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对炮
兹尔县的一处地下停车场内,一大群士兵正在这里躲避炮击,这已经是今天的第六轮炮击了,在短短数天时间里,数不清的火箭弹光顾了兹尔县的几乎每一个角落,炸塌了无数的建筑工事,也造成了无数的人员伤亡,倒塌的建筑物将人活埋的情况也不在少数,毕竟兹尔县内像这样的地下建筑还是不多,这方面的资源自然是十分抢手,以至于能够在坚固的碉堡或者街垒内躲避炮击甚至都算是一个比较奢侈的想法。
在这个停车场内有这样一群士兵,他们的人数虽然不是很多,但是却在人挤人的地下停车场内单独占有一块区域,在这块区域内,摆放有5门m198型155mm牵引式榴弹炮,以及运输用的卡车,数具120mm重型迫击炮,和两辆bm-12型122mm火箭炮。
(m198型榴弹炮,155mm口径,39倍径,战斗全长约11m,炮管长约6.1m,全重约7.1吨,有效射程约22km,使用增程炮弹可延长至30km)
(bm-12冰雹火箭炮,122mm口径,40具发射管,车长约7.4m,战斗全重约11.5吨,根据使用弹种不同,其最大射程约为40km,最小射程约为2km,可以约0.5s一发的速度在20s内打出40枚火箭弹)
(值得一提的是,火箭炮的平均发射速度与他的先进程度无关,0.5s一发的火箭炮并不一定比1s一发的火箭炮先进,因为各种型号的火箭炮发射时,发射架会产生一定的震动,一门火箭炮发射第一发火箭弹后,发射架震动,这个震动并不是固定的,如果该型火箭炮发射后在0.5s后抖动幅度达到第一个低谷,那么就可以在0.5s时发射第二枚火箭弹,如果在0.8s时达到第一个低谷,那就可以在0.8s时发射第二枚火箭弹,当然震动的幅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慢慢变小,所以你也完全可以等抖动幅度达到第二个低谷比如说1.2s时再发射第二枚,这就是第二种发射速度了,相比之下,第一种虽然快,但是精度相比于第二种要低,一般情况下,一个型号火箭炮的平均发射速度是为了照顾精度而设计的,如果不需要照顾精度,完全可以一秒钟内发射三枚甚至是五枚火箭弹。)
这帮士兵隶属于重炮一营,是莱乌联军在这次炮战中的主要力量,他们的营长齐健,此时正坐在一辆自行火箭炮内研究一幅地图,此时他非常烦躁,但如果要问烦躁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他也说不清。
事情要从半个月前说起,重炮一营前身是刚刚经历过一场大型会战的两个炮营,由于与敌人的激烈炮战,这两个炮营受到了巨大的损失,人员和装备损失超过了七成,所以即使是战后得到了一定的补充,也依旧无法避免被整编的命运,而整编的结果,就是现在的重炮一营。
但是在这次整编结束后,齐健却发现,即使是将两个营整编成了一个营,这个营的实力水平也不及一个完整的重炮营,各类武器装备都有缺口,尤其是重型装备,120mm迫击炮不足10具,炮弹倒是十分富裕,冰雹火箭炮只剩下两辆,且火箭弹所剩无几,唯一让他欣慰的就是155mm重炮,之前拥有的加上之后补充的,足足达到了8门,弹药也还算充裕。
很快,重组后的重炮一营就迎来了第一个作战任务,根据上级的要求,他们设置好了发射阵地,也进行了校炮,最终在夜间收到了上级的通知对预设目标开火,于是重组后的重炮营进行了他们的第一次齐射,这次齐射打光了他们所剩无几的火箭弹,还用重炮打了几轮,上级便宣布此次任务结束。
而下一个正式的作战任务,则是在两天前,上级下达命令对一处铜矿进行覆盖性打击,然而当他们使用155炮对目标进行打击后,很快就遭到了目标的反击,大量的火箭弹砸在了兹尔城内,虽然精度感人,有些甚至落到了城外,根据对还击位置的判断,是目标地点周围发起的攻击,很快他组织了反击,但是看起来并没有奏效,几分钟后对方再次还击,和第一次还击一模一样的火力密度。
但就在他准备再次组织还击对方炮兵,上级再次下达命令,要求炮营继续向原定目标炮击,对方是自己的上级,他只能服从,之后情况就变成了,对方打一轮,他们跟着打一轮的回合制游戏,直到对方的一发火箭弹掀飞了他们一门榴弹炮,意识到反击自己的反击完全是徒劳后,他们停止挣扎,将所有可能损失的武器装备藏进掩体,然后坐等对方的炮击不定时光顾,晚上可以打,饭点可以打,大中午更可以打,再打上半个月,他不死都得神经衰弱了。
这时候去请示上级,得到的回复永远只有三个字‘等通知’,但是他也知道,除非上面能调来空中支援,不然这个通知只怕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来了。
说真的,他也很羡慕对方的后勤,短短几天时间,对方向己方发射了至少5000枚火箭弹,像这种富裕仗,自己八辈子也没打过。
在和他们作战之前,自己从不知道附近的势力拥有这样的实力,也因此产生了好奇,四处收集对方的情报,这才发现对方的情报少得可怜,不仅人数,装备不详,就连对方的势力名称都是空白。
这就非常离谱了,具有这样实力的势力,己方居然连一点有效情报都调查不到,这在他看来是非常匪夷所思的,要么是他级别不够知道这些,要么是己方对他们真的一无所知,他希望是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