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打的大明,流水的皇帝
铁打的大明,流水的皇帝
“当然了,土木堡之变后,大明还有个能臣在,所以力挽狂澜的让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直接登基了。”
“也是这位能臣在瓦剌打上来的时候,领兵出战打退了瓦剌,可惜啊,最后被复位的朱祁镇给当成乱臣贼子给杀了,至于当时朱祁镇给那位能臣安的罪名,那也简直可笑至极。”
“为意欲迎立外藩。”
“且这位能臣身为四朝宠臣,最后却落得个这样的一场,当真是让人可悲。”
“南宋时期的岳飞,大明时期的于谦,这都是历史遗憾。”
“朱祁镇,一场土木堡之变葬送了大明几十万国力,一场夺门之变,差不多杀尽忠国之臣。”一个朱祁镇了,简直对于大明就是毁灭性的打击。
但凡当时的朱祁钰有个后代,都不至于走到夺门之变那一步。
只能说是造化弄人。
“砰!”年期气盛的武将们,有的捏碎了茶杯,有的捏碎了桌角,整个场面看起来都充斥着一种紧绷的气氛。
至于文官?
哦,这里大多数都有点武艺在身上,所以大家身边的东西,或多或少都缺了一点。
“朱祁镇?”
“是太子哪个儿子的后代?!”朱元璋问得咬牙切齿,他舍不得骂儿子,那就等孙子出来……
算了,这种孙子,其实不好也罢!
先问清楚是那一支,然后再来个釜底抽薪!
左右太子这一世一定会平平安安,所以孙子什么的,也不是那么重要。
【哈哈,宿主,我看你这下怎么圆!】系统听了洪武帝的话,直接对着宿主幸灾乐祸的笑了起来。
谁的后代?
永乐帝judy的后代啊!
宿主费尽心思想要晚一点让洪武帝知道的皇帝啊。
【急什么,朱标在呢。】再说了,这朱棣篡位,说实话,那也是逼不得已,谁让明惠帝不做人,人家削藩一个个来,他是一片片来,只要是藩王,那是一个没放过,全上手宰了。
换谁谁也受不住啊。
所以,朱棣篡位,那叫情有可原!
【放心,都在意料之中呢。】现在讲讲朱棣也不是不可以,顺便也让洪武帝听听他选的完美继承人上位后的骚操作。
“朱祁镇他倒不是朱标的后代,最多只能算个曾侄孙。”朱祁镇是永乐帝朱棣的曾孙子,可不就是朱标的曾侄孙。
“曾侄孙?”朱元璋缓了一阵后,总算是理清了这其中的关系。
“所以,历史上我传位孙子,但过后皇位却到了其他人那一脉?”朱元璋眼睛微眯。
“是被人篡位?还是太子后代不争气?”
魏青衣总是能为洪武帝的敏锐所惊诧:“洪武帝你在朱标去世后,指定了孙子作为继承人,可惜孙子能力不行,所以上位后一番操作,就把皇位给操作丢了。”这叫什么?
这叫没有这个能力,就不要揽这个瓷器活儿。
好好安分当个皇帝不香吗?
或者一步步走,慢慢削藩不行吗?
非得一口吃下大胖子,结果就把自己给噎死了。
“咳咳,怎么就能力不行了,他既然能登基,那能力肯定就行的,不然大臣们也不会同意的。”朱元璋听到这个理由,一时间就有些底气不足。
山神娘娘都说能力不行了,那肯定就是孙子做了什么傻事了。
“大臣?”魏青衣轻笑。
“你觉得明惠帝压制不住的大臣,但已经先被你先一步送下去了,怎么可能还会有大臣反对。”先不提朱元璋是不是如历史那般嗜杀,但当时洪武帝在位期间,四次大规模的抄家杀人,也是确有其事。
胡淮庸事件、蓝玉事件、空印案以及郭恒案,每一次都是数万人人头落地,再加上明朝后面是清朝,他们并不属于汉人王朝,所以就造成了朱元璋在历史记载上面的名声并不好听。
其实如果站在朱元璋的角度,魏青衣是能理解为什么洪武帝为何会在后期大开杀戒。
是因为朱标离世,洪武帝当时选定的继承人朱允炆他就是个文弱书生,他压制不住跟着洪武帝一起建功立业的开国功臣啊。
就好比当时的蓝玉,他是常遇春的小舅子,跟朱标亦是知己好友,虽说蓝玉嚣张跋扈,但朱标能压制住啊,反观朱允炆?
想要他压制蓝玉?那还不如洗洗睡了做梦来的快。
所以,洪武帝正是知道这一点,让蓝玉提前下线了。
朱元璋:“……”
怎么听起来不像是他会做的事情?
过河拆桥什么的,他可不是这种人。
“洪武帝你选了朱标的二子作为继承者,至于为什么不是嫡长子,那自然是因为嫡长子早逝,朱允炆的母妃是继妃,且家族远不如常氏,也算的上是嫡子,还不用担心其上位后,外戚势大。”
“所以多方考虑之下,洪武帝你立了心目中的完美继承人朱允炆为帝,但事实证明,哪怕洪武帝你费尽心思为其铺路,他也是个没能力的。”
“当时的大明朝,一共有九位藩王,但是朱允炆此人,他一口气就削了五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