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这可就大条了 - 兵王都市生活 - 鹤乡丰年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兵王都市生活 >

第119章:这可就大条了

刘明理不可能真的跟唐静宇一般见识的,一笑而过,大家又玩了几把,就兴趣缺缺地散了┈

总的来说,这次唐家岙之行刘明理还是成功的,毕竟得到了唐老爷子的认可,当然也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不过这些都是小事,刘明理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别人怎么看自己他倒不太在乎,只要唐静闻当自己是一个宝就行了。

刚回到市区,刘明理就接到了陈庆生的电话,这个家伙竟然在永城。刘明理赶紧跟他约了一个地方,就直接带着唐静闻驾车飞驰而去。

没当过兵的人是体会不到战友之情的,尤其是一起上过战场的战友,他们之间的感情过命的,是生死之交。

见面地点在海堤路上的一家海鲜大排档,进入夏天,海堤路上也热闹了起来,尤其是晚上,来到海滩上戏耍的人很多。冬天关闭的大排档也都重新开了张,在海滩上一致排开足有几十家,但几乎家家爆满。

炎热的晚上,坐在海边的沙滩上,三五好友,喝着冰啤,享受这带着海鲜味的凉风,胡天海地地吹着,是一件特别特别享受的事情。

刘明理到的时候已经快7点了,不过这个时候天色还大亮呢,夏天太阳下山的迟,7点人们才三三两两地出门纳凉,海滩上的大排档才开始上客,倒也不愁没有位置。

陈庆生早到了一会,已经点好了冰啤和烧烤,远远地看到刘明理和一个大美女并肩走过来,两人的关系看样子还很亲密,伸着脖子望了又望,不太敢确定。

在陈庆生的记忆里,自己的班长好像对女人不敢兴趣,记得在部队曾经有一个女兵向班长表过白,被无情的拒绝了,为此这个女兵还哭了一鼻子。

带走近了,确认确实是刘明理,陈庆生立马迎上前去,张开双臂,两个人来了一个热情的拥抱┈

“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你嫂子,唐静闻。”刘明理满脸笑容地给陈庆生介绍。

“静闻,不,嫂子你好!”陈庆生热情地跟唐静闻打了一个招呼。

唐静闻脸听到陈庆生叫自己嫂子脸红了一下,不过心里甜蜜蜜地,也热情地说,“原来是你呀,你是不是忘了老朋友了,回来也不打一个电话。”

“你们认识?”刘明理开两人好像很熟络的样子。

“我们当然认识了,他是陈伯伯的儿子,我们小时候就见过了。”唐静闻解释了一下,刚刚在车上刘明理只说了是见一个战友,没有提陈庆生的名字,否则唐静闻早就告诉他了。

“没想到啊,班长你够厉害的,把我们的唐大美女追到了手。”陈庆生由衷地替刘明理高兴,唐静闻他是了解的,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姑娘,曾经他的父亲还鼓动他追求过的,只不过当时自己一心想当英雄,对正儿八经地谈女朋友不感兴趣。

这次回来,本来还想着约唐静闻出来见一见的,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将会发起进攻。不过现在他已经没有了此想法,有的只是祝福。

当听说两人已经领了证了,是合法夫妻了,陈庆生更是震惊不已,赶紧倒了一根满扎,跟刘明理来了一个一口闷,以示庆祝。

陈庆生这次回来也只有两天功夫,主要的就是回家看看,没有其他目的。

不过身为原特种部队的兵王,刘明理知道他即将要出任务了,而且这个任务带有很大的危险性。对于老兵,一般在出危险性较高的任务前,只要有可能都会放两天假,让其回家看一看,至于为什么,一切竟在不言中┈

刘明理没有说什么,只是很执着的亲自替陈庆生倒了一个满杯,他自己也倒了一个满杯,很郑重地对着陈庆生说“凯旋”,然后仰头一饮而尽┈

陈庆生来了,又走了,勾起了刘明理无尽的回忆,火热的军营让他魂牵梦绕,老幺是他心中永远的痛┈

星期天一大早,一阵电话铃响,将还沉浸在梦想中的刘明理和唐静闻吵醒了。

刘明理接听了电话,顿时睡意全无。电话是李婷打过来的,她告诉刘明理洪冬冬被人打受伤住院了,徐远翔被警查带走调查了。

具体事情电话中李婷也简单地说了一下,但也说不清楚,刘明理决定要亲自到灵溪去处理。唐静闻在边上也稍微听到了电话的内容,她不放心刘明理一个人过去,想跟着一起去,但明天早上公司里有一个重要的活动需要她参加,现在去今天晚上肯定是赶不回来了。

无法,只得让刘明理一个人前去,不过她再一次挖了自己老娘的墙角,把张师傅连人带车又借了过来,好在刘明理这个女婿已经得到了周琴的认可,车和人借的一点犹豫都没有。

电话里李婷说了洪冬冬因为收购青梅的事情跟当地的人起了冲突,被打伤住院了,徐远翔因为是参与者所以被警查带走调查。

在刘明理想来,自己出面请灵溪乡的党高官、相长出面,应该能够解决的。可事情并没有刘明理想的这么简单,他到了梅坳食品厂后,才知道,原来陈高官和林相长早就出面了,但事情一直没有解决。

自从梅坳食品厂打开销路后,周边的青梅终于不愁卖了,而且还卖出了比去年高出一倍的价格,果农们是最高兴的。

同时,在当地也形成了一个以走村入户收购青梅的产业链。有钱赚的地方就有江湖,青梅卖不出去的时候无人问津,青梅畅销的时候盯着的人就开始多了起来,南山县有几家公司也家人了收购青梅的行列。

这本来也是一个好事,梅坳食品厂不可能把周边的青梅都消化掉,有其他企业参与收购,也能够让老百姓多得实惠。但这些参与收购的企业却没有这样的觉悟,他们打了一手好算盘┈

按照原先的协议,老支书是要负责原材料供应的,但产能扩充了后,原材料需求远远超出了梅坳村产量,因为暂时销售方面没有压力,洪冬冬就临时负责起青梅收购的工作。

开始的时候很顺利,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排队过来卖青梅,收购只要维持好秩序,监督好质量就好。但最近半个月事情起了变化,来卖青梅的人少了,每天的收购量也在急剧下滑。

刚开始的时候,洪冬冬还没有察觉出来,偶尔少一点也很正常,可是后来收购站门前居然出现了门可罗雀的现象,每天收购到的青梅竟然没有1吨。

这可就大条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