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含冤入罪 - 范阳作画郎 - 农夫渔父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范阳作画郎 >

第3章含冤入罪

一众衙役和行刑人都吓到了,这诗是在说监正吗?

“闭嘴!”

执刑人直接把斧子架在他脖子上喝道。

至少令人没想到的是,监正一字一句分毫不差的念了起来。

“含春吹玉笛。”

“冤来宛如秋。”

“入夜烟火绕。”

“罪责独倚楼。”

他看了看手上的短玉笛,再眺望远处比墙还要高的柳树,嘴角泛起了笑容:“有意思。”

他饶有兴趣的看着场下的徐京墨,一时灵光闪现?还是腹中常有诗书才华?

这四句诗虽然不算优美万分,但不仅结合眼前的情景,还提到了丹炉一事,也算得上对仗工整,把悲愤和无奈的心情都交织在短短的四句诗文中,甚至还牵扯到了他。

“诗做得不错,临死前还来了首藏头诗,含冤入罪……怎么,要翻供?”

监正直起了身子,一双鹰眼锐利如芒,但是嘴角却依然微微上扬。

他轻轻挥手,行刑人自然看懂这个手势,监察官元文都不作声,他们更是不敢有丝毫质疑,收斧后退一气呵成。

白芷,陈马辛和陈香茹都转头看向了他,徐京墨临时作了一首含冤诗,这难道是有什么隐情?

作为从小陪着他长大的家人,他们自然不相信徐京墨有胆量去焚烧丹房。

“大人,头掉了不过碗口大的疤,但是丹房被毁的真相,比我们几个升斗小民的命重要得多。”

不过碗口大的疤……

真是言辞惊人啊!

刚刚四句诗尽显文人墨客作风,现在这句话看似粗鄙却又尽显武人豪迈。

这次就连原本目不斜视的衙役都偷偷看了过来。

“给你一炷香的时间。”监正看了一眼阳光的方位,拿出一块绸缎轻轻的擦拭百玉短笛。

一炷香,按照古代的时间计算,十五分钟起步,最多一个小时。

徐京墨也不知道这香能烧多久,只好抓紧时间:“烦请大人提供当日丹房被毁时,库房之中的丹丸配料,还有我所用的作画工具和两个烧着炭火的铁筒。”

监察官元文看向首座的监正,在后者点头后,立即去吩咐赵队长行动。

监正坐场,没几个人敢怠慢。

“大人,您觉得这杂工能自证清白?”元文压低声音试探性的询问。

“无妨,无论他能否证明这件事跟他的关系,但是上面需要一个罪人,天师问责,何人担当得起。”监正一脸淡然的,就连表情都没有变换分毫。

“那您这是……”元文习惯性皱眉沉思。

监正看了他一眼,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无非就是早晚的事情而已。”

看戏,是为官之人的本份,他不再说话,低头继续擦拭短玉笛。

衙役们一阵忙碌,没多久东西就全部都准备好。

徐京墨第一次解开了身上的镣铐枷锁,稍稍活动了一下手脚,这才拖着伤痛的身躯走到前方地上的木罐旁。

「但愿如我所想,否则……」

他摇摇头,排除杂念,向小姨三人轻轻的点头,而后才向着案桌的方向拱手:“敢问大人,这些东西可是案发当天从天机阁库房里面提取的?”

“自然,案发当天我们就第一时间把药材都检查封存,库房,相关人员更是一个不落的审问了一番,你从库房提取的东西,无论是物品还是重量都一模一样。”监察官元文沉声说道,原本有些黝黑的脸上,此时也异常肃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如果徐京墨是垂死挣扎还好,万一真有冤情,那就意味着数十年来天机阁上下清廉公正的形象破灭。

这件事比丹炉案子本身还要严重,天机阁成立至今,所有犯人都是心服口服,哪怕有人临刑前含冤,也不过是突然怕死,但是案件事实却从未误判。

翻供?这两个字对于天机阁就是笑话。

徐京墨点点头,看向眼前的木罐,在旁边的水桶中洗干净手,简单的甩干铺上了两张绘画的白纸,依次取出木罐中的五颜六色的各种粉末药材。

按照记忆中做过数十次的做法,从木罐中倒出粉末,在刻度称上称量,闻一闻后接着倒在其中右边的米黄色纸上。

黄粉,黑粉,蓝粉,金粉,绿粉,红粉,银粉……

直到最后的白色粉末时,他才颤抖着手停下来,倒在称上凑近鼻子,轻轻一嗅。

“果然如此,呵。”

几分自嘲,几分悲愤。

但徐京墨此刻心情激动,快速的把白色粉末取出一些称好重量。

接下来把全部粉末状的东西都混合在了一起,然后继续重复刚刚的动作,取出各色的粉末,最后在装白色粉末的时候,这次他停了下来,从旁边的绘画工具中,找出了一个小木盒,里面赫然也是白色的粉末。

不顾其他人的眼光,在称好重量后直接倒在左边的米黄色纸上,跟其他的粉末混合在一起。

随手抓起绘画工具中的一把锥子,把两个木罐里面的东西倒掉,双腿夹住锥子,把木罐反扣在锥子上,用力的按压木罐,直到木罐底部扎出一个小孔再涂点膏状物堵住,另外一个木罐也如法炮制。

紧接拿起白纸,把两份混合好的粉末分别倒入木罐之中,封上盖子,一左一右放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