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 - 我是皇帝金手指 - 一条咸鱼0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三更

三更

魏徵拿起那块琉璃仔细的端详了起来,拿在手上,跟什么也没拿一样,琉璃之下的手指清晰可见,这种工艺的琉璃,可以说得上价值万金。

魏青衣给每人准备的东西都是一样的,见有人找到,其他人也跟着拿起端详了起来。

喝了水杯里面的水,手里看起了透明的琉璃。

之后,众人显然都被水杯里面的糖水给吸引住了:“这是糖?!”

“可是化开的水还是一如既往的透亮,这是什么糖?”

李世民这会儿的心也跟猫抓一样:“还请神女解惑。”

魏青衣端起白糖水,其实这在后世,就是很普通的白砂糖兑水而已,但在大唐,糖也是个金贵东西。

而且如今的大唐,还停留在沙糖这块儿。

也就是红糖化沙,所以叫“沙糖”,而不是“砂糖”。

甜味儿能给人带来幸福感,这也是魏青衣拿出白砂糖的原因。

生活如今苦难了,总需要一些甜味儿来幸福一下。

“这东西是白砂糖兑的水。”神女刚说了这句,大大咧咧的尉迟恭就迫不及待的接了话。

“神女所说的沙糖,大唐也有,不过颜色跟神女的不太一样。”

见神女说话被打断,李世民眼神无奈的看向敬德:“敬德,且听神女说完,不可随意接话。”

毕竟神女不是凡人,李世民也怕祂因为敬德接话,而觉得冒犯。

“无妨。”

“今日丰收,吾也高兴。”魏青衣可不在意被人打断话。

能跟历史名人交流,她也欢喜,不过要保持人设这一点就非常的让人无奈。

“吾所说的白砂糖,颜色洁白如雪,所以称之为白砂糖,吾所说的重点在于“白”,而你们所谓的沙糖,重点在于“沙”,两者虽说都是糖,但也天差地别。”

“且在后世,白砂糖是跟……唔~大概就是跟你们如今所喝的水一样普通。”本来魏青衣是想用盐来比较的,但转念一想,大唐的盐虽说普通,但它又不普通。

听到神女形容,底下的人眼睛都亮了起来。

吃糖跟喝水一样容易,这个后世,该是何等的繁荣昌盛。

“那神女,这个白砂糖的制作方法……”长孙无忌小心的搓了搓手。

“吾既然拿出来了,就不会食言。”

长孙无忌闻言连连摆手:“神女,某不是这个意思。”

哪知神女没有再理会,而是开始说起了另外一个稀奇东西。

这让长孙无忌一口气梗在心中不上不下的,颇为难受。

魏青衣拿起桌子上充当垫子的玻璃片:“这是玻璃,可不是你们所制作的琉璃。”

“玻璃价格低廉,你们如今品相好的琉璃价值千金,而玻璃,在后世,那也跟白砂糖一样,都是人人能用得起的东西。”

李世民这会儿算是看明白了,神女所拿出来的东西,都是如今大唐有,但是非常昂贵的。

神女这是想惠及百姓?

“还有,你们不觉得如今这殿内太过昏暗了吗?”这会儿明明才七点不到,外面都还天色大亮,但殿内都到了必须要点灯的地步。

李世民顺着神女的目光看向了太极殿的窗户,那里虽说打开着,但并不能给整个大殿带来太多的光亮。

“这玻璃,就是用来做窗户纸用的。”

“油纸虽说比绢更为透光,远远达不到完全透光的地步。”玻璃比较好烧制,在有了琉璃的前提下,只要有了玻璃的制造方法,玻璃是很容易被烧制出来的。

毕竟大唐这会儿的冶炼技术,已经是很成熟了。

烧制个玻璃还不是简简单单。

李世民看着手中仿若无物的玻璃,脑海中想象起了神女所说的那个场景,心里顿时一片火热。

“时辰也不早了,这是配方。”魏青衣斜靠在椅子上,眼神虚虚的看着众人。

李世民自然知道其中意思,双手结果那两张仿佛重逾千斤的纸,和一包小小的种子,正准备打算离开,却又想到,他还没给神女说土豆和玉米的产量。

魏青衣都打算拿起筷子再吃点儿的,猛不丁丁的看见太宗皇帝又停下了脚步,伸出去的手又默默的收了回来。

“神女,您猜这次的土豆跟与玉米收成如何?”再次想起那堆满空地的粮食,李世民心口一阵火热。

“九千斤对吧。”魏青衣哪怕不在那里,但系统可以随时监测啊,她怎么可能不知道。

说真的,在听到系统说这个数字的时候,绕是魏青衣早有准备,都被惊了一大跳。

她虽然说过土豆跟玉米的产量不低,但那也是在化肥充足的后世,没曾想浸染了神力的种子,生命力这般的旺盛,而且她也看了,收成的粮食,上面也都带着神力,也就是说,哪怕作为二代种子,这批粮食同样具有高产的基因。

这让魏青衣心中的那个计划就更有信心了。

九千斤,哪怕是在后世,那都是属于大丰收的范畴了,更别提还没见识过亩产千斤良种的大唐了。

李世民并不意外神女能知晓。

神女通晓古今,这点事情李世民不觉得会难住神女,他只是单纯的想要跟神女炫耀一下而已,虽然这个良种本来就是神女拿出来的,但李世民依旧止不住那颗想要炫耀的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