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社交基础:逐步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1)
第13章社交基础:逐步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1)
丰富的人缘资源不是唾手可得的,它需要你不断地进行构建。构建人缘基础时,你必须拥有尊重、宽容、幽默、关爱、助人、善心、仁义、谦虚、赞美、倾听、诚信等一系列的利器,并加以良好的运用,方可让自己左右逢源、顺风得水、游刃自如,不然的话,你就会处处受阻和受挫。尊重:与他人交际的原则
孟德斯鸠说:人生而平等,根本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没有权力借后天的给予对别人颐指气使,也没有理由为后天的际遇而自怨自艾。在人之上,要视别人为人;在人之下,要视自己为人。这是做人的一种基本姿态,也是为人的原则之一。
玛丽·凯是美国著名的管理专家,成名之前曾是一家化妆品公司的推销员。
有一次,她参加了一整天的销售练习,很渴望能和销售经理握握手。那位经理刚刚作了一篇十分鼓舞士气的演讲。玛丽在队伍里整整排了三个小时,好不容易轮到她和那位经理见面。但遗憾的是,那位经理根本没有拿正眼看她,只是从她的肩膀上方望过去,看看队伍还有多长,甚至根本没有察觉到他要与玛丽握手。玛丽等了三个小时,就获得了这样的接待!她觉得人格上受到了侮辱,面子受到了伤害。于是她立志做一个经理:“如果有一天人们排队来和我握手,我将给每一个来到我面前的人全然的注意——不管我当时多么疲劳!”
后来,玛丽·凯的愿望真的成为了现实。以她自己名字命名的化妆品公司终于成为一家具有相当规模的大企业,也有很多的慕名者来找她握手,她确实始终坚持以前曾发过的誓言。她说:“我有很多次站在长长的队伍前,与各种人士作长达数小时的握手,一旦感觉疲劳了,我总是想起自己从前排队和那位经理握手的情形,一想起他不正眼瞧我给我带来的伤害,我立即打起精神,直视握手者的眼睛,尽可能地说些比较亲近的话……”
在人之上,要视别人为人;在人之下,要视自己为人。这不仅是一个心态的问题,也是一个道德问题。其实,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态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天晚上,闲着无事的艾森豪威尔在营帐外散步。他看见一个士兵正在营帐背后黯然神伤,便走了过去。“嗨,看来我们是同命相连啊,我的心情也特别不好,我们可以走走吗?”士兵看到艾森豪威尔的突然出现原本很紧张,可万万没想到这位尊敬的将军竟在他最需要朋友倾诉的时候会来邀他散步。自然他感到万分荣幸,当然他们的谈话也很放松。用这位士兵的话说:“那天晚上他不再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我也不再是默默无闻的小兵,我们是无所不谈的朋友。”正是那次谈话,使这个一向都很悲观的士兵乐观了起来,在以后的战斗中显示了出奇的英勇。
英国前女王维多利亚作为英国皇权至高无上的拥有者,一向都很傲慢。一次,在和丈夫阿尔伯特亲王发生激烈口角的时候,也流露出了居高临下的语气,伤害了亲王作为男性的尊严。为了表示不满,亲王一句话也没有说就进了自己的房间,并把门紧紧地关了起来。几分钟之后,有人来敲门了。
“谁?”亲王气呼呼道。
“我,快给英国女王开门。”维多利亚依旧傲慢地回答。
阿尔伯特一听,心里就不大受用,更别说开门了。隔了许久,敲门声再次响起,但这次温柔了许多,还听到一个声音轻轻地说道:“阿尔伯特,是我,维多利亚,你的妻子。”
房门打开了,怨气全消的阿尔伯特站在门口,两个人终于重修旧好。
维多利亚女王把宫廷里的那一套架势拿到两个人的世界来显示显然是错的。处于劣势地位的人们原本就很敏感,任何一点点异常的举动都会引起他们极大的注意,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在矮个子面前别说短话。处于高位的人要照顾底下人的情绪,同时,处于卑微地位的人们更应树立起自尊自强的信念。因为很多时候,如果连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话,又怎么能让别人看起你呢?
