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激发老刘的善心 - 逆天狂少 - 雷少爷的剑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逆天狂少 >

第一百四十一章激发老刘的善心

一路说着聊着,就来到了四村小学的附近。

这里的会议室不仅仅是四村村长的会议室,也是招待贵宾的地方。

学校看门的大爷见是杨帆,热情的出来迎接,说道:“杨总,您怎么来了?”

“大爷,我带两个朋友来观察山路,这不是准备修路吗,就走到这了,想到会议室歇歇脚聊聊天,这午饭也没地方吃,麻烦您跟校长说一下,多准备出三个人的饭菜。”

“好嘞好嘞。”

杨帆可是他们隆息谷的大福星,看门的大爷自然不会反驳,而且,关于杨帆要做什么,在村里是一路绿灯。

大爷急忙从腰里拿出钥匙说道:“这里会议室的钥匙,你们先去,我马上去通知校长。”

来到会议室,杨帆打开了风扇,没多久,校长带着杨蓉拎着壶走了进来。

说是校长,其实也没什么可骄傲的,毕竟这个学校,除了校长就只有两个老师,而校长也得代课。

“杨总,几位贵客,来来来先喝点水在聊。”

校长说着,杨蓉将碗摆在了桌子上,校长一边倒水一边说:“几位别介意啊,我们这里条件艰苦,水有点热,凉凉再喝。”

包工头看到校长的热情,急忙站起身说道:“没那么矫情,都是农村出来的,都好不到哪去。”

“这可不,往上数几辈,谁家还不是农民啊。”甘雄也跟着说道。

校长干笑了几声说道:“那个,你们聊,杨总,我让杨蓉留下来帮你,有什么事您说一声,我去厨房给你们做饭。”

“行。”

校长又跟甘雄和老刘打了个招呼才离开,杨帆感慨的说道:“这恐怕是第一个又做饭又代课的校长了。”

“他是校长啊?”老刘吃惊的问。

杨帆点头说:“是的。”

“这样的校长还真是第一次见。”

杨蓉解释道:“校长是本地居民,姓马,四个村就出他一个文凭最高的人,早先也是师范学院毕业的,在城里教了十几年的书,本来可以在城里生活,好像是感情出现了问题,就回到家乡支教了,这一做又是十几年,校长也只是挂着一个头衔,他从来没把自己当校长,倒像是一个老管家,都五十多了,也没成家,他把这里的学生都当成他自己的孩子一样。”

杨蓉的一番话,触动了几个人的心,杨帆且不说了,甘雄跟这个包工头都是低学历。

小时候不是因为学习不好而辍学,只是因为家里穷,上不起学,兄弟姐妹也多,不得不出来打拼,所以他们对老师都是很尊敬的。

“我突然想起了自己小时候那会,上小学的时候,我学习还挺不错的呢。”

老刘突然回忆了起来:“我到现在还记得,那时候上学的路上,来回得走一个小时,这里条件这么艰苦,抛开进村的路不说,就是从前村到学校,也得有三公里了,而且这山路还那么难走,真是难为这些孩子了。”

“杨总,你肯在这里修路,真是功德无量啊。”

“我哪有这样的本事,我就是一个执行者而已。”杨帆说。

“罢了,执行者也好,捐款者也罢,这趟活,我就不赚钱了,我争取在最大的程度上,帮你把这里的路修好,当然了,还是那句话,我带来的这些工友的工钱还是不能少。”

杨帆听闻,心中一喜说道:“那肯定不能少,而且我都是现钱,不会拖欠农民工一毛钱的。”

“不过刘师傅,你要这么说的话,预算大概得多少钱?”

“居民区的内部路可以简单一点,路面薄一点也没关系,争取把山路修出十二三公里,毕竟这里外人来的少,通车也少,料其实都是可以减一些的,只是步行或者小型的代步工具,对路面造成的压力并不大。把没有必要的路段给掐掉,以我的经验,七千万的预算,应该能做到。”

原本只是八公里,现在能扩到十二三公里,杨帆心里自然高兴,他也没想到,校长的热情跟杨蓉的一番话居然触动了这个老刘的善心。

他这一趟工程接下来,正常来说绝对是有几百万的利润的。

而且以工期来看,资金到位的话,全部铺好至少也得三个月以上。

只要路给解决了,房屋杨帆倒是不愁,因为这里的房子都是老百姓自建的,他们都是自己买砖自己盖。

大多数还都是红砖墙,无非就是到时候买白漆,老乡们自己动手刷一遍,整个外观就不一样了,剩下的三千万杨帆觉得差不多能把房屋跟学校给翻新一遍。

而甘雄得知杨帆的计划之后,也很惊讶,他心里盘算了一下,这捐款最起码也得上亿了。

以他个人来说,全部身家也就几千万,可是杨帆的背景居然深到这种程度,就是一个捐款就达到一个亿了,不得不让甘雄正视他对杨帆的态度。

正如赵沙所说,拉拢好杨帆对他转型来说或许是一个助力。

中午吃过饭,甘雄跟杨帆打了个招呼就先回去了。

毕竟他东海还有事情要处理,一直呆在这儿也不是个事,既然建筑队已经给杨帆找到了,而且老刘也的确做的非常厚道了,自己的那一份利润也撇开了,他继续留下来的意义不大。

当然,对杨帆来说,他又欠了一个大人情。

下午,老菊开着车带着杨帆跟老刘去了兴丰市,找了沙场和水泥厂以及其他的物料场。

值得庆幸的是,兴丰市虽然科技商业不发达,但是厂子有不少,在老刘的比较跟划价之后,跟三家不同的厂子谈好了订料,并且厂子也负责运输。

因为需求量大,而且杨帆的钱给的及时,厂家也乐意跟这样的人合作,最起码不拖欠货款,即便少赚一点那也比催债要强很多。

当然,这些料不是一次性发完,而是分批次,每次结每一次的账。

有了具体的价钱,老刘再次估算了造价之后,居民区内部路一公里的物料造价居然在二百万左右,比之前省下将近一百万,而山路的一公里造价也减缩不到五百五十万。

当然这也对亏了兴丰市本地厂子多,物料便宜很多,又省下了运输费,而东海大多数都是从外面运输过去的,两地的差异比较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