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雨夜、月黑、风高
唐静闻听说刘明理要去朱家阔的老家,她也要求去,她的心中对朱家阔的关心可能比刘明理还要多一点,毕竟女孩子容易母爱泛滥。
“你这样可能去不了吧?”刘明理看了一下,唐静闻穿着职业装、小高跟皮鞋,确实是不合适走山路。
朱家阔的老家在永城市西部山区的南山县,是永城市经济最不发达的一个县,距离永城市区有100多公里的路程。不通高速和国道,只有一条省道*全县,路况比较差。
而朱家阔家所在的乡叫灵溪乡,因乡境内的一条叫灵溪的*而得名,山清水秀,但属于贫困地区,经济条件在全市垫底,而他们村听说还不通公路。
去朱家阔老家,可不是在城市里,走山路必不可少。
“我现在就回去换,正好开我的车去,也方便。”唐静闻看刘明理上下看了自己一眼,也明白了刘明理说的是自己的穿着问题。
刘明理稍一思考,也就同意了,去找人开车去确实要方便不少。
唐静闻跟刘明理约定半个小时后在公司大门口结合,就急冲冲地走了。
“胖子,你赶紧通知小徐他们几个人,去车站找一找,问一问。”刘明理怕跟朱家阔走岔开了,又安排徐远翔等几个不当值的保安去车站找。
胖子应了一声,赶紧去找人。刘明理也快步回到自己的宿舍,他也要换一声衣服,还要带一下装备,看天色好像要下雨。
刘明理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每次出任务的时候,会尽量带齐物品。这虽然不是出任务,但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找人,他还是做了一些准备。
换了一身在部队里的作训服,穿了一双作战靴,这样的装束比较方便。跟部队时一样,他还带了一个挎包,包里装了雨衣和手电筒,毕竟是要到山区去的,必要的准备还是要有的。
出门的时候,想了想还把大衣拿带住了,又拿了个军用水壶,这个水壶已经跟了他七八年了,每次远行的时候他都带着。
刘明理刚到集团大门口,唐静闻的车就出现了。停车,开门,从车上下来一位身着冲锋衣,脚穿旅游鞋的干练美女,正是唐静闻,刘明理看得一呆。
“你开吧。”唐静闻主动让出了驾驶位,她知道刘明理的车技比自己要好得多,还是坐车来得舒服。
刘明理也没有推脱,直接坐到了驾驶位,启动,出发。
车还没有出城,接到了徐远翔的电话,说是在车站打听到了,朱家阔大概在八点左右的时候坐了去南山县的班车,因为他要随车带自行车,所以车站的检票员对他印象比较深。
刘明理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中午12点多了,估摸着这个时候朱家阔也应该到了南山县城了,要是路上顺利的话,可能都上了去灵溪乡的车了。
确切地知道了朱家阔的下落,刘明理也不是太着急了,平稳地驾驶车辆驶上了去往南山县的省道。
“你还带着大衣啊,这车上有暖气。”唐静闻没话找话说。
“怕夜里冷,反正是开车去,带着也方便┈”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路上也不寂寞。
两人在路边的超市买了面包、饼干这类的,当着午饭吃了继续赶路。下午两点的时候也就到了南山县城,先到车站打听了一下消息。
运气不错,问的司机刚好是朱家阔从永城坐到南山的班车司机。司机告诉刘明理,是有一个带着自行车的小伙子,下车好像直接骑自行车走了。
对南山县的道路刘明理不熟,这个时代的导航还是稀罕物件。刘明理直接在车站候车大厅花了2块钱买了一张南山县的交通地图。