几年前,一家日本公司里,中国员工因工作权益问题与日方老板发生了冲突,而且愈演愈烈,最后愤怒如一头母狮的女老板提出要当事人向她下跪以示悔悟和赔礼道歉,否则就要当事人扛起行李走人。很多工人在老板的淫威下屈服了,弯下了他们那一双双本已习惯站着工作的双膝。正当女老板用她那傲慢而又洋洋自得的眼睛逡视着时,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却笔挺地站到了她的面前。“为什么不跪?”女老板咆哮着,“因为你没有权力那样做!”中国小伙子以一种愤怒而又傲不可侵的目光逼视着她。“在这里你必须听我的,不然就滚!”女老板气急败坏地将手中的文件夹狠狠地摔到了桌上。就这样,这个年仅20几岁的郑州小伙子当日就被开除了。
记得当时这次事件在国内引起一场不小的风波,几乎全国所有的媒体都予以不同程度的关注,甚至有些大学和其他机构还就此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学习和研讨。就这件事本身而言,除了民族情绪外的作用外,还有一些更为本质的东西,那就是做人的尊严。那个小伙子之所以被人崇拜,被人颂扬,就是因为他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捍卫了一个民族的尊严和自己做人的尊严。
松下幸之助在给他的员工培训时曾有过这样的一段论述:“不怕别人看不起,就怕自己没志气。人须自重,尔后为他人所重。应该让人在你的行为中看到你堂堂正正的人格。”当然,自重并不仅在于不自卑,也在于不要在行为中玷污甚至丧失人格。
在今天的社会条件下,复杂的生活方式、金钱物质的刺激都可能使这件事情发生。缺乏自重的人也许会以为他个人赢得了许多东西,但他却丢掉了最根本的,那就是他自己。说到行为的分寸,我们大家的体会就更多了。真理哪怕是只超过一小步,都是谬误。
著名的成功学者戴尔·卡耐基在谈到人际交往时也曾提道:过分自卑,缺乏自信心的人,对人际关系谨小慎微、过于敏感的人,对他人批评过分的人以及完成工作任务后过分自夸的人等,都影响与人交往。卡耐基曾指出:“指责和批评收不到丝毫效果,只会使别人加强防卫,并且想办法证明他是对的。批评也很危险,会伤害到一个人宝贵的自尊,伤害到他自己认为重要的感觉,还会激起他的怨恨。”所以,他建议不要指责别人,而要:“尝试着了解他们,试着揣摩他为什么做出他做的事情。这比批评更有益处和趣味,并且可以培养同情、容忍和仁慈。”
富兰克林说他做外交官成功的秘诀是:“尊重任何交往对象。我不会说任何人的缺点,我只说我认识的每一个人的优点。”
宽容:人际关系和谐的法宝
宽容是在人际交往中持以包容,宽厚的态度。宽容,视之为美德,是人格中闪闪发光的一束。宽容,就是容忍别人不经意的触犯,包括态度上的不恭谨,接受和自己观念相左的意见,常常想到他人的优点等等,如此为人处世。宽容,体谅,在许多时候是非常需要的。有了它,就可以在许多时候互相通融,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从而在稳定中更加密切。
但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看到一些朋友,常常会利用大家的宽容,误用宽容。他们总是要指责别人不喜欢自己的缺点,比如粗暴,惰性与狭隘,甚至不讲道理和不讲卫生。别人凭什么要喜欢你的缺点呢?为什么不改正自己的缺点之后再让别人喜欢呢?特别是,当一个人侵害了另一个人的利益之后,对方一定会批评和反击,这时候别指望别人对你能有所宽容。在人际关系交往中,如果认为别人都会宽容自己,视别人的感受为无物,无异于给自己开了一张胡作非为的通行证。如此久了,一定会碰壁,一定得不到宽容。宽容常常是这样发生的:你对别人宽容,别人再以同样的态度对你。但这是有限度的,如果提前透支了别人的善意,可能就永远没有机会得到宽容。
“骄傲是骄傲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这样的话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行得通的!
