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开始搜集高材生
“我们人数还是不够多啊,某些行业偏科严重。”康云翔对杜诚锐说道,这让后者也感到无奈,保密性永远是第一位,在化工和冶金这边的缺口最大,但是别的部门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永远不嫌多的。
“现在已经没什么人进来了,傅全他们进来后公安组是有了,但是进来的人没几个了。“说到这里杜诚锐发现除了李文,李天地和康总去说服的钱白皖和她女儿外就没几人了,这位钱大亨也很爽快的加入了,而且他也低价收购各种当地工厂生产的物资和机器,还拉拢了一些工人,可以说物资和人到了一定规模,杜诚锐就去趟深圳把物资和人送到对面去,上次交易过来的瓷器和金银币全部由他卖了出去,而在魔都杜诚锐最近也就拉了一个送货小哥赵阳,他是个竞争激烈的包邮区批发市场里的失败者,他除了个人用品外还带了一堆批发商品充公,剩下的人大多是南非和北美党了,但是多来点现代人还是好的,尽管矛盾也会大,更不好管理,但是只要不是一次性来几十个,而是几个几个的来,那就不会太担心。
“魔都帝都还有江城的大学数量可是全国前三的,我们要从这边找,每年多少万毕业的大学生,一万人里总有几个倒霉的,然后通过他们再一个个的拉更多的人。“康总说道,这让杜诚锐发现这是一个办法。
“不过这听起来挺像传销的手法。”话一说出来杜诚锐就赶紧闭嘴了,自己之前还不是差不多吗。
“只能这样,不过挑人就要更加谨慎了,关注各个学校论坛贴吧什么的,总是能发现什么适合的人选,比如那些跳楼自杀的研究生,很多人非常可惜的,而那些其余的研究生也是很压抑的。“康总到不在意杜诚锐的笨发言,这让杜诚锐感到康总想说什么,他看着康云翔小心的问道。
“康总,这个圈子必须要有人愿意加入才行,你是不是有人选了。”
而康总微微一笑的表示你猜的没错,跟我们是一个论坛的人,他叫高思,他就在门外等着呢。
在生命的前二十五年里,高思一直认为自己是那种被开了金手指的人。2009年,16岁的高思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国际奥数金牌得主,并且顺利地被保送到了北大数学系。大三那年,他又一路过关斩将,拿到了巴黎高师全球招生仅有的十个名额之一。三年以后,高思不愿意再搞纯数学,于是带着优异的成绩离开巴黎,转学来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应用与计算数学系,师从一位年近七十的老院士攻读博士学位。高思的导师非常赏识他,对他的评价是”这是我这辈子带过的最好的学生“。高思也很争气,只用了一年多就完成了导师给定的博士论文的研究,之后的两年又连续在顶级杂志上发表文章。到了博士第三年末,导师年事已高打算退休,让他准备答辩毕业找工作了。高思也觉得终于松了一口气,开始跟着一帮狐朋狗友泡吧、玩枪,越活越潇洒。如果按照正常的轨迹走下去,年轻的高思将会不出意外地在几个月之后顺利拿到名校教职,成为学术界一颗耀眼的新星。
然而,命运的转折发生在高思25岁这一年的秋天:他的导师半夜在睡梦中去世了,连找工作的推荐信都没来得及给他写。高思不愿意换导师重新开题,坚持自己已经完成了博士论文需要的工作,和系里闹得非常不愉快。于是系主任找来一帮外行,临时拼凑了一个答辩委员会,一番唇枪舌剑之后,高思的答辩没有通过。当天下午,系主任把他叫到办公室告诉他,他下个学期的奖学金没有了。这一天晚上,借酒浇愁喝得晕头转向的高思在自己的博客上转贴了一篇《万圣悲魂》,然后在博客里把从系主任、答辩委员会的五个教授,直到自己的同学、室友和负责收发邮件的秘书通通骂了一遍,骂完了以后不过瘾,又自拍了一张自己拿着glock手枪的照片,传到了自己的博客上。(注:《万圣悲魂》讲的是卢刚事件。1991年中国留学生卢刚在博士答辩未通过之后,用一把手枪将爱荷华大学天体物理方向的教授们一扫而光。)
第二天下午,已经忘记自己昨晚干了什么的高思在办公室上网,突然进来两个校警要他去”谈谈“。高思跟着校警走进了一间屋,只见里面坐了满满一桌人,人人如临大敌,手里拿着他前一天晚上写的东西和某个”好心人“提供的翻译件。。。。。。”谈话“的结果是高思当场被学校开除,一个校警和一名移民局官员随后开车带他来到洛杉矶国际机场,坚持要看着他直到他上飞机为止。在回国的飞机上,高思整理思绪,意识到自己完全彻底地被毁掉了。由于每次都是转学,九年多过去,高思在北大、巴黎高师和加州理工都没有正式拿过学位,换句话说,他手中的唯一文凭就是个高中毕业。更可悲的是,从美国被赶回来以后,高思一瞬间从“别人家的孩子”变成了“你看那个傻x”,头发花白的父亲更是每次拿起电话一定要骂到声嘶力竭说不下去为止。和亲友断绝一切往来之后,25岁的大龄青年高思连生计都成了大问题,接下来的整整一年,高思浑浑噩噩地混在北京的一间窄小的群租房里,靠着翻译和做家教赚点糊口的钱,像老鼠一样地活着。不知有多少次,高思一边像木头一样地盯着眼前狗屁不通的考研政治辅导书,一边烟头不知不觉地就烧到了手指头。绝望的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过去,直到有一天,高思点开了杜诚锐的帖子,尽管他认为这是忽悠人的,特别是帖子已经在很多页之后,而幸运的是康总跟他还是在论坛里经常聊天的人,了解到了高思现在的情况后就觉得这样的人才不能埋没,既然本时空不行了,那到新时空发挥自己的全部本领吧,于是他邀请高思来这里看看,在困难之际有个大贵人递来了橄榄枝他自然会去看看,然后就看到了时光门,再然后被两人拉了过去。
