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章群英会
这天上午,从涟水城来了郑家军的一辆卡车和五辆马车到陈家港拖盐。
这些郑家军并不知道原来守卫陈家港一个连的郑家军已经成了关雄的队伍。
一听说来的卡车并不是关雄派来的,而是郑家军,索云善高兴得不得了:
“卡车这玩意可是宝贝呀,竟然有人送上门来,太好了!有多少人?”
“卡车上十个兵,每辆马车两个兵。”士兵答道。
“通讯员,快去集合队伍,悄悄地!”索云善命令道。
突然传来枪声。
“立即战斗,夺去卡车!跟我上!”索云善拔出枪命令道,同时带头冲出去。
一阵激战,郑家军士兵死的死、伤的伤,剩下一半赶紧举手投降,汽车兵也被打死了。
所幸,卡车没有严重损坏。
索云善负了重伤,他手下的兵也死伤十几个。
因为没有人会开车,索云善只好派两个通讯兵快马加鞭赶到独立旅。
……
关雄的独立旅已经发展到近六千多。住在老百姓家里的士兵,经常和房主发生矛盾,甚至发生士兵欺负民女的事件。
正在积极准备进攻涟水城的关雄和李铜,接到通讯兵从陈家港带来的消息兴奋不已。
李铜原本是执行了国民党的命令,担任北伐先锋旅的特派员。他的任务是协助并且监督关雄。
经过这些天的接触,李铜的心中已经对关雄充满着钦佩和崇敬。
李铜觉得,关雄指挥作战的经验和能力,是他在军校里和书本上学不到的。
他们当机立断,决定提前部署对守卫涟水城一个团郑家军进行“北伐”——其实,根据位置是“南伐”。
李得钢开着吉普车,带上田中茂和独立旅的军医,赴陈家港抢救伤员。等伤员好了,直接到涟水城救治伤员。
另外三个汽车兵轮换着开两辆卡车,带上一个连兵力去陈家港。
到达陈家港后,那一个连的兵力留在陈家港,防止涟水城的郑家军前去报复。
连同缴获的那辆,一共三辆卡车,一起装上盐拉回海州,卸车后归队待命。
李得钢等四个汽车兵出发后,关雄和和李铜将制定好的作战方案做了一些调整,然后,召集连以上军官及县政府的官员下达作战命令:
“三团作为预备队留守海州,随时准备支援我们攻克涟水城。
一团和二团分左右两路向涟水城进发。
左路一团沿途遇到的五条河都不宽,各个渡口已经准备好船桥。
本旅长和参谋部、警卫营一连随一团,二连和三连随二团,两团保持电台联络。
右路二团走海沭大道,已经准备好了二十辆马车运输物资。运输队由杜主任负责指挥,在二团中间行进。
骑兵排随二团行动。一团和三团长官的坐骑一律调配给二团。
副旅长、特派员和副官部、警卫营二连和三连随二团,
两天后,部队出发,夜晚行军,天亮前找树林地带警戒休息。
离涟水城三十里后不再休息,不管白天黑夜继续前进,务必于出发后三日内抵达目的地,然后,立即包围涟水城。
大家明白了没有?”
“明白!”军官们一起答道。
“好!”关雄道,“下面由特派员給我们分析一下敌情和作战方案!”
“好!”李铜手里拿着指挥棒道,“根据多次对涟水城的内外侦察,我们可以确定:
涟水城是名副其实的水城,城里被湖水分割成五大块,有桥梁或者栈道连接,四周都是水。
湖水中,东西南北有四条大约一丈宽的路,通向四个城门口。四条通道的长度不等,最长的在半里路左右,城门两边是民房。
这样的距离和城门口状况,使我军火力很难发挥有效的打击。
即使城门被摧毁,我军在狭长的通道上发起攻击,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能否取胜,还要画一个巨大的问号。
不过,城里只有郑家军的一个团,官兵一千左右。
我们两个团四千多人,是敌军人数的足足四倍,在战力上,处于绝对的优势。
我们抵达涟水城后,一团从东、北两面,二团从西、南两面设置完成包围,专等敌人突围,给予迎头痛击。
完成包围后,立即挖战壕,每个连挖一道。战士们在里边吃饭。
晚上,战壕上盖上帆布,在里边睡觉。战壕两端留哨兵。
营和团搭建指挥所和卫生所。附近的民房,由各连的炊事班驻扎,每个班驻扎一户。
记住,没有命令,不准轻易发动进攻!我们只需坚守岗位、守株待兔!”
“好!”有人欢呼道。
接着,杜新讲话:“各位长官好!快要夏收了,我们只要把郑家军围在涟水城,要不了十天,他们就会饿得受不了,只有乖乖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