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走出低谷 - 海西侯后裔 - 李正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海西侯后裔 >

第6章走出低谷

为了摆脱父母的唠叨不休,也是为了能够冷静地思考一下自己对武胜男的激情,李小龙决定再一次离家出走。

以前做和尚时,李小龙经常出去化缘,去过一百里路开外的海边古镇陈家港。

那是个比较富裕的地方,他还结识了那儿的几个和尚。

李小龙先是借住在和尚庙里,白天到盐滩帮助盐工晒盐,等有了钱,便在街面上租一间屋,做起了鱼虾蟹贝买卖。

海边最多的鱼是沙光鱼,海水流到沟河池塘里,便会大量繁殖。沙光鱼味道极其鲜美,是海边人的日常主菜。

一有闲暇,李小龙就到海边钓沙光鱼。他开始用单钩,这个和淡水河里垂钓差不多,半天能钓二、三斤。

后来,李小龙做了抬钩,就是一根长线上挂几十把鱼钩,每把鱼钩相距五六寸左右,长线的两端连着两根长竹竿,下钩后一袋烟工夫就收钩,长线上便挂着一排沙光鱼。

沙光鱼最大的也就一尺长左右。可是有一天,李小龙的抬钩上竟然挂着一条三尺多长的大家伙。

李小龙高兴极了,可是走到跟前却傻了眼——这哪里是鱼呀?它竟长着一张人脸。

“妖怪!”李小龙吓得赶紧把抬钩丢回河里,失魂落魄似的跑回去,好几天都不敢去海边。

邻居取笑道:“那叫刺鳐,又叫人脸鱼。要是遇到鬼脸鱼,那还不吓死你呀!”

听了邻居们的话,李小龙恐惧的内心才慢慢平静下来。

这天夜里,李小龙梦见了那条刺鳐变成了美丽的姑娘,并且和自己情投意合、相濡以沫。

从美梦中醒来,李小龙再也睡不着了。他立刻起床,搋了一盆面,摊了煎饼。

吃了早饭,李小龙带上余下的一半煎饼和一壶水,骑着那辆旧自行车,冒着嗖嗖的海风回到自己昨天钓鱼的地方。

抬钩的竹竿子竟然还漂着呢!李小龙壮着胆下水捞起抬钩杆子,发现那条刺鳐还被钩着。

李小龙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原来海里的妖怪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呀!既然它叫美人鱼,那一定是美人变的。我还是赶紧把它放掉算了。”

突然,李小龙感觉到两眼皮跳了起来,心中疑惑:“俗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我怎么两只眼都跳呢?难道有什么大事情要发生?”

想到这里,李小龙急忙扔下抬钩杆子回到岸上。

一阵强风袭来,把李小龙支在海堤上的自行车给吹倒了。

空中乌云翻滚,海风越刮越大,空气中充满着咸涩的味道。

“呼……哗……”风浪声一阵紧似一阵地传过来。

海边到处都是沼泽地和沟河,只有海堤上可以走人行车。

李小龙急忙穿上鞋,爬上海堤扶起自行车,可刚骑上去就被海风吹倒了。

因为刚刚学会骑车,技术还不行,李小龙不得不推着自行车往回走。

海风急剧地变疾变凉,汹涌的海浪席卷着海滩。

李小龙举目望去,没见一个捕鱼的人,也看不到一只渔船。

想起当地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海上无风三尺浪,李小龙这才明白,那些渔民为啥不敢冒着大风出海。

别说打鱼,只是看着海里的巨浪,就吓得李小龙两腿发软。

突然,李小龙听到风浪声中似乎夹杂着女人的哭叫声。他以为自己遇到了鬼,浑身颤抖着挪不动双脚。

愣了一会儿,李小龙慢慢缓过神来。他调头望去,发现一只舢板被海浪冲上岸。

舢板,是大船的交通工具。遇到水浅大船无法靠岸时,船民用它来登岸。

渔民捕鱼也经常用舢板。

舢板体积小、木板厚,即使遇到大风大浪也不容易翻,舱里灌满了水也不会沉。

“这舢板值不少钱呢!”李小龙心中窃喜道,当即放倒自行车,转身跑下海堤,向着目标奔去。

目标越来越近,女子的哭叫声也越来越清晰。

忽然,李小龙想起关于水鬼的传说——水鬼会变出各种东西引诱人。

想到这里,李小龙不禁放慢脚步,战战兢兢地走近舢板。

舢板的半舱血水里,坐着一个美丽女子,怀里抱着小被子裹着的婴儿。

女子一只手搂着婴儿,另一只手艰难地把握着一只黑窑碗,把舱里的血水往外舀。

每一次,她只能舀起小半碗水,然后喘息一会儿,再舀。

“天哪,”李小龙惊叹道,“你、你是美人鱼还、还是鬼脸鱼变、变的啊?我刚、刚才正要把那条鱼放、放掉,我、我回头就去放!”说完转身就走。

坐在舢板里的女子见来了人,惊喜地叫道:“大哥请不要走,我不是鱼,我是人。您行行好,救救我们母子吧!”

看着满脸泪水的女子,李小龙想:“鬼应该是凶神恶煞的样子,不应该这样美丽柔弱的。”

于是,李小龙把自己的水壶递过去道:“你先喝点水!”

女子接过水壶,自己喝了几口,再喝一口含在嘴里,然后再喂到婴儿的嘴里。

喝了水,女子情绪稳定了一点:“大哥,你先把孩子抱着,我已经没有什么力气了。听大人说,小孩生下来要先喝点水。他哭,你就喂点水。”

李小龙弯下腰,战战兢兢地从女子怀里接过婴儿。他感觉到婴儿软软的,就像一块没有骨头的肉。

女子声音虚弱地问:“大哥,这儿是什么地方呀?”

“陈家港。你是哪里人?父母是干什么的?怎么坐在这舢板里呢?”李小龙连珠炮似地问道。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