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道子飘凌 - 渡魔成圣 - 慕沉歌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渡魔成圣 >

第168章道子飘凌

白衣的圣人循着卦象而来,看到的是一场皇城大火。

他站在城郊的高山之巅,衣摆猎猎飞扬,却见山下皇城刀兵四起,火光冲天,四面城门洞开,有披坚执锐的乱兵闯入王都,将这乾坤彻底颠覆。

乱世多枭雄,地方有人起兵逐鹿,求仙问道也救不了流逝的国运。

王朝永续,不过凡人的妄念罢了。

谢衍居高临下地望向遥远皇城,一切血色与杀戮尽在他的神识笼罩之下,而他的神色漠然无情,并无半点插手的意思,好似仙神自云端,有种不涉红尘的缥缈之气。

他的背后的皇家道观,在漆夜中陷入寂静。道家的香火气息极浓,有人彻夜问道,灵气激荡,却深感悲恸无力。

圣人淡淡一笑,抬眸,看了一眼那写着“白云观”的牌匾,然后随手一拂,那紧闭的观门便轰然洞开,露出幽深的内里。

谢衍抬脚,跨入门槛。

他如一片缥缈的白影,行过这清气缭绕的道观,金刚像陈列在进门两侧,绘着精妙绝伦的壁画,香火气息想要沾染他的衣袂,却又退避三舍。让那手执儒卷的白衣圣贤一路畅行无阻,不多时,便到了三清殿前。

他此次来寻的,便是天道指引的师徒之缘。

此人是天潢贵胄,无意于皇位之争,却又天资极佳,颇具仙缘。他于早年出家清修,在皇家道观做了道士,一边跟随国师修行,一边看顾国运,为当今皇帝祈福、祭祀、延续紫气。

而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气数已尽之国,迟早有一日会覆灭。

他出身道门,为道门之俗世弟子,卦象却显示,他本是儒家圣人的真传大弟子。

而殷无极,本不是天道为他安排的弟子,那写在天命里的缘,不是师徒之缘,更非爱恨纠葛,而是经久的相杀之相。

从今往后,仙魔两别,他与殷别崖迟早兵戈相向,为宿世冤仇。

师与弟子,本该是相互扶持,如今却要动刀兵、起干戈、甚至杀至只余一人,何其可笑?

若是喜欢谁,收谁做弟子,都要天道安排好,他这个圣人,当的与傀儡有什么分别?

殷无极叛门已过去数年,他的情绪依旧不高,旁人只觉圣人心思更加莫测,手段也更雷厉风行,好似剥去了仅剩的一丝感情,彻底成为神坛上的白玉神像。

但是儒宗不可无后继者,圣人不可无弟子,这无益于仙道稳定。

所以道祖上一次与他对弈时,建议他再收几名弟子。有了新人,旧人带来的怅然与憾恨,自然也就淡去了。

道祖提及此事时,是在长清洞府。

谢衍端坐于他的面前,手中执棋,眸间清寒,毫无情绪,但他却是许久未落子。

道祖本以为他不会应,却听见圣人道:“可。”

“我以为你还会固执己见。”道祖开玩笑道:“毕竟你能为他做出违逆天道,私入魔洲之事,于你来说,这已是极不寻常。”

“这是为仙门计。”谢衍微微阖起眸,却仿佛从黑暗里看到那孩子双眸幽幽的火。

青年踏着花,旋身回望,绯唇扬起时,竟是灼灼如三秋之风月,望着他时,眉目间凝着的是缱绻一生的情意。

他笑着唤他:“师尊、师尊。”

而转眼间,那张笑靥便带着极致的憎恨与痛苦,连眼神也仿佛质问。

棋子落在棋盘上,将道祖的黑子杀的片甲不留。

“你的性子这般凌厉,又怎么养的好孩子,上一个,性子那样激烈,你不去纠正,反而护的厉害。”道祖叹息着摇了摇头,抚过长髯,道:“谢小友可有打算?这一回,还要那些名门正派的精英弟子吗?”

说罢,道祖玩笑道:“若是知道圣人要遴选弟子,恐怕这些弟子个个都想叛门了。”

“不要。”谢衍垂目,神色深深,道。

“也是,你如今正在布局,最是不可受仙门影响。倘若未来改革,你总不能把弟子的宗门给革了。”道祖与他相交许久,笑道:“道统、门户、世家、宗族、礼法、教化……你想做之事,太多,也太难,若无人帮衬你,倒是显得寂寞了。”

“我曾想有人帮衬我,于是我教他,做‘为万世开太平’之人。”谢衍微微阖眸,道:“此番收徒,我要为往圣继绝学者,我再也,不会那样教弟子了。”

承载了他所有心血,却又离开他的人,仅一个便够了。

他已懂得,圣人也有无力之事,亦懂得,倾尽所有苦留不住的滋味。

往后,弟子只是弟子。

“……是谁在那里?”三清殿前,长跪着一名身着阴阳游鱼道袍的青年男子,他周身灵气充盈,若雪山之巅,端正肃和。

而他的怀中,是一名气绝的少年,教他悲恸欲绝。

道子问道:“观中有禁制,你是从何而来?”

谢衍轻笑一声,打量着那渐渐直起身的青年,道:“从来处来。”

道子又蹙眉,道:“此夜不平,道观不欢迎外人。”

“国将亡,前朝皇子出家修行的皇家道观,必为新皇所忌,尔有何去向,还是如这少年一般,为国殉死?”

“……”

“风飘凌,南皇第四子,少有仙缘,为国师之俗家弟子。”谢衍缓步走入道观之中,看向三清之像,却半点不跪,神色毫无波澜。他道:“汝可知,出世容易,入世难。”

“何解?”风飘凌紧了紧手中少年冰凉的身躯,道。

“人有生死,王朝亦有存亡。命,从来不是祈求得来,而是双手去争,若是祈求天道便得国运昌隆万万年,那凡人不必治国,皆去求道好了。”谢衍冷笑一声,道:“不问苍生问鬼神,该是你一名皇子所作所为?”

“你若要看穿这兴亡之道,剥了你的道袍,走进田间地里,见旱灾之下,穗中几颗粟,见战乱之中,人为何易子而食,水患背后,有多少蛀虫食空饷,教人背井离乡,颠沛流离。”

“道解不了你的困惑,我能。”

“敢问阁下之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