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回聪明反被聪明误真诚自有真诚追 - 海西侯后裔 - 李正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海西侯后裔 >

第130回聪明反被聪明误真诚自有真诚追

一九二七年四月初,北伐先锋旅在驰援徐州的作战中,队伍损失惨重,但没有达到上级下达的目标,被转为海州税警总团,负责筹集军费。

关雄再一次去函武汉市府,请求在武汉军校参加集训的八位部下归队。

四月二十五日,关雄的请求函件被转到了武汉军校校长室。不过,请求函上有武汉市府的批示——同意暂回四人。

此时,武汉军校内不同党派经常爆发冲突,处于“干柴烈火”的状况。

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吵之后,左派占了上风。武汉方面得到军校的情况汇报后,指示军校支持学员游行示威的革命行动,并且要保证杜鑫磊等人的安全。

有了左派要员的支持,加上对右派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仇恨,杜鑫磊不顾瞿春秋等人的反对和劝阻,积极发动对右派势力的声讨和斗争,继续组织游行示威活动。

瞿春秋正在为军校的状况,尤其是师生的安全而忧心忡忡,得到了关雄函件欣喜若狂:“真是及时雨啊!只要杜鑫磊离开军校,一定可解燃眉之急!”

由于武山峰已死,“沈招银”在疗伤,瞿春秋认为,在六个人中确定四个人,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于是,他首先找到了杜鑫磊。

“谢谢关长官和瞿校长的一片好意,杜鑫磊心领了!让其他人先回去吧!等这一期训练班结业了,我一定回到老长官身边效犬马之劳!”杜鑫磊婉言拒绝回部队。

然后,瞿春秋又找罗小花传达了关雄的意见。

“沈教官还在医院里,我怎么能抛下自己的丈夫?要走,必须等到他伤好了才行。”罗小花说。

瞿春秋原来以为这六个人会争着回部队,没想到前两个就让他吃了“闭门羹”。于是他把余下的四个人一起召集起来。

自从武山峰被毒蛇咬死之后,李德锡的抑郁症好了大半,他终于生活在没有人误解他的环境里了。

对于饱经风霜的李德锡来说,眼下的军校生活,是他连做梦都想不到的,他怎么能够轻易放弃呢?

何况,他已经领教过军队里的勾心斗角和人心险恶——他和郑天贵可是差一点就丢了性命啊!

因为李德钢还躺在医院里,郑天贵自然就更不愿意回部队。

只有胡五湖和包永富愿意回去。

心灰意冷的瞿春秋,只好征求“沈招银”——李德钢的意见。

“校长,这可是真正的‘及时雨’啊!如果我们几个人归队,既解了关旅长的燃眉之急,又解了军校的后顾之忧。

我这点伤不算什么,路上有人照顾我,一点问题没有!”李德钢兴奋道。

李德钢的回应又是出乎瞿春秋的意料之外。他想,既然“沈招银”坚持要回部队,那就再做做罗小花的工作吧!

听说李德钢要回去,罗小花自然同意。她又劝杜鑫磊一起回部队,可是,整整劝了一夜,杜鑫磊仍然不为所动。

常玉丽帮助买好了四个人去南京的船票,并且联系好了南京到海州的四张火车票。

胡五湖和包永富登上了军校为他们送行的卡车。

杜鑫磊把罗小花送到了卡车旁边。

“沈教官呢?不是说他也回去的吗?”杜鑫磊问。

“刚才常秘书说,汽车开到医院门口再带上他。”胡五湖答道。

“这沈教官也真是的,等伤好了再回去多好!唉……我们一起来的,现在你们都走了,留下我一个人孤军奋战了。”杜鑫磊感伤道。

听了这话,又见到杜鑫磊泪眼汪汪的样子,罗小花心中咯噔一下难过起来。

就在胡五湖和包永富伸出手拉她上车的时候,杜鑫磊勇于为革命赴汤蹈火的执著精神,深深地感动了罗小花。

“请你转告校长,我不回去了!”罗小花对常玉丽说道。

常玉丽登上卡车驾驶室,对瞿春秋说:“刚才罗小花突然说不回去了。”

“那就随她吧!开车!”瞿春秋生气道。

“那怎么行?没有罗小花的照顾和保护,沈教官是不安全的。那个包永富就是开枪打伤沈教官的人啊!”常玉丽道。

“是啊!这个罗小花怎么能说变就变呢?”瞿春秋怒道。

“我也没想到她会这样。我们是不是再回去劝劝她?”常玉丽问。

“没有用的。顺其自然吧!我们管不了那么多了。”瞿春秋道。

“一个军人,怎么可以不服从命令呢?”常玉丽问。

“杜主任有大员的‘护身符’。不过,怕就怕他一意孤行,到时候连‘护身符’都保护不了他。唉……”瞿春秋叹息道。

“舅舅,我说的是罗小花呀!她不是口口声声说,她和沈教官是生死不离的夫妻嘛!

现在可是原形毕露了。她吃着碗里的,还想着锅里的。哼!卑贱的女人!”常玉丽冷笑道。

“唉……”瞿春秋又叹息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也许,这三个人之间是另有隐情。不一定是你想的那样。毕竟,杜主任是一个刚正不阿的英雄人物啊!”

“古往今来,这样的悲剧式英雄可是层出不穷啊!不过,这些英雄虽然精神可嘉,成为后来者的楷模,但换个角度思考,他们的鲁莽,往往给革命事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常玉丽道。

“是啊,”瞿春秋意味深长地说,“对于一个革命者来说,除了精神和品质之外,方法和策略就显得极其重要。”

……

到了客船码头,胡五湖和包永富用担架把李德钢抬到船上。

轮船的汽笛响了。常玉丽流着泪和李德钢依依惜别,然后挽着瞿春秋的胳膊说:“舅舅,我们回吧!”

“谁叫你回的?你跟他们一起到关团长的税警团去当兵!”瞿春秋命令道。

……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