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救世主”的悲剧——1966年2月加纳政变
15.“救世主”的悲剧
——1966年2月加纳政变
加纳1957年独立,恩克鲁玛就任第一届政府总理。但恩克鲁玛在执政期间,盲目和强迫推行“非洲社会主义”的激进方针,致使加纳社会混乱,经济陷入困境。1966年2月24日,加纳陆军在伊曼纽尔·科托卡上校指挥下,趁加纳总统克瓦米·恩克鲁玛出国访问之际,发动军事政变,建立了军政府。这是加纳独立后的第一次政变,从此加纳军人集团走上政治舞台。
激进方针带来的隐患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恩克鲁玛积极从事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成为反帝反殖的斗士。1948年就任黄金海岸统一大会党总书记,领导加纳民族独立运动。1957年3月6日,加纳成为黑非洲第一个获得独立的国家,恩克鲁玛就任第一届政府总理。1960年宣布废除英国女王为加纳国家元首,恩克鲁玛任首届总统,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他的个人威望达到了巅峰。恩克鲁玛被大多数加纳人奉若神明,称之为“奥萨格耶福”,意为“救世主”、“解放者”。他独揽国家大权,发号施令,以他的意愿和好恶治理国家,排斥一切不同政见者和镇压反对派,达到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境地。
独立初,加纳是非洲大陆“富裕”的国家之一。1960年,恩克鲁玛开始推进激进的社会经济改革,被称为“非洲社会主义”。企图在短期内改变加纳落后的面貌和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事与愿违,国有化、合作化和大规模的经济发展计划破坏了原有的经济秩序;迎合恩克鲁玛好大喜功的不少荣誉性建设项目耗尽了国库,致使物价飞涨,失业人数剧增,贪污腐化丛生,出现了政局动荡和社会不安。
同时,恩克鲁玛推行的激进改革,也触及传统封建势力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成为他们攻击的目标。于是多次出现暗杀总统未遂事件,在武装部队和治安部队内部出现对总统不满的言行。恩克鲁玛为了加强安全防范,聘用一批外国保镖。在总统府内修建岗楼、暗堡和地下室,成为一个坚固的堡垒。另外,他撤换非嫡系的武装部队和治安部队的高级军官,扩大效忠于他的民兵组织。这在武装部队和治安部队制造了不安的气氛。早在1965年就出现了一个反对恩克鲁玛的秘密组织——“革命委员会”,主要头子是第二旅旅长科托卡上校和第一旅旅长奥克兰上校。鉴于恩克鲁玛在国内外的威望,以及他直接掌握了部分武装力量,他们在等待着时机。
激战总统府
1966年2月21日,恩克鲁玛应邀赴河内对越南进行访问。同时,恩克鲁玛的亲信、执掌加纳武装部队的总参谋长阿菲里将军也前往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出席会议。这使加纳出现了权力真空。“革命委员会”认为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作出了发动政变的决定,以军事演习的名义,将他们所掌握的部队调集到首都阿克拉近郊,包括一支伞兵部队、一支机械化部队和一个步兵营。
2月23日子夜发动政变前,第二旅旅长科托卡上校向部队发表动员演说,指责恩克鲁玛已变成一个任意妄为的独裁者,说他的政府已腐化变质,正在把国家推向灾难的深渊,现已到了结束这一黑暗时代的时候了。随后,政变部队悄悄地进入阿克拉市区,在首都治安部队的配合下,迅速控制了首都。政变部队占领了电台、通讯设施和其它要害部门,并控制了武装部队司令部。然后,以20辆坦克包围了总统府。
