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内陆扩张战 - 南非1625 - 小山之土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南非1625 >

第一百六十三章内陆扩张战

此时的南华势力范围也不过刚刚翻过了龙山那个小山口挺近到山对面十几公里的地方,可以说过了龙山,这天气就跟山对面是两回事了。

龙山山脉两侧东坡陡峻,地形崎岖破碎,平整道路的时候可是花了大半年呢的时间,但是东面面临的是湿润气流,雨量丰富。而西坡平缓,微向内陆高原倾斜,因处背风位置,气候相对偏旱,多的是草原和灌丛。所以山脉东南侧沿海低地和丘陵是热带作物的重要产区,西侧内陆高原是谷类生产和养畜区,这样变化的气候让过来的人感到一丝清爽。

而最兴奋的不是人反而是那些骏马,内侧的草原和灌丛是非常适合马匹生长的环境,要知道炎热潮湿的环境很多人一开始都不适应,更不要说马这样娇贵的动物很了,得病多不说,还容易死亡,要是在新香港或者西北方的位置,不管是热带气候还是内陆炎热干旱更要命,在那里设立城市都要小心翼翼,但是那的丰富矿产又不得不去开采这才是最为两难的,谁叫那有出产全国37%钻石,70%的银,84%的铁矿石,93%的铝,99%的铜,在那里的城市会因为矿石而建立,然后因为矿石的枯竭而重新变的荒芜。

南华的骑兵最高指挥官是王凯伦,他这个东北大汉参加穿越后就把家里的马场里的马全部带了过来,跟过来的还有一些愿意跟他一起干的原马场的职工和家属,尽管他没当过骑兵,但是综合贡献和能力的他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南华骑兵的最高指挥官骑兵连长。

他的手底下一票来自欧洲和中东的前骑兵,将近两百人,而可以驱使的战马可有四百多匹,手底下的的骑兵穿着还算坚固的轻甲,能抵御一般长矛的突刺,而他们的武器除了马刀外还有一把南华手枪和几颗手榴弹,而王凯伦的武器自然是马刀、手榴弹、格洛克外加冲锋枪了,这样的武装到牙齿的骑兵在南非大陆可以说是横着走了,哪怕是象群也要绕开这些杀气腾腾的家伙,只不过训练的时候可是非常痛苦的。

骑兵连的人员复杂,极少部分的黑人、印第安人、高乔人、明国农民军、被俘虏后或者找活干卖到这的波兰雇佣兵、乌克兰哥萨克、波斯骑兵和奥斯曼土耳其骑兵、鞑靼人,如此复杂的成分光教他们使用基本的华语沟通就不错了。

尽管在净化营的时候,他们已经被收拾的服服帖帖不再打架,但是经过新兵连的基础训练后被挑选出来当骑兵后,又因为老兵和新兵的语言不畅(带着各种方言的汉语)发生误会以及经军队老兵欺负新兵的习惯,然后他们这些人习惯用拳脚解决问题,然后就变成了围殴,再被宪兵给一个个拎出来暴打一顿关禁闭,然后王凯伦不得不在骑兵训练的前几个月以华语的听懂写训练加强沟通,而且三令五申不许群殴,不然那就真的拿去喂野兽了,也就这样训练了将近半年外加边打边沟通算是勉强做到了不敌对,但也别指望关系能有多好,这也是只有一个骑兵连的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太耗资源,一个骑兵连的成本相当于5个步兵连)。

于是在1632年的时候,王凯伦的骑兵连开始了他们的扫荡作战,那就是消灭骑兵连驻地范围100公里内的所有部落,不管是什么霍屯督人、桑人、班图人、祖鲁人,不管是什么部落,统统的吞并掉,俘获人口牲畜还有毛皮,地盘的扩张是需要人口的,当然尽量不让他们逃跑,这都是现成的劳力,然后一步步的把南华的势力范围占领到政府设定的分界线上,因为大多数对黑人若有如无的反感,所以在人口充足的时候就不需要黑人移民了,把势力范围占领到非洲分界线上的时候抵住黑人南下的道路,这是一个大政策,以后不管哪届政府都不能更改,当然二线部队也会来支援。

说道所谓的二线部队,也是政府成立后的陆军对部队进行改制,因为买来的移民里有很多雇佣兵或者战俘,不管是欧洲的还是中东的他们已经非常习惯了排队枪毙这样的线列作战,让他们用一二战的栓动步枪不习惯不说,前军人也不完全放心啊,而且对于他们而言使用栓动步枪这意味着要重新开始训练,那从身体素质上是肯定比不上那些什么都不知道的年轻小伙的,而且越年轻的小伙对南华的认同感归属感就越强,越有向心力,值得信任,但是就这样不用也很浪费,而且陆地上的敌人又如此弱小,于是仅仅在天蓝、桌山市、新大同市三个地方驻扎了装备了后装步枪的一线部队,士兵们装备的是穿越者们带来的恩菲尔德7.62mm步枪的简易版,结构非常简单,枪管长度和枪全长都比标准的短了一些,再加上减量的发射药,使得它有效射程只有300多米,但是已经足够碾压17和18世纪了。

