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墙倒众人推 - 海西侯后裔 - 李正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海西侯后裔 >

第4章墙倒众人推

说,“穷光蛋”一点不算夸张。其实,那时对李家人来说,比一贫如洗更加可怕的事情,却是从此债主盈门。

最让李家人尴尬的债主,是李小龙的娃娃亲家。亲家由于倾囊而出的投资本利无归,一怒之下退了亲。

毁约退亲,如果不是发生在李家破财之时,应该是李小龙求之不得的事情。

而此时此刻,李小龙感受到的是奇耻大辱,仿佛是遭到了落井下石和趁火打劫。

不过,李小龙最为后悔莫及的,是自己的贪心不足:“赚了那么多的钱,足够一家人坐享其成二三十年,我为什么不能见好就收?”

李小龙不由想起一家人之前所过的紧紧巴巴的日子,尤其是在自己生病时,得到父亲从凤凰城带回一袋饼干。

而那袋饼干,他舍不得自己一个人一下子吃掉,而是和李大虎一人一天吃一块。

现在,遭受如此劫难,连以前那样的清贫日子都过不上了,李小龙简直连肠子都悔青了,精神接近崩溃的边缘。

……

望着窗外的雪花,李小龙想起那天早上席彩虹吟雪中梅花的诗,便写下《一剪梅》:

“雪舞飞花落阶台,不似春时,且将心埋。

红残雪尽梅花开,苦盼春来,两小无猜。

水酒只将花木栽,那个傻瓜,不解情怀。

新春应有好诗词?玉树琼枝,挺拔身材。”

写好之后,他细心地将其装裱起来,再卷起来放进衣袖里,然后撑起雨伞向街西头管大宝家走去。

不一会,李小龙来到管大宝家。因为下雪,管大宝并没有出门。

李小龙一边展开他的《一剪梅》一边说:“要过年了,也没有好东西送你们,只好写首诗词。”

见席彩虹神采奕奕地吟诵起来,尤其是听到“那个傻瓜”,管大宝以为李小龙是嘲笑自己,怒火中烧、忍无可忍。

因为李小龙兄弟俩遇劫匪的事情,河口街已经传得沸沸扬扬,管大宝已经没有什么顾忌的了。他从席彩虹手中夺过《一剪梅》,一边撕一边吼道:

“什么意思?欺负老子不识字吗?说要过年了,为什么不用红纸写对联送来?竟然送白纸来!这分明是诅咒我家!”

撕完后,管大宝气呼呼地拿起李小龙收粮食用的大称杆子和秤砣,把它们扔到院子外面去。

“亲妈么……”席彩虹痛哭起来,捂着脸跑进房里。

李小龙看着席彩虹痛苦不堪的样子,想跟进屋去安慰她几句,可是看到管大宝气势汹汹地瞪着自己,害怕事情闹大不堪设想,只好灰溜溜地离开。

……

幸好,李家虽然遭遇不测、债主盈门,但名门望族和书香门第的威名依然存在。

临近春节,二郎神庙老和尚慕名而来,请李章南写对联。

李章南还在搜肠刮肚地构思、推敲,李小龙已经把写好的对联呈了上来——清风无语扫尘土,明月伴禅驱阴霾。

老和尚十分欣喜,当即为李小龙佩戴的玉佛开光。

大概是上天仁慈,一蹶不振的李小龙仿佛醍醐灌顶,决心抛弃俗事的羁绊。

他毅然决然地剪掉了自己的辫子,发誓终身不娶,追随老和尚而去。

四年之后,李小龙二十四岁那年,一场海啸把他聊以寄生的和尚庙夷为废墟。

老和尚因年老力衰被海水卷走,其他和尚各奔东西。

无处可去的李小龙只能回到久别的家。一家人自然是喜极而泣。

不曾想,嫂子武胜男听了李小龙的遭遇后,对他顿生仰慕、怜爱之心。

对嫂子的甜言蜜语和眉来眼去,李小龙自然是心领神会。他那被压抑已久的情感,似乎顷刻间重新升腾起来。

武胜男小时候喜欢跟着她哥哥上私塾,因此认得不少字,并且十分喜欢读书。

十七岁那年,武胜男听媒人说,对方是私塾先生的儿子,识文断字又通情达理,便心中大喜。

完婚那天,如出水芙蓉般清秀的武胜男终于见到了相貌堂堂的李大虎,心里乐滋滋的。

然而,婚后不久,武胜男便发现李大虎并非媒人说的那样才貌双全,不仅大字不识几个,还十分散漫无聊,尤其是跟李小龙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可是那时候,李小龙整天为生意奔波,对武胜男的花容月貌似乎熟视无睹。

夜深人静的时候,李小龙偶尔会想起武胜男,但因为她是自己的嫂子,他只能以伦理道德来驱散自己的念想。

婚后八年里,武胜男先后生了三个儿子,确实是应了“儿多老母苦”的老话。她整天忙得腰酸背痛、晕头转向,晚上都累得摸不着床边。

尤其让武胜男厌烦的是,李大虎晚上几杯酒下肚,总是不管她是否愿意,都会胡搅蛮缠。

自从李小龙从庙里回家,武胜男越来越觉得和他说话很投缘,特别是他的书生意气让她心动不已。

一来二去,叔嫂间相处得非同一般。

李章南两口子看到他们这样瓜田李下的,担心外人知道了会说三道四,便在离老宅子两里路的西街头为李大虎租了一个旧宅子。

出宅子的前一天,武胜男说她十分喜欢李小龙画的《水巷》,画上有他的正楷字题诗:

水巷通幽柳翠微,

孤舟载酒雨相随。

渔姑轻唱嘎然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