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章用心 - 偶像毕业,我成了天团制作人 - 蔚之 - 女生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082章用心

第082章用心

【原来你还记得这个账号的密码啊!新专买了,新歌听了,live去了,就一句话,孟煜以后少写词多写曲,行不?】

看起来对歌词怨念颇深,还另附了张专辑实物图片,吐槽有理有据。

【头一次见拦着人写歌,不自己唱还不行的,要不要问问别的词曲作者答不答应啊?在这一顿输出不知道的以为贡献了多少销量呢,要是一人买一张乐队早就一夜爆红了,还用得着啃馒头?】

抓住了孟煜的重点,啃馒头,不,是支持作品才能保证继续创作的根本。

【等等……新歌?和林迟然合作?再多透露点啊!之前合作的那首已经倒背如流了,期待一波。】

《escape》作为wax&wane与孟煜的初次合作作品,制作过程中虽有些微妙的小插曲,但歌曲质量一直大受好评,在greyvertigo歌迷中,评价也很高。

熟悉孟煜风格的歌迷对它的理解要更深,《escape》能看到孟煜个人风格的影子,但在编曲制作、人声诠释等方面,与乐队平时的作品完全不同。

这是属于wax&wane团队的独特魅力,并非只是某一位创作者的功劳。一味地口头称赞无法带来商业收益,想要支持喜欢的音乐人,而去攻击正常合作的艺人,那这份所谓的喜欢,究竟是什么?

孟煜的微博发出后,greyvertigo的新专销量居然难得地出现了点回升,这是他们过往从未遇到的。

看到最新的销量榜单,孟煜脱口而出:“这就是互联网的力量?”

陆瞬看了看上周的数据,又对比了下这周的,肯定道:“嗯,要不你平常多发点微博?”

“算了。”孟煜果断拒绝,他是靠音乐谋生的,又不是靠卖惨为生的,也没兴趣配合满足网友的幻想。

和孟煜接触的这些日子里,陆瞬也多少理解了他固执的性格。作为乐队的灵魂人物,孟煜这份固执塑造了greyvertigo的基调,多年来半死不活的状态,大概和这也脱不了干系。

陆瞬暗自摇摇头:“那我用官号多发点?”

乐队与林迟然合作的消息提前揭露,虽然作为电影主题曲宣传来说有些早,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可以啊。”这次孟煜倒是很爽快地就答应了。

如此爽快的答案,反而让陆瞬产生怀疑,这家伙到底是固执还是单纯懒……

《1st》引发的讨论,也随着重点转移向孟煜与greyvertigo,不攻自破。

wax&wane录制的第二首歌《目线》放出时,评论区终于一片和谐,在原本的粉丝之外,也吸引来些对他们新歌感到好奇的普通观众。

某种意义上,也算是被话题里“好歌”这个名头吸引来的,误打误撞让本来对偶像团体有些偏见的人,也开始尝试以单纯的音乐角度去欣赏评价。

【唱功还不错,歌曲质量很高,不是印象中的那种口水偶像曲,挺有意思的,再关注下。】

【wax&wane的唱片一直挺用心的,即使不从粉丝的角度来看,也都是很好的歌曲,不存在纯纯割韭菜什么的。(后排顺便再安利一波出道单,制作精良值得入手)】

粉丝们也用言语直接表达着对唱片的喜爱和期待,纪栖风吉他演奏的部分,更是被喜欢他的粉丝作为伴奏截出来,无限循环。

用他们的话来说,纪栖风奏出的音色里,带着越来越坚定的意味。虽然搞不懂是技术进步带来的,还是本身就有的东西被展露出来,总之令人想要一直听下去。

选择《1st》作为初披露打歌平台这个决策,最终效果似乎不错,随着wax&wane的人气积累,二单预约数比出道单曲发行时要高了不少。

林迟然看着平板电脑上的数据,清楚感受到wax&wane的路人盘正在快速增长。不论是ancradio的全国收听率,还是团综个人用户播放次数,都正朝着良好方向发展。

对于即将来临的《ancspeciallove》,林迟然认为这是个能让成员进一步走到更多人面前的重要机会,为此也做足了准备。

其中就包含着让众人非常意外的一点,林迟然也将出演这期特别节目,不过是以场外援助的形式。他将在成员们与节目参与者进行沟通交流时,出谋划策推动进展。

第一次参与这样的节目,尚还有些紧张的成员们,听到这个消息也骤然安心了。

时间很快来到录制日,特别节目组的工作人员们一早就与wax&wane的成员们会合。

先要拍摄的是无障碍设施相关介绍,众人被带到一处演播厅,室内摆放着许多演示用的装置,背后设有用来播放vcr的大屏幕。

节目播出时将直接切入环节,成员们简单地做了个自我介绍,接着便进入正式内容录制。

“今天我们想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无障碍设施对于社会基础建设的重要性。”语落,安觉岁看向镜头:“关于无障碍设施,并非只针对于身心障碍者,伤者、老年人、孕妇、儿童,甚至普通人,都包含在无障碍设施服务对象范围内。”

嘈杂的蜂鸣音忽然响起,让人听不清楚麦克传出的声音,又慢慢消去。

安静下来后,景行开口:“在巨大的噪音环境下,我们每个人都是听觉障碍者。嗯……大家可以想像下,如果听觉功能受到阻碍,生活中会遇到哪些不便?”

身后的屏幕亮起,这是一段a市地铁车厢内的影像。列车进站,嘈杂的轨道碰撞声响起。

“举个例子,生活中最寻常的场景。”景行面向大屏幕:“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过,嘈杂的车厢内听不清地铁报站,或因为戴耳机没有听清,错过本来要下车的站。”说着露出有些困扰的表情。

“那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景行自问自答:“电子屏幕,通过视觉对听觉功能进行补充,让乘客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两种渠道获得信息。”

“不仅限于公共交通应用,生活中,需要信息交流的公共场所,相对于只有声音的叫号机,设置电子屏幕也能有效减少障碍。”

叫号机适时响起,这是块医院用的叫号电子屏幕。

片刻过后,安觉岁再次开口:“相对听觉障碍者,视觉障碍者遇到的情况也有所不同。”

纪栖风带上放在面前的眼罩:“如果现在需要过马路,我该如何辨别红绿灯?”

屏幕上开始播放一段交通路口的影像,但眼睛被蒙住的纪栖风完全无法辨别信号灯状态。

“那么,按照相似的思路,如果用听觉可以获得的信息,作为视觉功能的补充。”信号灯转变为绿色的同时,开始发出嘀嘀响声,在切换到红灯时,又停止。

纪栖风随着声音走上前几步,又在声音停止时站住:“增加这样的设计,就能通过听觉理解当前信号灯的状态,既能减小视觉障碍者出行时会遇到的障碍,也能为普通人的交通安全再加一层保障。”

聊过听觉、视觉两方面的障碍,最终话题落到肢体障碍行动不便者身上。

沈洵开口:“大家有注意过生活里的无障碍设计吗?”

几张照片出现在身后的屏幕上,无障碍坡道、垂直电梯等等。

沈洵提出问题:“这些设计是否也曾经为你带来过便利?需要无障碍设计的并非只有乘轮椅人士,携带行李、推婴儿车、乃至身体不适等各种情况,无障碍设施是为了减轻负担而存在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