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一章
最先知晓叶嘉沅即将去清城这件事的人,是她的父亲叶伟杭。
叶副局无条件支持女儿为人表率,主动要求去条件最艰苦、任务最艰巨的地方。
反观她母亲元幼蓉就不这么想了。
连她大三去鹅贵山做两个月的暑期实践,都要想办法联合老叶瞒天过海,先斩后奏,回来还被元幼蓉臭骂一顿。
更何况地理位置更偏僻、自然环境更恶劣的清城戈壁滩,且一去就是一年起步。
不过,令叶嘉沅意外的是,元幼蓉现在看开了。
不知道是她自己想通的,还是因为庄柏和吕欣湄的从旁劝说,又或者是她终于意识到女儿已经毕业,走入社会,可以有自己独立的主见,不再是童年时期那个需要她时时刻刻盯紧、呵护的小不点了。
因为观念上的分歧,和彼此都倔强固执不肯服输的性格,叶嘉沅和元幼蓉这对母女,关系一直称不上非常融洽。
从小到大,经常聊着聊着,两个人就吵起来了。
也因此,幼时的叶嘉沅总觉得母亲喜欢庄柏胜过自己,对庄柏都多了几分敌意,小孩子的醋意也不容小觑,她那时有事没事就喜欢撩拨庄柏,找他的茬。
其实幼时的庄柏挺乖巧可爱的,至少在她面前是这样。
两位妈妈关系亲近,有时间会带着孩子一起聚餐,或到彼此家里做客。
小嘉沅看不惯元幼蓉对着小庄柏笑脸相迎,和蔼可亲,却老是板着脸教训自己,她就把这些不满都发泄到了庄柏身上。
小庄柏那时候还会叫她姐姐,跟在她屁股后面跑,说自己妈妈说的,要和她做好朋友。
她半分不领情,还总是捉弄他。
日久天长,两个人才慢慢形成了针锋相对、彼此打压欺负的相处方式。
元幼蓉一度希望女儿能和庄柏走到一起,可她大概怎么也不会想到,他们这对青梅竹马从一开始就走错了方向。且就是因为她的区别对待,才让两个小孩之间生出了最初的嫌隙。
仔细想来,原来一切都有迹可循。
长大后,她渐渐理解了元幼蓉控制欲强的心态。
在叶嘉沅最需要母亲陪伴的幼儿阶段,元幼蓉作为母亲的这个角色一直是缺失的。
彼时的元幼蓉刚跨行广告圈,公司事情太多太杂,她顾不上家庭。叶伟杭既当爸又当妈,照顾女儿的饮食起居,接送女儿上下学。
在小学阶段,叶嘉沅和地勘局里的工程师叔叔阿姨们待在一起的时间,都比和母亲待在一起的时间长。
她和元幼蓉的关系也一直算不上亲厚。
随着她渐渐长大,元幼蓉的公司也日益壮大,在广告业有了一席之地。
人得到什么,相对应的就会失去什么。
元幼蓉将时间和精力奉献给了公司,得到了金钱和地位,得到了业内人人称她一声“元总”,却也错过了陪伴女儿成长的时光。
叶嘉沅从未因此埋怨过她。
如果不是元幼蓉,她住不上大房子,过不上旁人艳羡的衣食无忧的人生。
她深知元幼蓉白手起家创立公司,在男人堆里、在生意场上厮杀搏斗出来的辛苦,但她也真心希望元幼蓉可以早日清醒地想通一点,那就是,错过了就是错过了,那些如水逝去的岁月,已经如晶亮的琥珀冻结在了记忆长河中。
元幼蓉作为母亲在她的童年中的缺失,无论如何都补不回来了。
童年感情的缺憾,是不能通过成年后的利益弥补的。
母亲和女儿过的是不同的人生,即便是十月怀胎辛苦生下她的母亲,也不能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强行插手孩子的人生。
她不能因为自己吃过苦,不想让叶嘉沅去荒郊野外吃苦,就不许她志愿填写自己感兴趣的地质工程专业;不能因为她个人的偏见,就阻拦叶嘉沅好不容易才握到手里的无比珍视的感情。
叶嘉沅曾以为,想让元幼蓉想通这些,需要花上很久很久。
但其实她也有过错,她只想着和母亲的霸道强硬对抗,只想着要坚持自己的选择,无论做什么事,她都因为害怕元幼蓉不同意,害怕发生争吵,而选择先斩后奏的办法。
高考填志愿如此,去鹅贵山实践亦如此。
不过,在和裴长简交谈过后,他让她知道了暂时的隐瞒永远不是上上之策,反而会让情况恶化。
关系紧密、血缘亲厚的人之间,无论发生什么事,坦白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她听从裴长简的建议,不再在启程去清城以后再告诉元幼蓉这件事,而是事先和庄柏、干妈吕欣湄都通过气,然后平心静气地找了个时间和元幼蓉坐下来商量。
出乎她意料的是,元幼蓉破天荒的同意了,只丢下一句,只要她自己不后悔就好。
同样一句话,也被元幼蓉用于对她和裴长简的关系的表态。
-
在戈壁滩的日子的确难熬,能坚持下来实属不易。
怪不得地质界流传一句话:凡是矿产,皆生成于地质异常处。
而地质异常处,也通常是对生存提出极端考验的地方。
地质队深入戈壁勘探路况,那里寸草不生,只有岩石碎屑覆盖,狂风呼啸着蹂.躏万物。
每个人的头上都戴着网眼极细的防尘罩,以免风中卷来的粗砺砂石割脸,若是不戴面罩在大风里行走,不一会儿脸上就都是细小的血痕擦伤。
最苦的是水源稀少,仅能提供人们日常的喝水需要。
当年在鹅贵山里好歹洗澡不是问题,就是麻烦了点,到了戈壁滩上,洗澡成了最奢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