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254写信
一个人倒起霉来也不可能事事不如意。没想到杨海伦会答应来我们厂设计部。
杨海伦的才干我是非常清楚的,在锦绣服装厂工作那段时间,我设计的作品没少让她给pass过。不过我也都是心服口服的。
她有着一种异乎常人的洞察力,服装上只要有一处小小的设计瑕疵,都会逃不过她的目光。我需要这样的人才。
不止一次的想过在锦绣服装厂工作那段时间,是我人生选择上的一个败笔。可现在看起来所有的铺垫都是为了以后在做准备。好的坏的都是。
就这样我们的品牌“希望”紧锣密鼓的开始筹划起来。设计组部长由杨海伦担任。我相信杨海伦一定能很快找到服装的主流。
希望!多美的两个字。人没有希望就没有活下去的意义。花未开月未圆。盼着花开盼着月圆。这就是希望。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在设计部内部成员一致努力下基本找到了设计方向,制定好了设计草图。
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多么美好的一幅蓝图。
“希望”的主流色以明快的色调为主色,淡绿,淡粉,淡黄,淡紫,这些色彩使人心情愉悦。在夏日炎热中能给人清凉,在冬日黑白灰的寒冷中能使人愉悦。
设计的风格也是推陈出新,打破这些明快色调的年龄限制。在款式上采用简单流畅的设计。在细微处增加了些出彩的小元素。使得服装简单不失精致。大气不失细节。
对这样的产品我还能有什么可挑剔吗?在我的拍板下,厂区隔开一个车间试生产“希望”系列衣物。
随后的审核注册真叫人头疼。一天跑四五个部门。这才知道想做事情有多难。不过万事开头难。有了开头,我对未来也就充满希望。
就在我们厂紧锣密鼓的推出新品牌的同时,老曾的新品牌“锦绣缘”也已经投入了市场。我不得不佩服老曾的办事效率。他的新品牌延续了他在a市旧品牌的设计理念。主要面对的是三十岁至五十岁的人群。因为老曾认为这个年龄段是最有经济实力的,所以他还是抓住这块肥肉。
我看着视频里新品发布会上老曾那自信满满的样子,心里不禁打起鼓来。
姜部长看出来我的担忧,“丁总是不是担心我们的产品会被锦绣缘压尽风头?”
“也不完全是!但我也有些担忧。我感觉我们厂和老曾的厂就像是两个一起去应聘的人,用人单位是愿意要富有工作经验的老曾呢?还是肯用我们这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呢?”
姜部长听了我的话微微笑道“丁总这就多虑了。虽然老曾有工作经验,可那毕竟是昨日黄花了。丁总不觉得现在老曾的主要对手并不是我们吗?”
我看着姜部长自信满满的样子奇道“他的对手不是我们会是谁?”
姜部长笑道“因为他的经验才会困住他。他现在的设计风格丁总不觉得眼熟吗?”
我回放着服装发布会的视频,老曾的设计理念应该就是奢华。服饰各处的设计大胆偏于性感。这样的理念在他a市的品牌中也是主流。
姜部长笑道“丁总咱们的路子和他不同。消费群体更加庞大,从十几岁到几十岁,只要是喜欢阳光的女人都会喜欢咱们的品牌。而老曾的设计是针对高端人群的,他赚的是质。咱们赚的是量。所以不冲突。”
我听了姜部长的话松了口气。说实话对于老曾我不可能无视。毕竟他是服装界的元老级别。而我只是一个涉世未深的新手。尤其我们又同处在一个市区内。压力不可能不大。“姜部长这么说,老曾在市场上真正的敌手将是他前妻。”
姜部长点点头“咱们给人家当对手还不够级别呢!哈哈……”说完他大笑了起来。
我的心很疲惫,为了忙新品牌。已经好几天没回家了,想我的小远逸。不管多忙今天我一定要回去。
夜很静,远逸睡得很香。长长的睫毛投下一道光影。我看了他足足十分钟。在他的脸上找到许多来自于江牧成的基因。远逸睫毛像一双蝴蝶翅膀微微颤动。我的儿子,江牧成该是多么的想念。
我不由得叹了口气,拿出纸笔。
“江牧成:
你还好吗?腿还疼吗?这是我第一次给你写信。因为这是目前唯一能和你接触的方式。
这一刻远逸睡得很香,也许他梦到爸爸了!”
一封信我写了很长很长。说了很多最近发生的事情,好几次泪水模糊了我的视线。我期待着江牧成看到信能回心转意的肯见我。或许还会发来一封回信。
但我没有等到回信,下一次的会面仍旧被拒之门外。
连管教都劝我不要来了!我的心都快要碎掉了。
我仍然保持着一周给江牧成写一封信。尽管这些信都石沉大海。我仍会每周都去看他一次,尽管只是看看那段高墙。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远逸已经五岁了。
这两年的时光,秀华服装厂业绩稳定。“希望”品牌已经在中小城市有了固定的消费人群。我们下一步的目的就是进入一线城市,面对更多的女性群体。
每个人都有希望,我也有。我的希望就是早早等到从高墙里重获新生的江牧成。
王丽丽生下一个八斤重的男孩之后,只休了一个月就来工作。她比任何人工作都卖力气。比任何人都辛苦。看着她的付出,我甚至都觉得她比我对这个厂子更有情感。这情感的纽带是联系在江牧成身上的。
江牧成何其幸运,能有这样的女人为他付出,无怨无悔。
小曼的佛教养老院又扩大了规模,已经入住了六十位老人。
去做义工的时候都会听到老人们讨论佛法,养老院里木鱼声声檀香阵阵。有时候我都有种错觉,是不是走进了寺庙。
不过从那些老人们虔诚的目光和执着的神情。我知道小曼做对了。众生皆有慧命与性命。小曼为老人们找到了离苦得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