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往日情分
不日,玉宵衣便开始筹谋假意攻打京城一事,唯有将此事闹得轰动起来,如此才能逼着承安帝狗急跳墙。
玉宵衣倒是要看看,承安帝被逼急了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
顾戚戚配合玉宵衣让自己的眼线传播了要攻打京城的消息,若是传到了朝堂之上,怕是要引起一场轩然大波。
而玉宵衣也派人前去,将此事好好地渲染一番,甚至传出了一些关于梁婵与自己勾结的谣言。
如此一来,承安帝内忧外患,必定会沉不住气。
玉宵衣立在城郊的河边,望着不远处的京城,眼底是说不清楚的深意,就这两天的时间,必定会让承安帝做出什么举动来,到时候他只要派人盯紧,就能知道承安帝与匈奴之间究竟有什么勾结。
顾戚戚从一旁走了过来,望着玉宵衣站立的模样,问道:“王爷设计好了一切,如今就等着收网了。”
“如今只要等着就是,承安帝那边必然会有行动,最早今晚便会传来消息了。”
他眺望着不远处,不一会儿的时间便有收回了自己的目光。
顾戚戚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心中已然有数,看来这场轩然大波很快就要搅弄京城的风云了。
“王爷真是好算计,现在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不管承安帝想做什么,都瞒不过你的眼睛,但愿不要有什么意外出现。”
顾戚戚也收回了目光,尽管她不担心这一切,可终究这是一件冒险的事情,玉宵衣即便是安排地再周密也不能防止会出现什么意外。
“尽人事看天命。”
他嘴角向下,眼底如一根绵针般不动声色地刺骨。
朝堂之上很快便收到了玉宵衣即将要攻打入京城的事情,百官闻声瑟瑟发抖,他们自然知道玉宵衣的本事,也知道这一次来势汹汹,他必然是做好了准备的。
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承安帝那头必须要做出相应的对策,否则将会民不聊生,甚至导致一系列连锁反应。
总之大梁的天下若是碰上了玉宵衣,怕是真的会遭殃。
承安帝显然是最心急如焚的那一个,不必满朝官员催促,他便已经默默准备此事了,他甚至还收到了消息,说是梁婵与玉宵衣之间里应外合,做了很多对大梁不利的事情。
消息终究还是消息,并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却也在承安帝的心中埋下了怀疑的种子。
梁婵本就与玉宵衣走得很近,前几日梁婵行为异常,承安帝也不得不怀疑自己平日里最为疼爱的妹妹。
大梁的危急时刻,他已经红了眼,再也顾不得往日的兄妹情分,有些事情不得不防着。
为了一探究竟,承安帝主动宣召了梁婵,打算试探一下她,而梁婵显然也已经听闻了玉宵衣即将要攻打京城的消息,对此她心中万分焦急。
他日战场上兵戎相见,她与玉宵衣之间便越发地没有机会,两人就像是漂泊的船只只会越来越远。
见到承安帝之时,梁婵还有一丝诧异,短短忌日的时间,承安帝便有些耐不住了,他眼底的疲倦与面色的憔悴似乎在告诉她,这是一件绝不容出岔子的大事。
“皇兄……”
梁婵出声将承安帝从思绪之中拉了出来,半晌他才回头看了一眼梁婵,眉头却紧紧皱在了一起。
如此模样的承安帝也令梁婵心疼不已。
大梁的江山难道就要这样覆灭了吗,玉宵衣虽然打着平反的旗号,可是按照他的兵力,他的作战方式,加上他受百姓的拥戴度,能轻而易举地夺下江山,谁又能拒绝这样的权力诱惑。
在大是大非面前,梁婵能够做出抉择,她此刻必然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她的国度。
承安帝缓缓坐直了身子,淡淡道:“你来了。”
梁婵看向承安帝,“不知皇兄今日唤我前来,究竟为了何事?”
他审视着梁婵,目光无比赤裸,不一会儿,又道:“想必朝政上的事情你也已经听闻了,这几日传来的消息,淮王要攻打京都,你有什么想法?”
承安帝的话无非就是想看看梁婵究竟是什么态度,尽管有风言风语,他却无法拿出证据来证明梁婵与玉宵衣勾结的事情。
不管怎么样,她的态度是最重要的。
梁婵抿唇,大梁自是她的国都,作为公主自然是要认清这个事实,绝对不能因为儿女私情的事情而害了整个国家。
她从容地迎着承安帝怀疑的目光,也清楚此刻的承安帝对她起了疑心,“皇兄且放心,虽然我与淮王有过孽缘,但终究大梁是生我养我的国度,作为大梁的公主自然要一致对外抗敌。”
听到了梁婵的话,承安帝这才将信将疑地点了点头。
看样子他的担心是多余的,不过不管怎么样,梁婵终究与玉宵衣有些纠葛。
“如此甚好,朕并非怀疑你会通敌叛国,只不过如今局势紧张,内忧外患,所以皇兄需要一些支持……”
他心中已经了然,玉宵衣蛰伏了这么长时间,终于要出动了,如今大梁的兵力被他削弱了大半,京城还未召集人马,现在开战就等于自寻死路,如果能在这之前找到帮手的话,或许会改变……
只是如此,承安帝就必须付出相应的代价,但不管怎么样只要能让玉宵衣彻底消失,保全皇家颜面稳固江山,他便愿意付出一些小小的代价。
见承安帝思绪之中透露出一丝困惑,梁婵也隐隐不安起来。
“皇兄,您打算怎么做?”
她的话并未得到承安帝的回应,他只是给予她一个安慰的眼神,“放心吧,这件事情朕自然会有抉择,只是到时候朕若是处决了淮王,你可莫要舍不得。”
梁婵一愣,只能点头。
从承安帝那边出来之后,梁婵越想越不对劲,为何他会有这么大的把握能一定将玉宵衣拿下,这未免也太奇怪了些……
于是她便让自己手底下的人继续盯紧承安帝,但愿玉宵衣所说的话不要成真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