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计划
从破庙之中出去之后的顾戚戚,眼神难掩厌恶,顾盈盈始终还是觉得自己一点错都没有,甚至在怨天尤人。
她会有这样的结局并不是偶然,失去了安定伯府的庇佑,她终究也只是一个跳梁小丑罢了,谁也不会同情她。
不过此刻,顾戚戚又想起了一个人,那便是顾悦悦,她如今是罪臣之女,在皇宫之中自然是要小心谨慎的。
之前与她见过一次面,她也特意叮嘱了顾悦悦千万不要轻举妄动,在皇宫之中最好能够隐去自己的存在感。
但是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承安帝是一个连自己的亲生妹妹都会鸩杀的人,更何况只是他一时兴起的玩物呢。
说来好听,被封为皇妃,但其实个中的辛酸怕是也只有顾悦悦知道吧。
当初是顾戚戚为她选好的这条路,如今也要为她弥补,谁会知道竟能发生这么多事情,如今承安帝又忌惮玉宵衣的势力,势必会对顾悦悦也有所防范,这一点也怪顾戚戚,谁让她们是姐妹呢。
她深吸了一口气,同样是姐妹,顾悦悦和顾盈盈与她之间的态度完全不一样。
破庙里的这个女人在顾戚戚看来没有任何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而顾悦悦不一样,她本可以拥有更好的人生,却不得不在皇宫之中虚度年华。
如今承安帝那边怕是也靠不住了,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最后也会加重顾悦悦心中的恐惧,她不得不为顾悦悦筹谋了。
毕竟也是她曾嘱托过自己办的事情,能够保证她一世顺遂,顾戚戚心中也安慰一些,顾悦悦平生所受到的疾苦够多,况且她的怜悯心也让她有所收获。
算算日子,格尔图巴赞等人也应该已经顺利抵达匈奴,他们的手段她完全可以相信,加上匈奴那边动荡,那边的政权很容易便能变更。
此时此刻,拓跋晨应该已经顺理成章地继承了匈奴王的位置,并且将呼延赞等人的党羽全部都清除干净了。
现在也正是可以去寻他们的时机。
从破庙回去之后,顾戚戚心中一直惦念着此事,待与玉宵衣会合,便趁机提起了这件事情。
玉宵衣也正从晏丞相那边回来,虽然没有任何进展,但一切都在他的安排之中,晏丞相想必也不会这么快就归顺。
此事一切还在进行。
“王爷……”
顾戚戚瞧见他皱起的眉头,眼底划过一丝心疼,不过她的事情也不得不说,格尔图那边,受到了他们的恩惠,若是真的顺利,或许能够助他们一臂之力,也可保中原与匈奴之间百年之内没有战乱。
若是最终玉宵衣胜了,对于未来的朝政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玉宵衣缓缓转过头来,看了一眼顾戚戚,疑窦丛生,“见到该见的人了?”
她点头,“是,不过现在她早就已经沦为了乞丐,根本与以往的形象不一样了,也不知道为什么看着她如今的模样,我竟然一点感觉都没有。”
顾戚戚甚至觉得自己的心像是铁做的,完全没有一丝情感,唯有在玉宵衣面前的时候,才会流露出短暂的温情。
他将目光转移到了顾戚戚的身上,伸手将她的身子揽住,“不管她如何,现在你都是淮王妃,往后便不要为这样的人劳心费力。”
听他的口吻倒像是在安抚自己,顾戚戚浅浅一笑,拍了拍他的肩头,“王爷放心,我从来不是那样的人,也不会为了不相干的人而费一点心思的,只是现在我有一件事情想要请你再帮忙,当然这也对我们有好处。”
玉宵衣与顾戚戚保持了一定的距离,眉间依旧疑惑,“什么事情?”
“您可还记得之前我跟您提过的,我的三妹。”
顾戚戚的话勾起了玉宵衣的记忆,之前曾听过她所言,似乎之前她还冒着危险从皇宫之中出来,与顾戚戚相见。
只是不知道最近这位皇妃过得怎么样。
“记得,发生什么事了,还是说皇宫之中有什么变动?”
顾戚戚的话让玉宵衣自然地联想到了承安帝那边的举措,毕竟今时不同往日,若是承安帝做出什么事情来也不是不可能的。
“非也,只是我觉得有些事情宜早不宜迟,如今我父亲那边是罪臣,承安帝对于你又是恨之入骨,我怕这样下去,仇恨会转移到她的身上,到了那个时候,她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在皇宫之中会惹出什么麻烦来,若是丢了性命的话……”
若是丢了性命,顾戚戚必然会愧疚,若是从前她顺遂了顾悦悦的心意,她怕是也不敢入宫,就不会有这么多的麻烦了。
但人算不如天算,哪成想会发生如此多的变故。
所以现在既然人家有求于她,她自然是要办到的。
“你的意思是,需要本王将她带出皇宫?之前你我曾商议过此事,当初你可并没有那么心急。”
玉宵衣对顾戚戚忽然之间转变的态度有所怀疑,但他也清楚顾戚戚一向都是有主见的,自然不会随心所欲。
只见她嘴角勾起了一抹笑,“当然不是希望你将她带出宫,如此你岂不是也要被世人所不齿,说堂堂淮王,竟然在宫中如此横行霸道,强行带走了承安帝的皇妃,不觉得很奇怪吗?”
倒也是,玉宵衣方才却被摆了一道,着了顾戚戚的道了。
她既然会这样说,自然是心中已经有所安排,玉宵衣没有说话,平静地看着她,等待着她接着往下说。
“王爷算过吗,格尔图他们回到那边匈奴已经很长时间了,该办的事情也都已经办妥了,如今我想要你跟我亲自去一趟匈奴,去拜访他们。”
顾戚戚的想法很简单,若是让他们来帮忙,不论怎么样承安帝也会给三分面子。
当初承安帝答应将半壁江山让给匈奴,却在匈奴王死后不了了之,新王登基,如今这笔账也该好好算算了,按照大梁现在的兵力,绝对不可能与匈奴抗衡,只要这件事情有商量的余地,便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