而剩下的地方就驻扎的是二线部队,他们就依然采取排队枪毙的线性阵列,采用了南华步枪和左轮步枪混搭的方式,当然不管是哪一种刺刀是肯定有的,只不过刺刀采用的是三八大盖的刺刀,单锋直刃,呈刀形,方便刺杀,尽管这样的装备在欧洲陆军里已经是顶级部队可以吊打一切了,但是在这里只能当二线部队,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士兵的老去,米尼步枪的生产线将会完全的淘汰下去卖给欧洲,到时候南华将会配置统一的栓动步枪。

在得到了李军带的二线部队一个步兵连的支援后,然后王凯伦开始带着大部队进行征战,首先就是侦察,如果是小的部族,一般是让熟悉语言的士兵拿着大喇叭骑着马去劝降,如果他们拒绝,那一百多个骑兵就会呼啸而来,先是拿枪的一个排在远处远远的开一次枪,打死几十人后,剩下一个排去朝着他们人群密集处扔手榴弹然后在爆炸声中呼啸而去,然后剩下的部队开始冲击部族,基本上这三板斧过后,小的部落基本就死一大半人了,然后他们押着俘虏还有牛羊等各种物资打道回府,然后拆分到各个地方或者到新夷洲岛。

而碰到人数众多的部族后,二线部队就会跟着骑兵连一起进行过去,因为要求的就是歼灭战而不是击溃战,尽管是二线部队,但是他们的武器也是超越这些部落几个世纪的,两个排的南华米尼步枪,一个排的左轮步枪,吊打欧洲军队都没问题,更何况这个处于奴隶社会的部落了。

这个被盯上的部落是个大部落起码一千百多人,看来这是附近部落开始联合起来对付我们了,他们面对这些要吞并他们的敌人毫不畏惧,不少男人包括老人在内拿着各种武器聚集在一起冲了过来,人数估摸六百多人。

面对没有什么阵型一窝蜂一样拿着冷兵器蜂拥而来的黑人,首先出场的是骑兵,他们在一百多米的距离上对着黑人进行了一次集体射击,估计干掉了三十多人后就拉着马头往回撤,绕开了步兵跑到了炮兵的后面。

但是小小的伤亡并没有让黑人退怯,这些黑人依然在不知疲倦的奔跑,而最后面的弓箭手也是一路小跑随时准备把弓箭射入这些敌人的身体里。

这样的队伍哪怕是欧洲军队在数量差不多的情况下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才能获胜,而面对南华这跟送死差不多,首先那些弓箭手就在加装了瞄准镜的恩菲尔德的穿越众狙击手狙击下打倒在地,甚至有的直接爆头,而前面冲锋的人根本不知道后面情况的,只能选择无脑的密集的冲击。

“前面距离500米,开炮!”李军命令道,四门4磅炮的炮手早就做好了准备,命令一下达就拉动了拉火管,四门火炮开始轮流发射炮弹,每发射一发炮弹后,炮手就基于长期训练的本能开始清理炮膛,然后再装上定装炮弹包,降低角度,在火炮后炮口的上方插入拉火管等待指挥官的开炮命令,安装了瞄准仪和测距仪的南华火炮精准度算是17世纪最高的了,十二发4磅炮弹有7发打中了人群,跳弹的跳跃又增加了新的伤亡,先后打出了七条血路,这让黑人们不得不分散队形,阵营一下稀疏了不少,尽管骑兵和火炮的射击让黑人们损失了十分之一,但其余人继续悍不畏死的冲锋,这时候为了避免误伤,火炮停止了射击。

“黑人也不是傻瓜啊,一排二排记住了,必须靠近了再打,不然效果就差多了,还有一排和二排射击后直接用手榴弹招呼他们,王连长你的骑兵也要上。”在观察敌方的李军命令道,果然如他所料,随着距离逐渐接近,黑人的阵型开始逐渐密集起来,没有了那该死的炮弹,他们的勇气又恢复了。

等距离快到80米左右的时候,一排长彭晖说开火的同时扣动了扳机,他手里的武器可是从缅甸带来的仿八一杠,半自动射击模式,每扣次扳机就打出来一发子弹,在这个距离上已经可以做到百发百中了。