在地图上找到了两条去灵溪乡的路,一条是南山县城直接到灵溪乡的县道,距离不算远,也就三十多公里,另一条路要经临县绕道,距离就比较远了,有五十来公里。
估计朱家阔直接骑车回家了,肯定走的是近路,刘明理和唐静闻也直接沿着县道往灵溪乡赶去,说不定还能在中途追上朱家阔呢。
县道是纯山路,一会沿着山盘旋而上,一会儿有盘旋而下,路还不宽,刚好够两辆车会车,路面坑坑洼洼地,刚开始还好,车还能跑个三四十码。
但没过二十分钟,突然下起了大雨,而且雨还越来越大,很快就到达了暴雨的级别了。车就愈发不好开了,逐渐变成了十几二码的龟速前进了。
小polo艰难地在暴雨中又前行了半个小时,才走了七八公里的路。但也就到此为止了,前面的路断了。
从南山县城到灵溪乡的县道上,有一处必经之地,就是北溪桥,年后这个桥拆了重新修建,就在边上临时搭了一个简易桥通行。
可不巧,就在半个小时之前,暴雨下起来的时候,简易桥一侧的山体滑坡了,虽说滑坡面积不大,但人、车在这个时候是没有办法过的,而且这个时候也不可能在抢修了。
路边有交通管制人员,拦着了刘明理他们的车,要求原路返回。
刘明理抱着试试看的想法,问了一下交通管制员有没有看到一个骑自行车的少年,没想到这位交通管制员还真看到了,说是2个小时前就过去了。
原来这位交通管制员一直在简易桥边维持交通秩序,而骑自行车的少年这么多天来也就遇到这么一个,所以印象深刻。
事实上,朱家阔骑自行车走的路比汽车开的路要短不少,盘山而上时,他就抗着自行车走台阶步道,下山时就坐在车上沿路而下,倒也不比汽车慢多少。
交通管制员告诉刘明理和唐静闻,这边的路三两天之内估计是通不了,天气预报说这几天都是阴雨天气,没办法清理,要想去灵溪乡,只能绕道另一条路。
两人没法,只得原路返回,打算走另一条路去灵溪乡。
山里的天气变化多端,刚刚开到另一条去灵溪乡的路上的时候,雨就小了不少,车速也就快了起来。
下午4点多,开到了临县的一个小镇,名字倒也特别叫塘下镇,这里有一条糖灵公路,直达灵溪乡,距离大概20公里。
看看油表只有两格了,正好路边有一个加油站,刘明理就把车开过去加满了油。
唐静闻想要付加油费来着,被刘明理给挡了回去。
加满油,继续上路,路又变成了盘山公路,盘山而行,路面是半铺装的路面,只是用碎石土压合,非常不好走。特别是刘明理现在开的这辆车,底盘不算高,得慢慢开,否则就有可能底盘触地。
虽然车不是自己的,但刘明理也不能拿别的车不当车,一路谨慎慢行,开了大概一半路的时候,天就黑了下来。
四周静悄悄、黑漆漆,唯有一辆车在黑幕中缓缓而行┈
“轰┈”“吱┈”“啊┈”三个声音几乎同时响起。刚刚路况稍微好一点,车速提了点上来,突然一个急刹,发出的“吱┈”的刹车片摩擦的声音。唐静闻身体惯性向前,同时发出的“啊┈”的惊吓声。
至于“轰┈”则是这一切的导火索,这是山上大石块滚落下来砸中路面发出的声音。
幸亏刘明理反应迅速,车子停住的地方离滚落的大石块只有不到20公分的距离。石块足有一米见方,要是装上去后果不堪设想。
“不好┈”话音未落,刘明理闪电般的速度挂倒挡,一脚油门踩到底,车里飞快地向后退去,一直退了大概有四十多米才放慢了速度。不慢也不行,山路十八弯,夜间倒车根本就看不清后面的路。
唐静闻此时已经是目瞪口呆了,只见刚才停车的地方已经被从山上滑落的泥土和碎石掩埋。他们今天也不知道是什么运气了,居然两次碰到了山体滑坡,而且还一次比一次惊险,好在现在除了受到了惊吓外,一切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