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生长处(二)连结
9月19日,大一新生们正式开课的当天。
果然大学的知识和高中的知识大为不同。
刘若瑜上午在自己的课本上狂记了花了三分之一根笔芯的笔记,拼了命才弄明白今天课上讲的知识。
午饭时她又正巧遇到了姐姐刘可瑾。对方习惯性地端着饭直接坐到了她的对面,还问了她不少和课业有关的事情。
在听到妹妹半天就用了将近半根笔芯后,这位一向面无表情的姐姐似乎有些忍俊不禁,而后又在听到刘若瑜急匆匆的辩解后少有地直接笑出了声。
“喂,笑什么!”
刘若瑜不满地拍拍餐厅的桌子。
“没想到你这种只会制造麻烦的人也会有手忙脚乱的时候。”
刘若瑜收起笑容,留下一句好像是有些调侃意味的话。
“第一天”总是手忙脚乱的,没有人能例外。
下午四点,孟季深在校队群里发出了一条@全体成员的消息。消息内容是要求所有人五点半在第二体育馆集合。
她抱着手机,思忖片刻,又附上了一句:
“今晚集合后不回立马开始训练,刚吃过饭也没关系,但一定要来,不许请假。”
而且,这下她真的该问问那位队长打算什么时候回来了。
昨天晚上,冀云大学的教练向她打来了电话,询问两校十月友谊赛的事宜。她只能以队伍人员不齐而由推脱了这一项在魏淑红的笔记本上被记为“非常重要”的友谊赛。
残缺,成了山河队无法抹除的疮疤……
她感受到了难言的痛心。
仿佛这一切,都是她的责任。
孟季深一个人守在空荡荡的、寂静万分的第二体育馆里,仰头望着高高的天花板,沉默地斟酌了许久。
最后,她终于下定决心,打开了那位乱码队长的聊天窗口。
“都到齐了吧?”
孟季深今天换上了一身和老队员们同款的天蓝色的体育服,半拉着拉链。这身衣服倒衬得她像位老练的教练了。
张初雯主动向前迈出一步,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向孟季深示意。
后者向换衣间迈了几步,摸出挂在脖子上的钥匙,在众人的面前转开了换衣间的门:
“你们的队服到了。长裤式外套体育服每人两套,队服也是每人两套。记得把两件一穿一换交替着,以防有什么特殊情况。”
“队服?!”
陈暮云是最先尖叫出来的那一个。她鱼跃似地一钻,立刻往换衣间冲了过去——左手上还拖着个差点被她掀翻的伍妍。
“她把小妍拖出残影了……”周和畅以一种很微妙的语气担心地开口道。
可刚一说完,在陈暮云之后放箭似的冲过去的大一新生们就从她面前带出了一道风。这次连说话和走路总慢别人几拍的陆思影也拿出了速度来,几乎是向换衣间里撞去的。
前辈们只寻热闹地看着,等换衣间里阵阵塑料袋的刮蹭声渐渐过去后才跟上来。
汪梦如也有两套新队服,她在进门处的小角落里发现了它们,便哼着歌愉悦地拍去塑料袋上若有若无的灰,把它们搂进了怀里。
崭新的、雪亮的,像湖面上天空与白云的倒影似的队服,一件件地在因为拉了几面帘子而有些窄小的换衣间里亮出来了。
它们有和衣柜里那几件衣服完全一样的颜色与款式,只是号码从2到5换成了6到12,也属于了不一样的人。
伍妍曾经只能在梦中幻想她自己手捧属于她的队服的场景。蓝色的数字9印在他手中的队服上,也从这一天起便深深印在了她的人生里。
她和陈暮云都是在人生里第一次拥有这份真切的“归属”。这种感觉……相当奇妙,她拥有了自己的背号。
好漂亮。这件衣服,像在闪闪发光一样。
宋小汶在这时亮出了她和其他队员颜色不同的队服(这是因为自由人在场上可以自由换上换下,不同颜色的队服便于裁判区分自由人的上下场与其他球员的上下场)——这件队服上白下蓝,号码是白色,袖子的白色斜块处还有一抹更醒目亮眼的深青蓝色。
蒋月涵和陆思影将两人各自的队服叠在一起比着大小,忽然聊起了长个子的事情。刘若瑜朝她们偷瞄两眼,挤过去也拿自己的队服凑近比了比。
“都先换上试试大小吧。”
孟季深拉开了手边最近的一张换衣帘,“如果有不合身的就交给我,再找人去修一修。”
“现在换吗?好嘞!”
陈暮云还没往换衣帘里钻就二话不说的掀起灰色短袖要脱下来,张初雯见状一震,两步上去立马把对方的手按下去,连忙扯下她早卷到一半露到了腹部的衣角。
陈暮云疑惑地暼了副队长一眼。
“不是现在换衣服吗?怎么啦?”
她又看了看手里队服的号码,8号。没拿错啊?
“等会儿进去再换啦,不要太开放哦!!”张初雯把陈暮云连连往换衣帘里推,“出来记得放好原来的衣服,别弄丢了。”
……暮云就是这样的啦。伍妍无奈,又觉得有些想笑。但其他人,尤其是陆思影和刘若瑜,就也是那种觉得当场换也无所谓的人。
“一起换衣服啊,我之前也有点介意。不过,高中的体育队里的女生都会这样,好像也习惯了。”
陆思影有感而言,有些内敛地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