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惊喜与发展规划
五天之后,燕昭然一行人都队伍来到寒山镇附近。
这几天在马车上,燕昭然明显的感觉到阿月的情绪有些不对。
但想到莫语说的伤了脑袋都人会有头晕头痛恶心想吐的感觉,会让自己的情绪稳定。
燕昭然放下手里的比,看向一直望着车窗外的阿月,低声问道:“阿月,身体还不舒服吗?要不要喝点茶?”
燕昭然说着,随手将固定在马车内的茶壶取下,给阿月倒了杯热茶。
阿月接过茶杯,看着温柔的燕昭然微微一笑:“我身体已经没有大碍了,倒是你最近一直忙着写什么,都废寝忘食了!”
燕昭然眼睛微微一亮,笑着将自己写的东西递给阿月,开口道:“我在写关于北寒山未来五年发展规划!”
见阿月接过仔细翻看的时候,燕昭然嘴里还一边解说着:“最为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就是想把北寒山和附近的城池都联系好,大家最少都能吃的上饱饭。”
阿月看着手里的东西,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这上面写了许多东西,什么教育学习,什么百姓种植发展,什么商业发展……
若是真的可以照燕昭然规划这样,五年后的淮州会得到飞速发展。
最为上位者的他,能看到这份计划中的好处,但也看到许多不足。
“这份计划虽然好,但你写的这个成立小学,并不收取任何费用,那你怎么保证小学·运营下去?还有这个,成立商会,让各种商家合作,你怎么确保商会里面的各个人的利益分配?”
听着阿月侃侃而谈关于这份计划的不足,燕昭然眨眨眼睛,开口道:“我也知道这些问题,但这一份只是策划,具体实施方案还要结合实际。”
说完,燕昭然微微一笑:“放心,在做的时候定会及时补充的。”
阿月看着充满活力的燕昭然,嘴角不知觉的上扬。
“行,我信你!”说着这句话说的阿月,脸上带着自己都察觉不到的宠溺。
燕昭然挑眉一笑,掀开马车的帘子,发现已经到寒山镇了。
看着镇上居没几个人,燕昭然眼中闪过一抹疑惑。
随着车队往北寒山走,穿过镇子,里面还是显得空荡。
街上随处可见的瘫在还好好摆着,可摊位上却没了人。
一行人都有些疑惑,刚想着是不是有敌袭的众人,就听到山脚下传来噼里啪啦的鞭炮声。
前面的马车更是停了下来,燕昭然和阿月对视一眼,纷纷走下马车,向前方走去。
随着向前推进,燕昭然逐渐看见那些热闹的场景。
镇上的所有百姓们聚在一座建筑面前,杨放带着王鹰几人一脸笑意的说着什么。
而燕昭然的视线却牢牢定住在哪所建筑上面,严重满是不敢置信。
这,这是现代小楼房,而且还是一所小学!
看着挂着“寒山小学”牌匾的校名,燕昭然简直被这个惊喜高兴坏了。
鞭炮声一停,百姓们也发现归来的燕昭然等人。
一个个扬起笑容,大声喊着燕昭然几人的名字。
杨放几人听到百姓的声音,一眼看到燕昭然,快速的走到燕昭然面前,一脸邀功的开口道:“阿昭,惊不惊喜,意不意外,刺不刺激?”
燕昭然猛吸一口,压抑心中的激动,开口道:“你怎么做到的?”
杨放一脸骄傲的扬了扬眉,开口道:“你不是说想要盖一所和我们家乡那样的小学吗?我在研究种庄稼的时候顺便研究了下水泥,没想到农作物没种好,水泥倒是捣鼓出来了!”
燕昭然笑道:“你可真是厉害了。”
杨放笑了一声:“研究出来以后,王鹰又对此很感兴趣,又帮我完善了些。再和镇上的百姓们说建小学的时候,他们都帮忙了,而且干活特别积极,这不,前几天就完工了。”
燕昭然点点头,笑道:“嗯,辛苦我们的芳芳老师了!”
杨放抿唇一笑,想到了什么,开口道:“对了,你们弄回来的王大壮他们干活可厉害了,勤劳又能干,你等会别忘记发工资给他们!”
燕昭然点点头道:“知道了,等会直接去找紫涵。”
和杨放说了几句,看到紫涵和婉儿,对着两人开口道:“带着镇里的大姐们给车队里的人安排一下住处。”
燕昭然看着听了吩咐转身就去忙的几人,拉着阿月和杨放走到小学的办公室内。
王鹰和莫语霍泽三人也跟着走了进来。
燕昭然坐在椅子上,清咳了一声,开口道:“我们先开个小会,关于如何处理山贼家属和投降人员。”
说着,看向几人,示意几人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了。
莫语眉头微皱,开口道:“现在刚开春,虽说粮食食用不想过年的时候紧缺,可现在增加了不少人口,还是要想办法增加百姓的收益。”
霍泽跟着点点头:“虽说现在山贼都被我们剿灭干净,百姓可以放心的出去做些小本生意,但生活的最要来源还是种地,可是百姓们近年的收成是越来越不好了!”
燕昭然听着两人的话微微点头,开口道:“说得这些我们都清楚,我们不可能靠着剿匪得来的财物生活很久,说到底,还是要教会百姓们如何营生。”
说着,燕昭然看向杨放,开口道:“芳芳,水泥既然已经研究出来了,你剩下的事情就别忙了,专心研究如何在这片种出更多的农作物。”
杨放点点头,开口道:“我知道的,我等会就回去看看各种作物的生长情况。”
燕昭然见大家都只说出了问题,并未说出应对情况,便开口道:“现在寒山镇内本地居民和那些跟着回来的山贼俘虏都混合居住在一起了,少不了会出现矛盾,我们先在镇上成了一个女子组成的解决纠纷的小部门,每个人都可以报名,三天后我们来一次面试。”
“那些不大不小的男孩女孩都分如小学部,和镇民的孩子们一起教育。对了,山长的小学应该会搬下来,到时候让宋启负责,莫语你别忘记通知宋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