”既然这个号已经彻底练废了,那我就去做新时空的高斯吧。就让我的名字出现在新时空千年以后的每一本教科书上。“在南非呆了几个不眠之夜后。一年多以来的经历让高思下决心磨掉自己的棱角一切从头开始,但是他发现他在这边还有很多未完成的任务,那就是拉拢跟你差不多境遇敢加入进来的人,多多益善,而你暂时就跟杜诚锐周洋他们住一起。
“好的,我保证完成任务。”高思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都是很哽咽的,天之骄子一夜之间变成了天之弃子,然后又出现了这种根本不可能出现的情况,他再不抓住这个天赐机会那他就是真傻了,这个任务做的好,那自己在那边也就有政绩了,况且哪怕来个二本的学生也是一个政绩。
几个月后,等到高思彻底过去不回来的时候,他已经通过自己的圈子带过去了四百多个跟自己境遇差不多的人,里面的学历最低从本科到博士全部都有,有的跟自己一样年少轻狂付出惨重代价的,有的是运气太差,有的是因为家庭原因被坑的,有的是被所谓的好友恋人害惨的,当然也有是想闯荡新世界的,而这四百人要是讲诉苦大会的话,估计场上场下会哭成一团吧,而能力最强也是最麻烦最犹豫不决的是涂志新博士。
涂志新博士毕业以后做了整整四年博士后,认为自己已经羽翼丰满,准备找教职了,老板却希望他再干一年把手上的大项目做完。结果大半年折腾下来,涂博士工作也没找到,和老板也闹僵了,只好拖家带口跑到中部某州立大学一个中国老板手下做第二期博士后。中国老板是那种从黑煤窑矿工熬成黑煤窑矿主的人,五十多了还是光棍一条,只知道拉着全组七八号人没日没夜地泡在实验室,涂博士和他很合不来。有一天,一阵争吵之后,老板大发雷霆,逼着涂博士在走廊里踢正步,两个老教授好不容易才把他老板给劝回去。当天晚上,涂博士在被窝里偷偷地流下了眼泪,决定要离开这个已经让他伤透了心的国家。
凭着自己闪光的简历,两个月之后,涂博士拿到了国内一所著名高校的”教职“,怀着满腔热情带着两个孩子离开了美国。不料回来报道的时候,院长满口答应的副教授突然变成了”师资博士后“,说好学校提供的房子也变成了30平方和别人共用卫生间的筒子楼,老婆一气之下带着孩子回了金华老家。涂博士闷闷不乐地领着一个月2000多块钱的工资过了几个月,申报了一次副教授结果没有评上,在美国的科研成果也被老板通通”送“给了同实验室的白人师妹,只给他留了个第三作者,眼看着自己原本大好的前途变的一片灰暗。一天,涂博士回金华老丈人家看孩子,老婆嘴里很不客气,一口一个"loser"骂得要多难听有多难听。涂博士气不过顶了两句,没想到坐在一边喝茶的大舅子上来就是一个大嘴巴。接下来谁动手打了谁涂博士记不清楚了,只记得他一个三十多岁的大博士,在两个年幼的孩子面前被揍得满地乱滚,发出垂死的野兽一样的哀嚎。
夜深了,涂博士坐在一间网吧,一边用卫生纸擦着脸上和鼻子里不断渗出的血,一边用一只手打着遗书。“在此时刻,我认为当初的决定下得是草率的,事后的发展完全没有预计,感谢一些朋友事前的忠告。国内学术圈的现实:残酷、无信、无情。虽然因我的自以为是而忽视。。。。。。”写完遗书,涂博士登陆了自己常去的几个bbs,在犹豫要不要向网友们道个别,正在这时,他看到了高思发来的消息后专程赶了过来,本来准备一死了之的涂志新博士这时候答应加入的态度反而有点勉强,这让高思,杜诚锐、周洋和康云翔三人不得不每天做思想安抚工作。
到了最后,其余人不管是一个人去还是带几个人去他们的态度都很坚决我绝对加入,而涂续新则没有那么放的下,在训练基地的大半年里,高思看着他好几次收拾东西要走,又好几次摇摇头把铺盖放回去留下来,还好大家对他这个三十多的大博士比较留面子,没人好意思拉下脸来训他,更没人像他老板那样逼着他天天踢正步,更多的是时候是帮助周洋和李敏,大家更多是苦口婆心的劝说,后来涂博士说自己一定要回家看看才能放心走,如果没有回来那就不要管他了。吓得这几人叮嘱他就算不回来也千万千万要保密到我们彻底过去以后,结果五天以后,瘦到整个脱了形的涂博士出现在穿越公司门口,眼神空洞,面如死灰,臂缠黑纱,手里还牵着一个干干瘦瘦的小姑娘,看起来两三岁的样子。没有人敢问涂续新这几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见涂博士像僵尸一样地进入了休息室冲了个澡后到头就睡,而那个小女孩暂时交给李敏去照顾,涂续新就这么浑浑噩噩地参加了穿越,然后慢慢的从普通同志干起,身心也都慢慢的恢复过来,随着大量的历史著名科学家的陆续过来,高思带着这批人里的高材生们走上了前台,他们将成为新世界新历史里的科学家,他们将永载史册。
(涂博士已经不在人世了,就当他魂穿了吧,希望那些因为被垃圾人渣导师坑害而跳楼的研究生们都魂穿了,希望那些导师睡觉后都能梦到那些被逼跳楼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