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综合保障分队和装甲2团
丛林基地内,基地的第二个团终于在今天完成了他们的编制,虽然他们人数较少,作为一个机械加强团,他们足足拥有四个营的编制,但其实他们的总人数甚至还不足1000。
下辖的三个营分别为,坦克一营,一个完全的坦克营,作为二团的主要突击力量,这个营配置有足足30辆59d型坦克,如果只从装备数量上看,虽然他们的人数较少,一个营的总人数才只有不到150人,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是一支极具威胁的部队。
二营三营则是和一团一营差不多的配置,但是增加了步战车的数量,每个营都配置有足足三十辆86式步战车,这些步战车配合十辆坦克可以组成一共十个步战协同分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城市内协同作战,所以之后的训练也会很大程度的往这方面倾斜,每个营的人数约为350人,占全团总人数的大头。
四营则很简单,这是一个炮兵营,和名字一样,其装备有两个连共计12门83式155mm自行火炮,以及一个连共6门89式122mm自行榴弹炮,除此之外每辆自行火炮都配备有一辆专用弹药车,加上少量的指挥车,总人数约为150人,是二团最主要的远程火力支援单位。
(注意,这里是89式自行榴弹炮,不是89式自行火箭炮,我国的很多装备都是89式,这是一个大族,虽然他们的口径相同,名称也就差了两个字,但是两者完全不是一个种类的武器,89式自行榴弹炮,使用增程弹时最大射程约为20公里,能够直射,采用半自动装弹,备弹四十发,战斗全重约20吨,切换至炮击姿态需要大约三十秒,如果情况紧急,也能直接进行射击。)
至于这四个营的人员配置,军官和其他大部分骨干都是从一团抽调的老兵,当然大部分还是些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但是他们大多都经过了先期训练,在老兵的带领下完成基本的作战任务还是没问题的,至于二团的团长,由原来一团一营的营长沈钢担任,军衔也相应的调整至中校,二团作为一个完完全全的装甲团,在形成战斗力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将担任基地的主力,对他个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值得庆幸的是,自己手底下的兵,要么是和自己很熟悉,要么是和谁都不熟悉,这已经很大程度上减小了磨合的难度,毕竟他们还是一群白板嘛,自己可以随便写写画画。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隶属于一团三营的后勤十二连,如今被单独抽调出来扩编成为了一支营级编制的后勤保障分队,其总人数约为300人,他们将负责为基地提供几乎所有项目的后勤保障服务,包括但不仅限于饮食和弹药补给,他们配备有两倍与他们编制的各种车辆,其中包括有基础的军用卡车,油罐车,水罐车,83式炊事车等,甚至还配备有专门的野战淋浴车,配置可谓是相当齐全,没当基地的部队要大规模外出执行任务时,他们也要随队出发,为战斗部队提供相应的后勤保障,甚至可以说,他们才是部队实力的最大保障。
但也正因为如此,基地增建了一处重装备工厂,因为原来的基地只拥有一处重装备工厂,产能严重不足,王睿抱着这笔钱迟早要花的心态增设了一处重装备工厂,由于重装备工厂占地过大,丛林基地现在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布置其余的大型建筑,这也就是说,丛林基地的发展潜力几乎被榨干了。
接下来要举行编制授予大会,超过一千名士兵集合在基地的大型车场内,车场早就被清空了,一个临时搭建的平台极其醒目,在这个平台下,一千多个整齐排列的小马扎上整齐的坐着一千多名穿戴整齐的士兵,他们气势雄厚,光是从台上看下去就感觉精神为之一振。
在这次编制授予大会上,王睿亲手给沈钢戴上了中校军衔,并给他更换了相应的级别资历章,将正式的任命文件交到了他的手里,从这一刻开始,沈钢正式成为了装甲二团的团长。
接下来的宣誓中规中矩平平无奇,反而是念稿子环节有点王睿的出乎意料,长达一个小时的感想报告居然全程脱稿,这点王睿不得不服,看得出来沈钢为了今天的准备确实是下了功夫的,就是他这个功夫下的有点不值。
接下来就该轮到综合保障分队的编制授予了,台下虽然有来自综合保障分队的士兵,但是人数来的不多,相较于二团全员到齐来说,他们不到百人的规模在整个车场内显得很不起眼,但是没有人会因此看轻他们,所有人都知道他们所担负的责任,他们的任务性质决定了他们的特殊性,光是现在这一刻,就有超过一百名炊事员在基地的各个地方为他们的下一顿午饭而辛勤操劳,还有的正为他们的武器装备提供保养维护,为他们下午要进行的训练做各项准备,甚至是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分发内衣内裤。
从某种角度上说,他们的危险和辛苦程度一点也不比他们这些人小,如果他们要执行作战任务,后勤的危险也不会比他们这些作战人员小多少。
他们发自内心的尊敬这些在另一个阵线里奋战的战友,他们不会羡慕他们应该享有的待遇,他们不会埋怨这些战友的不足,更不会觉得自己和他们比有什么不一样,这些人是他们的兄弟,是他们永远可靠的兄弟,他们可以放心的将后背交给这些陌生的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