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传本第14回流浪儿童受怜悯虔诚教徒有隐情
经过二十一天的一路乞讨,李德锡到了海州城。
海州城是在凤凰城之后建立的,但到了大清朝,它成了海州府的治所,凤凰城便被海州人称为南城。
一天,李德锡捡来一个纸箱子,在上面写了“可怜的小瞎子”,然后装成瞎子坐在街边乞讨。
海州城大街上有不少的外国人。美国传教士杰克路过,见没有多少人给李德锡扔钱,便回到教堂,重新为他做一块牌子。
杰克用英文在上面写道:“whatafineworld!buticannotseeit。”
然后,他又在英文下面写了一行:“多么美好的世界啊,可是我看不见。”
自从有了新的招牌,李德锡的收获大增。不过,好景不长。终于有一天,他的鬼把戏被杰克看穿了。
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杰克并没有丝毫的气愤,而是十分同情他,把他领回教堂给伙夫当帮手,做些烧火端饭之类力所能及的事情。
杰克是个中国通,见到李德锡背着书包,便在空闲的时间里教他学习汉语和算术,还教他英语。
星期天,杰克在教堂讲道的时候,李德锡就坐在前面认真听着。
这样子过了两年,在杰克的影响下,李德锡成为海州城年龄最小的基督教徒。
一个星期天,李德锡跟随杰克来到海州南郊的古凤凰城教堂。
前来做礼拜的人已经在教堂里等着。突然,沈丁氏发现了李德锡,惊叫道:“老爷,那是招银!”
“真的吗?”沈云喜顺着沈丁氏的手指方向望去,然后一边叫着“招银”,一边上前抓住他的胳膊问:“你怎么到这里来的?你大大人呢?”
“我不是什么招银,你认错人了。我叫李德锡。”李德锡说。
“什么?”沈云喜一听李德锡说姓李,便想到了李庆虎,心中大惊,脸色都变了,抓住李德锡胳膊的手无力地垂下去。
沈丁氏心中也大吃一惊:“如果这孩子没有撒谎,那无疑就是李庆虎的儿子,不然怎么可能和招银长得一模一样呢?”
沈丁氏忽然想起沈招银的左耳下有一颗黑痣,便走到已经坐在前排的李德锡身边看了看他的左耳——没有黑痣。她同时轻声问道:“孩子,你是哪里人啊?”
“阿门!”李德锡说,“我们都是上帝的儿女,都是兄弟姊妹。你应该叫我‘小弟兄’,我应该叫你‘老姊妹’才对。”
沈云喜把沈丁氏拉回后排坐下来,靠近她的耳边说:“要是招银跑出来,云善早就过来告诉我们了。
这个小鬏一定也是李庆虎那个畜生的种。我们暂时不要理会,过几天我就去朐南镇看看。现在我们安心听道。”
……
礼拜结束了,沈云喜夫妇起身准备离开。
“沈太太、沈先生,请你们留一下!”杰克一边大声叫道,一边快步走到他们身边说,“我带着的小兄弟名字叫李德锡,两年前在街上乞讨被我收下的。你们好像认识他的。”
“不,我们认错人了。对不起呀,杰克教父。”沈云喜说。
“以前李德锡会撒谎,可现在他受到主的感召,不再撒谎了,倒是你们二位不说实话了。”杰克说。
“不是的。”沈丁氏说,“他长的有点像我们家亲戚一个小鬏。”
“小鬏是什么人?”杰克问。
“小鬏就是小孩子。”李德锡说。
“沈太太,”杰克说,“这个小鬏姓李,他只知道自己是大李庄人。你们知道大李庄在什么地方吗?”
“在……”沈丁氏刚要说出朐南镇,被沈云喜抵了一下,不再说。
“教父,”沈云喜说,“姓李的人多,叫李庄或者大李庄的地方到处都有。”
“是这样的,”杰克说,“我也想尽快找到这个小鬏的父母,愿上帝保佑,阿门!”
“阿门!”李德锡说,“愿上帝保佑,不要让我回家!阿门!”
……
沈招金当然知道沈招银是沈云善抱来的,他自己也不是他的亲儿子。
沈云善娶沈李氏时,沈招金已经七岁,这些事情当然瞒不过他。
沈招金十岁那年,被送到李庆侠的私塾读书。很快,他就发现李德钢、李德锡和沈招银都长得差不多,只是胖瘦高矮稍有不同。
回到家中,沈招金自然要跟父母提起这件事。
“小孩子长得一样是家常便饭的事情,长大以后就不一样了。你要用心读书才是!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沈云善语气重重地说。
沈李氏见沈云善不高兴,就反复叮嘱沈招金不要跟其他任何人提这件事。
现在,沈招金已经十六岁了。沈云善决定把他送到凤凰城去读新式学堂。
因为害怕夜长梦多,沈云善本来不想让沈招金在沈云喜家吃住,但经不住沈云喜夫妇的热情相劝。
沈云善也想过把沈招银送到凤凰城去读书,可是想到沈招银贪玩不懂事,便打消了念头。
他只能把沈招银送到李庆侠家的私塾,因为在朐南镇仅此一家。
这天上午,沈云善带着沈招银来到李家。李家的院门敞开着,沈云善听到了私塾里传来李庆侠讲课的声音。他悄悄走到西厢房门口,轻声招呼道:“李先生好!”
正在给学生讲课的李庆侠,没有在意门口有人打招呼,直到坐在前排的学生反复提醒,他才慢吞吞地转过脸来。
一看到沈招银,李庆侠还以为是李德锡呢,惊喜道:“德锡!什么时候……”
沈招银睁大眼睛望着李庆侠说:“得什么喜?这先生怎么瞎叫呢!我才不想跑这么远的路来上学哩!”
一听声音,李庆侠觉得不对头,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看来看去才觉得眼前这个年龄似乎大一些,身体也胖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