着提干再一次跟自己无缘。
但这位老班长没有自暴自弃,仍是一如既往的优秀,后来再某次演习中因表现突出,荣立了二等功,按理来说,二等功提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他仍然没有提得了干,原因很简单,他班里的一个兵休假期间跟人打架了,受到了除名处理。
这可是比王世军冤枉多了,也逼屈多了,但这位老班长谁也没有怨恨,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没有人亏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