清晨的新闻广播时,科托卡上校作为政变的发言人,宣布武装部队革命委员会发动了政变,已接管了政府,解除了恩克鲁玛的总统职务。他向全国人民说:“武装部队在警察的合作下,已接管了加纳政府。围绕恩克鲁玛的神话已经破产,他已被解除总统职务,所有的政府部长也被开除公职。从现在起,执政的人民大会党已被解散,这个党已经是非法的组织。议会也已经解散。”随后,宣布成立了“全国解放委员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并行使政府的职权。任命于1965年被恩克鲁玛解职的前武装部队总参谋长、第一副总理约瑟夫·安克拉中将为解放委员会主席兼武装部队总司令。政变的指挥者科托卡上校担任武装部队核心的陆军司令,掌握了军权。同时开始大规模搜捕政府高中级官员和人民大会党各级领导人,共达500多人,以铲除支持恩克鲁玛的基础。
事实上,科托卡上校在电台宣布已夺取政权时,总统府及其周围的战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各地区的民兵组织表示反对政变,在国外访问的恩克鲁玛宣布要返国镇压“反动派的叛乱”。直到2月23日,政变部队完全占领总统府后,政变才正式宣告结束。这场总统府的血战,双方的伤亡达数百人。
一代英雄陨落
加纳武装部队发动政变时,恩克鲁玛正从仰光抵达北京,转赴河内。当他得知国内发生政变时,中止访越计划,观望国内的变化。几日后,恩克鲁玛接受塞古·杜尔的邀请,于2月28日离开北京,经苏联、南斯拉夫和阿尔及利亚去几内亚,争取国际上的支持。3月2日抵达科纳克里,受到盛大欢迎,后被授予几内亚总统的头衔。恩克鲁玛希望在塞古·杜尔的支持下,返回自己的祖国重新掌握权力。包括塞古·杜尔在内的许多非洲国家领导人对恩克鲁玛表示同情和支持,但他们不可能也无力帮助恩克鲁玛夺回政权。恩克鲁玛无奈地在几内亚定居下来。1972年4月27日,当代非洲的民族英雄病逝于黑海之滨。
加纳军人推翻恩克鲁玛的政变,在非洲大陆引起了反应,达到前所未有的激烈程度。因为这影响到非洲新独立国家的政局及其未来的发展道路。加纳推翻恩克鲁玛的政变,不为大多数非洲舆论所接受,受到大多数非洲国家领导人的反对,没有一个非洲国家立即宣布承认加纳新政权。非洲国家的左派领导人纷纷发表支持恩克鲁玛的声明,谴责加纳的军事政变为亲西方的反动派的行动。直到3月2日,政变一个星期后,才只有利比里亚宣布承认加纳新政权。截至3月12日,在36个非洲独立国家中还只有14个国家承认加纳新政权。这在非洲大陆的政治上是一件罕见的事例。
全盘否定
对恩克鲁玛执政时期的内政外交全盘否定,采取了一系列的转变措施。为了巩固新夺取的政权,宣布要实行两年之久的军事管制,严格禁止一切政党和社会团体的政治活动。为了打击亲恩克鲁玛的力量,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的逮捕,并在政府机构和武装部队中进行了大清洗。在经济方面,全国解放委员会宣布实行经济自由化制度,中止国有化,并将一部分国营公司转变为私营企业,鼓励私人资本的活动;制订吸收外资的法令,完全推翻了恩克鲁玛的“非洲社会主义”的指导方针。改变了恩克鲁玛执政时反西方亲东方的外交路线。军政府宣布恢复同英国因南罗得西亚白人种族主义政权而中断的外交关系,并重新加入英联邦,还表示将改善加纳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点评:
这次政变,不但对加纳的未来带来重大影响,而且也影响到黑非洲的政局。恩克鲁玛是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领袖之一,又是“非洲社会主义”运动的倡导人,他领导着加纳走向共和、走向了独立。可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加纳从此走上和平、稳定、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他过高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刚愎自用,而不是以人民群众的实际为利益出发点,他的激进方针几乎使国民经济陷入绝境。又由于疏忽大意,执掌军政大权的两位要人同时出访,国内出现了权力真空,也为这次政变提供了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