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天 - 通天霸天干西 - 天地七步皇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通天霸天干西 >

洞天

关于因果报应,我们听得最多的便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耳熟能详。

“善恶到头终有报,从来因果不用忙”,因果报应,不论你是否相信,它都一直存在。佛门里有句话:假使千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自己造下的因、结下的恶缘,如果当时没有受报,它是随着不会生命的流转轮回而消失的,反而随业流转,直到缘分具足、果报现前。

图片

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命运在自己手里,我们种下什么因,日后结什么果。因果报应真实不虚、丝毫不爽,它不会偏袒谁,也不会饶恕谁。佛法就是因果,但因果不是佛陀发明的,因果是客观世界本来就存在的客观规律,佛陀是发现这一规律的伟大觉者。当我们明白了因果,也就懂得如何去改变命运。

佛门里有句话: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敬畏因果,故而救苦救难、广种善因,但是我们这些凡夫往往愚痴,不相信因果报应,挣扎在虚妄的钱权名利里,不惜造恶业,待恶果现前才知忏悔,这时你就是抱佛的大腿也是无用的。因为佛菩萨的神通也抵不过众生的因果业力。自己的因果需要自己了,自己的债务需要自己还,没有谁能够替代你。

图片

有人说,既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为何我看到许多的大善人,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坏事,却总是没有好报,生活贫困,被命运牢牢地锁住喉咙?而那些作恶多端的坏人却逍遥法外,过得自在,没有得到恶报、遭到惩罚?这难道不是违背因果报应吗?

当然不是。在佛教里,因果不是我们眼下所看到的一个短暂的片段,因果是通三世的,它是非常复杂的,更不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看到的,我们没有开悟,并不能洞彻三世因果,是我们望尘莫及的。而世人往往以眼下的所见妄论因果,这是偏执的、狭隘的。

图片

因果通三世,过去、今生、来世。佛门里关于因果命运有这么一首偈子:预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前世因,今生果;今世因,来生果。如是因,如是果。今生受享福报,那是前世积下的阴德;今生遭受恶果,那是前世恶因,今生恶业的现象,它与今生的因果无关。但是你今生的业力也决定着来生的命运。今生积德,来世享福;反之,今生造业,来世遭报。

就如那首《三世因果》歌词里所唱的:常见善人得善果,今生福报多;常见恶人遭恶果,今生恶报多。常见善人遭善果,前世罪业多;常见恶人得善果,前世积德多。我们看到眼前的善人没有得到好报,那可能是因为他前世所造的恶业,今生感召恶果。

而他今生所行的善、种下的善因,待到未来或者来世因缘成熟,自然感召善果。而眼下所谓的恶人,我们看到他没有遭到恶报,往往是因为他前世种下过善因,今生感召善果,但今生所造的恶业,待因缘具足,也必会感召到恶果。

图片

“眼见不一定为实”,在佛门里,主要将因果报应分为四种。现世报、来生报、多生报和不定报。报应因因缘变化而会呈现出早晚,但一定不会缺席。它会以种种方式如约而至。因此,佛教劝大家止恶行善,避免遭受恶果,就如那句话所说:行善之人,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作恶之人,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佛陀的生母摩耶夫人,在生下佛陀的第七天便离世往生忉利天宫了,在世人看来,摩耶夫人呈现出了短命这样的一个现象,会认为是不幸的,是没有福报的。但其实不是这样的,娑婆世界众苦充满,摩耶夫人正是因为人间的尘缘债务全部还完、了尽,故而往生忉利天享福去了,是具有大福报的人。

前世的恶因,唯有去承担、忏悔、消业,吃尽该吃的苦,福才会来。不要去质疑因果的真实性,各人自有自己的因缘和因果,“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莫疑因果无人见,但看眼前受福人。三宝门中福好修,一文喜舍万文手收;今生做人好修行,来世修得如来佛

有一句佛号是众所周知的,即使非佛弟子,也会对这句佛号略有耳闻。只要说到佛教,那就想到“南无阿弥陀佛”。很多人每天都会念诵这句佛号,但却不明白这句佛号代表着哪些含义?没个字有代表着什么?念完之后我们又能得到什么?

注音:南(na)无(mo)阿(a)弥(mi)陀(tuo)佛(fo)

“南无”是皈依、顶礼的意思;“阿弥陀”是指有无量功德的觉悟者,也就是释迦牟尼佛,所以叫“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聚集了无量无边的福报功德,众生称念,即可获得无量功德,可消除无边的罪业。

世界上最珍贵的一句话,

请您终生牢记,那就是:

南(na)无(mo)阿(a)弥(mi)陀(tuo)佛(fo)。

人活着必须做事情,

做事情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放下,

为人民服务,为众生服务,

做就做了,做了放下,

做一件事,放下一件,

做万件事,放下万件,

毫无牵挂,做而无做。

人活着必须说话,

话多不如话少,

话少不如话好,

话好不如念佛,

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

一心不乱,至诚恳切,

念完放下,念而无念。

人活着的最终目的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净土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成佛,成佛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成佛,让更多的人具有最最清净单纯的心和无染污的智慧。

图片

念佛就像我们的饮食不能离开主食,

念佛就是我们呼吸的价值和意义,

感恩生活,给了我们一切,

感恩佛陀,赠予我们佛号。

站也阿弥陀佛,

坐也阿弥陀佛,

走也阿弥陀佛,

睡也阿弥陀佛。

看见小草,阿弥陀佛,

看见绿叶,阿弥陀佛,

看见小鸟,阿弥陀佛,

眼见一切,阿弥陀佛。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