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忙活了一个通宵 - 兵王都市生活 - 鹤乡丰年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兵王都市生活 >

第86章:忙活了一个通宵

梅振华做梅坳村的支书已经有30年了,是整个灵溪乡中当村支书时间最长的人,年轻的时候也有雄心和壮志也把带领梅坳村的人吃饱肚子,在他的努力下,现在这个目标也算是实现了,村里就是在穷的人家也不至于饿死人。

但村里贫穷的面貌始终没有改变,最近这几年只看见村里的姑娘外嫁,没看见村外的姑娘嫁进来,村里三十好几没老婆的光棍汉一抓一大把,于是聊鸡逗狗的事情经常发生,淳朴的民风也快变了样。

老支书是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也拼搏了几次,可惜都羽纱而归,他逐渐地也就任命了。

对于刘明理的出现,当时也唤起了他的雄心壮志,但刘明理走后,他刚刚燃烧起来的心又冷静了下来,特别是一个多月也没听到一丝半点的消息,他也就心冷了。

想想也是,这个地方穷得要死,人家拿出一大笔钱来,跟村里合作,还让出了四成的利,天下哪有这样好的事情?

不过下午来了一群人,把老支书的心又点燃了起来。

来人是朱家阔带过来的,是徐远翔、洪冬冬和白招娣,另外还有两名技术人员,一名是烘干机的、一名是包装生产线的。

刘明理因为刚刚调换了岗位,事情特别多,暂时抽不开时间到梅坳来,只能趁着星期六朱家阔放假的时候,让他带路,叫徐远翔他们先过去,赶紧把工厂给办起来,眼看着青梅就要采摘了,在不建厂就来不及了。

老支书兴奋的把徐远翔等人安排在村部,自己赶紧召集村委一般人商议。因为他认为刘明理是忽悠他的缘故,刘明理走前跟他商量的厂房、水电、证照等事情到现在还一样没落实。

没想到人家设备都在路上了,这一两天就到,这下可急坏了老支书,万一人家知道自己这里什么都没准备,一气之下走了怎么办?

5名村委商量了半天,一致同意先把人稳住,然后立马下山去找乡里,无论如何要乡里在这两天帮助把事情解决了。

为此老支书带上了行李,和村主任、民兵*赶紧下山,去求援。

灵溪乡的一把手党高官去县城开会了,没在家,*倒是被老支书等人堵在了办公室。

*姓林,已经快50岁的人了,也是灵溪乡本地人,一看老支书的架势,就知道不好,肯定又是来要救济的了。

梅坳村是灵溪乡最穷的村,低保户、五保户都占了全村的三分之一还多了,为了解决村里的这些贫困户温饱问题,老支书已经多次豁出去老脸,在*和党高官办公室里打地铺了,虽然每次都能有收获,但却也少的可伶。

林*也是没办法,灵溪乡也是全县最穷的乡,乡里的干部、教师都已经半年没发工资了,乡镇府也穷得揭不开锅了。

“老支书,赶紧过来坐。”林*热情地把老支书请进了办公室,还亲自给他倒了一杯水。

“这样,你先坐一下,我有一个急事,处理一下,马上就过来。”不等老支书说话,林*赶紧找一个借口准备溜走。

他现在是一分钱也拿不出来了,没办法满足老支书的需求,只能来一个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我这次不是来要救济的。”老支书怎么可能看不出来林*的打算,所以赶紧出言打消林*的顾虑。

“我是真有急事,等会就来。”林*也是老谋深算的人,不可能轻易的相信老支书的话的。

“唉,骗多了总要还的,现在说的话都没可信度了”老支书感叹了一句,他以前也用过这个借口,林*还真上过一次当。

“那要不你先说,我等下再去处理。”听老支书这么一说,林*倒也不忍心了,毕竟老支书也是六十多的人了,而且在整个乡里都一定的人脉。

“我这次来真不是要救济的,但这个事情比要救济重要一百倍。”老支书夸张的说法把林*吓了一跳,心里暗自后悔,刚才不应该心软,早走为妙。

“是这样的,上个月我们村来了一个小伙子┈”不等林*有所表示,老支书就把刘明理过来是事情说了一遍。

“这个刘什么的不会是骗子吧?”林*听说刘明理要跟梅坳村合作办厂,全额出资还让村里占40%的股份,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我们村有什么让人家骗的。”老支书没好气地怼了林*一句,他可能忘了自己在今天中午之前也是认为刘明理是一个骗子的。

“说的也是。”林*一想也对,梅坳村穷的就剩一个穷字了,还有什么可被人家骗的,“那遇到了什么难事了?”林*有些好奇。

“就是因为他不是骗子我才急的。”老支书这话说的林*更是一头雾水了,好在老支书比他更急,赶紧说出了原因。

林*一听人家管理、技术人员都到了,设备也在路上了,那这个事情肯定是真的了。

乖乖,这可是几十万的投资啊,整个灵溪乡一年也没有拉来这么多投资,这可是全乡的大事了。林*也急了,千万不能把这个冤大头给跑了,哦,不投资商。

“小张,你赶紧通知乡里中层干部立即到会议室召开紧急会议。”林*立马吩咐党政办的干事。

说完后,有赶紧给在县里开会的党高官打了电话,党高官听了后,也相当重视,立马跟主持会议的副*告了一个假,不过在他的汇报里,这个项目的投资金额已经超过了百万了。

副*是知道灵溪乡的情况的,听了以后让他赶紧回去,这对灵溪乡来说是大事,还说要县里支持的尽管开口,一个原则就是尽量促成项目落地。

于是,在上下的重视下,当晚灵溪乡就成立了梅坳食品公司筹备领导小组,由乡党高官陈*亲自担任组长,林*担任第一副组长,一众乡领导都是组员,老支书也非常荣幸的进入了领导小组成员,还破天荒的成了跟林*一个级别,挂了副组长的命。

而此时远在永城市区的刘明理,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戴上了领导小组的组长的帽子,职务还在林*之上,跟陈*一个级别了。

民兵*连夜赶回村里,将乡里的决定告诉了徐远翔,因为明天一早,乡里几套班子要拜访他们。

徐远翔一听顿时慌了,他哪里见过这个场面,以前见过最大的管就是村里的支书了,叫他跟乡里的一把手谈判,那怎么能行,洪冬冬虽然不怕,但心里也没底。

两人商量了一下,赶紧打着手电爬到山顶,好不容易找到了一格信号,给刘明理打了一个电话。来的时候,为了方便联系,刘明理也给徐远翔配了一部手机。

刘明理听了,也是很无奈,这叫什么事啊,但工厂办在人家的地盘上,少不得要麻烦乡里的人,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只得跟唐静闻商量了一下,准备明天一大早过去会会乡里的领导。

这一决定,又让灵溪乡的干部们忙活了一个通宵┈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