忌循规蹈矩 - 且极尽风流 - 徐风来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且极尽风流 >

忌循规蹈矩

距离颁布增设学部的圣旨不足一个时辰,身在皇宫里的皇太后急忙闻讯赶到议政殿,焦虑的望向两个儿子,语声中难掩愤慨的质问道:“朝廷拨款兴办学堂,国民免费学习五年,耗资巨大,你们就不担心国库虚空?”

季隐之连忙缓和着气氛,平和的道:“母后莫急。”

钟太后如何不急,他们此举太冒险了,心急如焚的道:“你们竟不先与哀家商量。”

季隐之好言宽慰道:“儿臣们就是担心您会太过焦虑,才没有事先商量。”

钟太后不满的道:“你们以为能一直瞒过哀家?”

“岂能瞒着母后,”季隐之温言道:“儿臣们正在商议怎么向您如实解释它的深远意义。”

钟太后盯着在沉思不语的季玄默,道:“此事定是你主张而为,你说说,你到底意欲何为?!”

季玄默面对着焦虑的母后,与她讲‘富强、发达、开明’只会像上次一样碰壁,无法让她消除焦虑,也得不到她的理解,需要讲出她听得进去的理由,道:“母后,您知道每年消耗在各地军队的开支有多少吗?”

钟太后不知道,她只知道全国拥兵约两百万。

季玄默道:“每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二用于养兵。”

钟太后惊道:“军费何以如此庞大?!”

“母后,这是实情。”季隐之耐心的解释道:“父皇开拓的七百万公里的领土要守卫,降服的一千余一百万异国子民要预防发生□□,各地军队在常年操练保持警惕。儿臣们算了一笔账,只用两年的军费就可以兴办起数以百千座学堂,采用普及教育的手段,统一思想教育,令全国的国民同心同德,广治太平,减少各地养兵,达到缩减军费的目的。”

钟太后隐约觉得有理,又觉得此理太过理想。

“缩减军费是兴办学堂的目的之一,兴办学堂是一统天下的方法之一。”季玄默道:“儿臣们铭记父皇遗志,要富国强兵,兼并所有藩属国,实现真正的一统天下。儿臣们也牢记母后的教诲,不采用急功近利、耀武扬威的方式。故循序渐进,任重道远。”

钟太后问道:“你们还将规划什么举措?”

季玄默不将规划提前告知,避免又引起母后的反对,说道:“尚在规划中。”

钟太后立刻识破道:“你们是要隐瞒哀家?等到宣告天下之后再告知哀家?”

季玄默道:“儿臣们着实不愿母后太过于为国事操心担忧。”

钟太后叹道:“哀家如何能不担忧。”

季玄默道:“母后,您已经为帝国尽了您能尽的力。身为皇后,为母则刚的辅佐太子监国;身为皇太后,适可而止的拥戴皇帝亲政。您无需再忧国忧民,该尽心为您自己着想,放松的颐养天年。”

钟太后又叹道:“哀家如何能放松的颐养天年。”

“母后能。”季玄默回归到母后担忧的事情上,道:“母后放心,国库虚空之事不会发生,财部尚书将及早的未雨绸缪,儿臣亦将警惕国库状况,一旦发现入不敷出,会尽快设法充实国库。”

季隐之也说道:“母后大可放心,儿臣们对财部官员的考核要求极为严格,母后担忧的所有事,儿臣们都担忧在母后的担忧之前了。”

季玄默接着说道:“万物生长,锐不可挡;万事兴衰,势不可挡。儿臣们力求平稳的一统天下,在使本国顺应民心、国强民富的同时,逐渐掌控住各藩属国的命脉,削弱各国的国力,必要时出兵,志在兵不血刃的完成兼并。这非一日之功,也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探索,必须完成顺势而为的历程。来日方长,母后不用再担心,请拭目以待。”

钟太后见两个儿子齐心安抚自己,心里稍有宽慰,深知他们终日对国事兢兢业业,近年朝堂之风正直,不忍再出言苛责,只说道:“罢了,罢了。”

兄弟二人松了口气。

这时,季玄默的侍从进殿提醒道:“王上,酉时一刻。”

以免延误与任晶莹的相见,季玄默特意安排一位侍从每日在酉时一刻提醒他。该回王宫了,他说道:“母后,儿臣先告退了。”

钟太后道:“玄默啊,如无要事,今日一同用晚膳。”

季玄默实不相瞒的道:“儿臣已答应了与任晶莹在王宫共用晚膳。”

钟太后和季隐之惊诧的相视了一眼。

季玄默坦言道:“任晶莹暂住在王宫里。”

钟太后和季隐之又相视了一眼,都明白他对任晶莹的情意,可谓是情深义重。仁敬皇太子病薨后,他首先让任晶莹恢复自由的身份,又收留任晶莹在王宫,想必他要正视自己的感情了?他敢于冲破伦理的禁忌?

钟太后问道:“任晶莹知道任国将不可避免的被帝国兼并吗?”

季玄默道:“她终有一日会知道。”

任晶莹并不知道大盛帝国所潜伏的雄心——志在兼并所有藩属国,一统天下。她如天下人一样,以为季玄默当年主张终止帝国征伐,推行怀柔的藩属国政策,使诸多弱小的国家免遭灭亡,是出于崇高的仁义德行。实则,是季玄默察觉到了危机,再一味的侵略,将必失大道,成为天下共敌,诸多弱小国家将破釜沉舟的联合起来一致抵抗。他当时主张停战,主要原因是他深谋远虑的避免帝国陷入内忧外患的局面。

未到戌时,季玄默便回到了王宫,依旧是一眼就看到了在等他的少女。

任晶莹欢快的奔过去相迎,说道:“皇叔,我想到了一种教世人如何学习的办法。”

“嗯?”季玄默专注的倾听。

任晶莹说出自己的观点,道:“在帝都开辟出一座天下最大的藏书阁,把古今百家所有的书都汇聚在此藏书阁里,分门别类的展示,供世人随时前来阅读,对什么学术感兴趣就学习什么书。”

季玄默记住了她的想法,说道:“朝廷已颁布增设学部的新政。”

任晶莹好奇的问:“增设学部?”

在去往藏书阁的途中,季玄默将学部制定的四道政令详实的告诉她。

听罢,任晶莹内心一震,此政策看似普及教育,却是将国民的学识禁锢在了儒学与法学里,教导国民严格尊崇道德礼义与遵守严峻律法,让国民忠诚且以富国强兵为己任,强化统一的思想与意志。

季玄默察觉出她明白了政策背后的深意,她俨然具备了思考事情真实本质的能力。

任晶莹遗憾的道:“世人将一如既往的不知天下存在着璀璨多智的百家学术。”

季玄默道:“大势所趋。”

这四个字竟有些沉重的落压在任晶莹心头,她相信这是他根据当前形势所做的明智决定,便抚开心头的沉重,向他介绍着今日的晚膳,正是她所指的新鲜吃法,道:“皇叔,今日我们吃的是全菇宴。”

只见案上摆着二十余道菜肴,全是各种不同的菇,用不同的烹饪方法。

任晶莹笑道:“我们每日吃不同的食材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