古人教导一个人为人处世要如履薄冰,要谨言慎行,说的也许就是不要指望别人无端宽恕自己的过失。过失就是过失,即使别人宽容,也不能说它就不是过失。一个好人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人好,二是原谅别人的缺失。然而人好是根基,而且只有“好人”才有权利对别人采取“恕道”。假如一个人不怎么好,太毛躁,太缺乏诚信,即使别人因为不屑和善良时时宽容你,终究还是会陷入不被宽容的境地。更多的时候,不要太指望别人来宽容自己,而应该学会宽容别人。
胸襟开阔者能成大事,大度者精神舒畅,生活也会轻松愉快。多一份宽容的胸襟,就会促使很多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宽容的一种境界。拥有了一颗宽容的心,就拥有了无法比拟的人格魅力,就拥有温暖的阳光,拥有了永远的晴天,也就拥有了整个世界。宽容是大家心向往之的境界,但有时候,也不能只想着去宽容别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也是一个宽容者应该有的品质。除了宽容,敢言也是一种美德。
在人际关系这张网中,我们挣扎着,奋斗着,跟人发生着这样那样的关系。我们在指望别人对自己的友谊和友好,更要宽容别人对自己的不公和打击。
幽默:吸引人的磁石
丘吉尔是个很有幽默感的人。有一次,著名作家萧伯纳的戏剧要在剧院上演,萧伯纳给丘吉尔寄了两张门票,并附上一张字条说:“请带上一个朋友来看新剧的首场演出,如果你有一个朋友的话!”对于萧伯纳的嘲讽,丘吉尔并没有生气,他也给萧伯纳回了封信,“现在太忙,不能去看首场演出,请给我第二场的门票,如果有第二场的话。”
丘吉尔是英国历史上最受人们爱戴的首相之一,这当然是由于他的丰功伟绩,但恐怕和他平易近人的幽默性格也有很大的关系,幽默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一种交际的技巧,幽默能提升你的个人魅力,让你成为一个广受欢迎的人。
笑和幽默是人类独有的特质。一个善于说笑与幽默的人,常给朋友带来无比的欢乐,并且在与人交往中增加魅力,备受欢迎。
一般来说,一个人在谈吐中机智诙谐、懂得自嘲、引人发笑,我们都可以说他是个具有幽默感的人。而能善用比喻,将有趣的故事导入主题时,更能令人印象深刻。
马克·吐温说:“幽默是真理的轻松面。”的确,幽默不是“正面的说理”,而是“侧面的笑谈”,使人在哈哈一笑之时,能了解人生的哲理。
有些“名嘴”,并不是因为他演讲的内容有多好,而是因为他有幽默感,让全场笑声不断,虽然演讲没什么内容,但大家也不太去计较,反而因为有那“名嘴”的演讲,必定准时“报到”。
在餐桌上,有幽默感的人可带动全场的气氛,给聚餐留下令人愉快的回忆,而这位有幽默感的人也必定成为聚餐中的主角,让人印象深刻。而且还有一个可能——以后常会有人请他吃饭。
官员或企业主管若有幽默感,也可在无形之中增添凝聚力,化解不必要的纷争,并且为自己塑造亲和的形象。
除此以外,有幽默感的人还能巧妙地处理各种尴尬的场面,给人们带来欢乐。
有一个从俄亥俄州来的人拜访林肯总统时,外面正有一队士兵停在门外,等候林肯训话。林肯请这位朋友随他外出,并继续和他交谈。但是,当他们行至走廊时,军队齐声欢呼起来。那位朋友这时应该识趣地退开,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于是,一位副官走到那人面前,嘱咐他退后几步。他这时才发现自己的失态,窘得满脸通红。但是,林肯却立即微笑说:“我的朋友,你得知道他们也许分辨不出谁是总统呢!”在那难堪的一瞬间,林肯用他的幽默化解了这一窘迫的局面。
从前有一位画商拿着毕加索早期的画作,请求他鉴定是不是他画的。毕加索瞄了一眼,说道:“这是一幅假画。”画商大吃一惊,支吾地问:“这难道不是你画的吗?”“是啊!这是我亲自作的假画!”毕加索不慌不忙地说。
其实,每个人都可变得幽默,它不是天才、高智商、喜剧演员的专利品。只要你常看一些笑话故事、歇后语,学习让嘴角向上翘,换个新鲜角度欣赏事物,必可找回幽默和学会幽默。
不过,幽默虽好,但使用不当却会毁坏你的形象,因此一定要掌握技巧:
1.不要随意幽默。幽默并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运用的,应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和条件下发挥幽默。例如:在一个正式的会议上,当别人发言时,你突然冒出一两句逗人的话,也许大家都被你的幽默逗笑了,但发言的那个人肯定认为你不尊重他,对他的发言不感兴趣。
2.幽默要高雅才好。在生活中,有不少人在开玩笑时往往把握不住分寸,结果弄得大家不欢而散,影响了彼此的感情。
3.不幽默时无需硬要幽默。如果当时的条件并不具备,你却要尽力表现出幽默,其结果必定是勉为其难,这会令彼此陷入更尴尬的境地。
幽默是引力强大的磁铁,有了幽默你就可以把周围的人都吸进你的磁场。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人缘好的人,如果你想增添自己的魅力,那就培养一点幽默感,做一个幽默之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