“砰!”一个黑人瞬间倒地,子弹穿过他的身体把他后面的一个也打中了,他们就这样不甘的倒了下去,而其余黑人无视死亡继续往前冲,很快把他们给踩死了。

随着他的第一声枪响后的几秒钟内。“砰!砰!砰!”第一排的步兵也迅速的扣动了扳机打出齐射。在最前面冲锋的黑人们身体瞬间出现了一个个大小不一的血花然后不甘的停下脚步吐血倒地,拜火炮威力所赐,阵型没一开始那样紧密也让他们的伤亡降低了,而后面的人没有停止脚步踏过倒下的人继续嗷嗷叫的往前冲。

第一排士兵打完了后迅速后退到第二排的身后,然后第二排步枪手在二排长华子剑的命令下同样迅速的端起枪继续齐射,长期严格的训练让他们习惯了这样的动作,这次射击又让黑人们的再倒下了不少人,但是李军看到还在冲锋的数量已经减少到大概60%了,就这样队伍还没崩溃,在17世纪这已经算是一只很强的部队了,英格兰的部队曾经可是被蜂拥而上的祖鲁人杀光了的。

也就十几秒的时间,两军的距离已经不到五十米了,这时候拿着左轮步枪的第三排站到了最前方了,他们不需要专门的瞄准准,如同拿着霰弹枪一样,在三排长李槊寅的命令下把枪放在胸口下部位置对着蜂拥而来的黑人有节奏的扣动扳机,不需要考虑命中,打完8发子弹就行了,这种不追求命中率的武器很适合对付靠近的敌人,而第一排和第二排的士兵已经拧开了手榴弹的拉火盖,随时可以投掷。而黑人们也冲到了二十多米的距离,但这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因为骑兵们也开始射击了,他们面对的火力密度突然变大,不少人就倒在了这里,胜负已定,但是为了减少伤亡,那手榴弹就是最后一击。

“预备,扔!”两个排长同时喊道,算上骑兵连投掷的几十颗手榴弹扔了出去然后从他们头顶上落下后爆炸了,爆炸产生的破片插入了他们的身体里,如此的剧痛让他们痛苦的叫了起来,爆炸声和惨叫声此起彼伏,前面有左轮步枪有节奏的扣动扳机,中间有从天而降的炸弹,这时候他们是彻底崩溃了,硝烟散去后,已经没多少活人了,幸存的人开始四散而逃,有的人已经跪着一动不动,他已经放弃了,只等着给他最后一击。

“好了,该我们上了,骑兵连进攻。“王凯伦说完后摆出了亮剑里骑兵连长孙德胜的姿势,挥舞着马刀带着部队冲了过去追杀逃兵,而步兵连长李军则率领步兵们小跑的朝着部落前进,从开始到结束,战斗时间还不到一个小时,这个联合部落就没了,接下来士兵们开始把部落里的人全部拉出来,东西全部拿走,但是没人会做出任何违反军纪的事情,因为经过系统学习的他们知道,这些没净化过的人身上都很脏,所以不要碰,尽快的把他们带回去净化才是真的。

这样的战斗隔几天就会继续,在把周围扫荡完后,光抓的男女老幼俘虏就上千,牛羊牲畜更是上2万了,还有不少动物皮、砂金和油脂。而南华部队损失微乎其微,死亡的主要是非战斗死亡人数,也就是俗称的运气背或者太轻敌,而那些运气好逃过一劫的黑人们跑到别的部落口口相传,然后新一轮的北上迁移就这样开始了,而迁移不及的小部落也就只能投降了,这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物资。

对于士兵而言,这样的胜利意味着他们成为正式国民的时间又缩短了好几个月,最近的一系列战斗结束后就会发下不少奖金,这可以让他们轮流出去潇洒挥霍的同时可以家人买东西,据说供销社又出了不少新的商品,就等着这波消费狂潮的到来。

而在新夷洲岛,外号顾少佐的顾佑国带的拔刀队(都是是明人、日本浪人、印第安人、朝鲜人和部分黑人,他十分鄙视白人)和独孤求婚的近战队也在新夷洲岛对找事的土著们大杀四方,可以说杀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一点也不过分,部族被吞并,人员被拆分,分流到南非的各个地方,然后跟南非的进行人员置换,缓慢的扩大着南华在新夷洲岛的势力范围,而余仁他们就在大兵的保护下开始和其余老实的部族进行物品交换,他们带的东西收到了当地土著的欢迎,而土著交换给他们最多的商品的就是人,年轻的男女和小孩,附近的煤矿也被勘探,现在正在挖掘中,洗煤厂正在建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