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传本第100回分道扬镳道孤行暗度陈仓箭双雕 - 海西侯后裔 - 李正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海西侯后裔 >

家传本第100回分道扬镳道孤行暗度陈仓箭双雕

在去陈家港的路上,郑小五遇到了也在赶马车的谢正中。

听了郑小五添油加醋地一说,谢正中忿忿不平地说:“沈家父子没有一个好东西,就知道欺负穷人和老实人。

你刚才说,他家二儿子和革命军在攻打涟水城,朐南镇的乡兵都参加运输队上前线了。那我们就趁虚而入,让农会把他家的地和牛都分了!”

“那怎么行?沈家二少爷打过仗会回来报复的。”郑小五说。

“不会的。”谢正中说,“我们陈家港前些天也来过革命军,他们帮助渔民协会分富人的渔具给穷人,还批斗了地主和富商。我二弟谢二中就是会长。”

“你说的在理!”郑小五说,“沈家二少爷也说过这样的话,要和他大大划清界限。”

“你先跟我到陈家港过年。有好东西给你看。”谢正中说。

“什么好东西呀?”郑小五问。

“枪!”谢正中答道。

“什么枪,土枪还是洋枪?”郑小五问。

“都是洋枪呀!”谢正中得意洋洋地说。

“看来还不止一支两支呢!是吗?”郑小五道。

“是的呢!”谢正中兴奋地说,“说出来吓死你了!一共八支!”

“哇!谢大爷真厉害!这么多枪是怎么来的呀?”郑小五问。

“是这样的,”谢正中答道,“一天下午,我拉客到响水口,离那还有十几里路的档口,客人听到了前方有枪声,都下车跑了。我望见前面的路边好像有东西,就把马车赶过去。”

“是枪!”郑小五也兴奋起来。他很怀念这一年来兜里放着那支手枪的感觉。

“是的呢!”谢正中说,“还有子弹袋子!”

“那枪呢?”郑小五问。

“给四支给谢二中,我自个儿留四支。”谢正中说,“过过年后,我和你去大李庄,送一支枪给他们。然后,他们分地主的东西自然不会少了我们。”

“送一支枪有点太少了。”郑小五说。

“要细水长流啊!”谢正中说,“以前别人都说我不会过日子。现在我知道了。一次送一支枪就不错了。路上捡到枪这样的好事情,恐怕只能是这一次了。”

“您为什么要跑那么远的路去斗地主呢?”郑小五问。

“我们不是和沈家有仇吗?”谢正中笑着说,“还有,兔子不吃窝边草。不能在当地斗地主的,要防止人家报复。”

“对!谢大爷还是您老生姜辣啊!那大李庄过后到哪里去干农会呢?”郑小五问。

“哪儿也不去!”谢正中说,“他们办他们的农会、渔会,咱叔侄俩干“路会”!”

“什么是路会呀?”郑小五问。

“咱们在路上干!见到富人就干!”谢正中说。

“这不是土匪拦路抢劫吗?”郑小五问。

“哈哈哈……”谢正中笑着说,“土匪是拦路抢劫,我们路会叫劫富济贫。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

汤苏红接到县委书记的通知,动员王五虎带手下人支援北伐先锋旅。

王五虎说:“这北伐军不也是军阀吗?郑家军不也是叫革命军吗?要说军阀,他们都是。他们争夺地盘,关我们老百姓屁事!

这个先锋旅要是打了胜仗,会不会反过来咬我们一口,把我们也给灭了?我表侄李德钢可是前车之鉴啊!这国民党太没有诚意了!

而且,夏县长都说过不准我们土匪参加农会。侄女婿你何必多揽这些吃苦玩命不讨好的事情?”

于是,王五虎带着手下人退出了汤沟乡农会,转投小李集农会。

……

沈山平和罗青婵也在为征集马车的事情发愁。见王五虎带人来投农会,他们惊喜万分。虽然他们不愿意为国民党效劳,但仍然心有余悸。

王五虎一帮人的到来,一下子解了小李集农会的燃眉之急——他们很快就找来四辆马车,并且是连人带马的。

李德钢没有征集到足够的马车,便把重点放到了沈云善身上。

沈云善被逼得没有办法,便把自己心爱的耕牛和大车都献了出来,还让乡兵跟着李德钢去赶车支援北伐军。

“只有这样才能让沈云善确信我是沈招银,也让我有更多的机会与千惠重温旧梦。真可谓一举两得啊!”李德钢心中暗暗得意。

……

在沈山平家,王五虎见到李德锡大吃一惊。

李德锡迎上前来说:“五表叔新年发财!”

“同发!哦,你是四表侄小德锡,是吧?我刚才还以为是小德钢呢!”王五虎问。

“我就是小德钢啊!”李德锡说。接着他把精心编纂的“装疯”经历说了一遍。

这些天,李德锡每天都给罗青婵讲《圣经》,虽然没有书本,但罗青婵觉得他讲得很精彩,道理说得很明白,里边的故事也很有意思。

有了李德锡,罗青婵得到了身心的慰藉和欢愉,仿佛从两场噩梦中醒来。

尽管是寒冬腊月,但罗青婵心里却充满着温暖、灿烂的阳光。尤其在两情相悦的时候,罗青婵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同时,李德锡在给罗青婵传道的时候,自己的精神状态也在一天比一天好转,以前邪恶的语言和思想仿佛渐渐远去。他似乎忘记了要去冒名顶替李德钢的事情。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