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传本第6回阴阳八卦留悬念名门望族藏私情 - 海西侯后裔 - 李正友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海西侯后裔 >

家传本第6回阴阳八卦留悬念名门望族藏私情

一日,沈云善听说大李庄要在三天后为李章铜举办七七祭奠。他知道,所谓“七七”就是死者去世后的第四十九天。

再由此推算,沈云善得出了李章铜去世的日子,也就是沈招银出生当日。

得出这个结论,沈云善诧异万分,对沈招银生母的“中堂转世”一说开始半信半疑。为了这件事,他还专门去管庄找相面先生管二林。

只见管二林家门上有一副对联——天非天,万事万物入我法眼;道无道,古往今来了然于胸。

沈云善心中不禁肃然起敬,暗暗叹道:“真是名不虚传啊!”

愣了好一会,沈云善才鼓起勇气走上前叩打着门环,一遍又一遍地叫着:“管大仙在家吗?”

“吱呀”一声门开了,只见管二林手捋着胡须,两眼半睁半闭,脸上毫无表情,不卑不亢地问:“来者可是新来乍到朐南镇的大老板?”

“大仙,我叫沈云善,老家凤凰城,刚来不久。我是来……”沈云善答道。

“噢,”管二林抢过话不紧不慢地说,“你可是遇到了烦心之事,做了不解之梦,是吧?”

“是的呢,您真是神机妙算啊!”沈云善由衷地赞叹道。

由于紧张和对管二林的崇拜,沈云善并没有意识到对方捕捉信息的本领。

“进来吧!”管二林招呼道,随即口中念念有词,“秋风吹冷海西月,弱水津寒凤凰城。空中楼阁南柯梦,出人头地见真龙。千难万险取经路,九九归一告乃翁……”

经过生意场上十年的摸爬滚打,沈云善已经把书本和学问忘得差不多了。他一边走一边听着管二林低吟,更加心悦诚服。

穿过院子来到厅堂,只见厅堂正上方挂一幅古人像,画中人仙风道骨,鹤发童颜。

沈云善心想,这人大概就是算命先生这行的祖师爷吧!

再看厅堂两边的木板壁上也贴了图画,梁头上还挂着各色小旗子,给人一种阴森神秘的感觉,沈云善顿时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出。

一回到厅堂,管二林就坐在上首的太师椅上,满脸严肃道:“先报上你自个儿的生辰八字!”

“总算正式开始了!”沈云善心中高兴起来,赶紧跪在地上,双手合十说了声“阿弥陀佛!”,然后,一一回答了管二林的问题。

管二林接着又看了看沈云善的手相,然后微闭双眼,左手捋着胡须,右手的拇指来回掐着中指与无名指。

这时候,沈云善忽然心中产生了疑问:“既然他能掐会算,怎么会问我这么多问题呢?”

过了一会儿,管二林摇晃着扎着一条花白辫子的脑袋,嘴里神神叨叨:“浚恒,贞凶,无攸利。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九二:悔亡……”

虽然不知道管二林在嘀咕什么,但沈云善还是耐心地等候着他掐算完,然后小心翼翼地陪着笑脸说:“大仙,恕后学愚笨,不懂你说的这些晦涩的专业术语,还望大仙明示一番。”

管二林没想到沈云善会让他解释书上的那些话,因为他自己也不完全明白,也没有人这样问过他。

不过,见沈云善诚惶诚恐的样子,管二林也就无所谓了,决定先拿拿架子,于是说道:

“鄙人读书少,难见真人,先生还是另请高明吧!”说完便缓慢地闭上了眼睛。

在这位神气活现的“大仙”面前,沈云善一点也不敢造次,毕竟人家术业有专攻啊!

他知道管二林是在拿架子,也就是为了提高身价而虚张声势罢了。

于是,沈云善急忙趋前一步,躬身长揖道:“先生在上,后学有礼了!”揖罢顺手递上两块银元。

听了沈云善遮遮掩掩的讲述,管二林肯定地说:“转世,是在那人离世的同时重新投胎,也就是那人死了之后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那个替身才出生。”

“不是啊!”沈云善突然来了精神说道,“我曾听中学老师说过,活佛去世的时候,门徒便根据他离世的时刻和指示的方向去寻找转世灵童,就是在活佛离世时出生的小孩。”

见沈云善兴奋的样子,管二林又连说了几个“如果”和“也许”,使沈云善又重新回到半信半疑的状态。

最后,管二林建议沈云善到大李庄李氏祠堂走一趟,或许有李章铜的画像可以和沈招银对比一番。

提到大李庄李氏祠堂,索云善自然十分熟悉。他和李庆侠不但是中学同学,而且有着非同一般的交往。

清朝光绪年间,在洋务派的倡议下,为保盐河蓄水漕运平安,海州府在五丈河堤上筑土障、建船闸。

一八九五年,船闸建好了,海州府想请洋务运动领袖李章铜为船闸题名以示荣耀。

可是,李章铜权倾朝野,谁能够有这么大的面子?

“李庆侠准行!中堂大人和他是本家。”刚在海州府里做官的沈云善向知府大人建议道。

……

到了五丈河口西岸渡船口,沈云善陪着海州府的两位官员下了官轿子。

过了河,他们很快就踏上了大李庄河口街。

河口街实则是南北两条平行的街,中间隔着五丈河。有了这个船闸,河两岸交往就便利多了,河口街也由原来的两条街变成了一条u型街。

河两岸都是成行的柳树,而树对面则是店铺。

柳树的细枝嫩叶一直垂落到水面,在文人或者富人眼里,这景观确实令人心旷神怡,尤其是歪歪扭扭的树干,布满沧桑的树疤,更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美。

如此的美景,却没能让重任在肩的两位海州府官员减慢步伐。

他们匆匆忙忙来到了街东头,找到李庆侠家。

三个人来到院门口,刚要进门,突然一长串鞭炮在他们身旁炸响。

他们抬头顺着鞭炮向上看去,原来是一个英俊的小伙子正站在墙头上,用竹竿挑着噼噼啪啪的鞭炮。

李肥南正在家中忙着大儿子李庆虎的婚事,放鞭炮的就是李庆侠。

一心想远走高飞的李庆侠,一听说要到京城去见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中堂大人,不知有多高兴,立马就和来人奔赴前程。

一路上,索云善和李庆侠两个老同学不知有多开心。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