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婚事 - 杨门少年 - 飞刀叶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杨门少年 >

第155章婚事

刘承钧难得的在朝堂上上奏,刘继业原本以为是求亲的事,却没想到是调自己担任代州节度使的奏折。更出乎刘继业意料的是,朝中大臣也纷纷同意。

原本刘崇对此事颇为意动,但看到朝臣居然能达成一致,反倒让刘崇心里有些不舒服,皱了皱眉头,他看向刘继业问道:“继业,此事你怎么看?”

刘继业从刘承钧提出来担任代州节度使这个提议后就一直在思考刘承钧的目的,但是始终不得要领,此事听到刘崇的询问,刘继业抬头看了一眼刘崇,发现刘崇眼神中透漏出的不满,刘继业心中一动拱手道:“感谢太子殿下和诸位大臣厚爱,但末将才疏学浅,担不得如此重担,还请陛下另择良将。”

听到刘继业推拒,刘崇的脸色稍微好看了一些,但也没有直接拒绝这个提案,摆摆手说:“此事不急,容朕想想,过几天再议。今天就先到这吧。太子你随我来。”说罢,刘崇就起身离开了。

刘承钧听到召唤对刘继业眨眨眼,举步向后殿跟去,留下刘继业一头雾水,继续猜刘承钧的用意。一直到回家,刘继业都没有想明白刘承钧到底想干嘛。

折赛花看到心事重重的刘继业,问道:“怎么了?今天早朝发生什么事了吗?”

刘继业看到是折赛花,松了口气,把早上朝堂的事告诉了折赛花,折赛花听了也有些奇怪:“让你去代州和迎娶婧儿可能不是一回事?”

刘继业摇摇头:“不知道,不过说实话我觉得如果真有机会去代州也是好事。”

刘继业看了眼折赛花,看她有些不解的眼神,笑着说:“代州没有人认识你,你就不用天天闷在家里不能出门,我也可以光明正大的拉着你的手逛街了。”

折赛花听了有些害羞地锤了刘继业一拳:“瞎说什么呢。”嘴上这样说,但折赛花心里也忍不住有些期待。

另一边,刘承钧跟随刘崇到后殿,等着刘崇问话,果不其然,坐下后,刘崇就直接开口问道:“为什么会突然提议让杨……刘继业去当代州节度使?”

刘承钧对于刘崇可能问到的问题早有准备,镇定地回答道:“也不是突然的想法,其实在辽国使团提到在代州合作的时候,我就有思考让谁去,毕竟现在的节度使陈秋守城能力尚可,但如今我们需要的是攻守兼备的人才,数来数去,朝中除了张元徽外,只有继业一人能担此大任,张指挥使作为父皇最信任的人,显然是不能离京,那人选自然就只能是继业了。”

刘崇听了陷入了沉思,不得不说,刘承钧的话很有道理,但刘崇总是有些不愉快的感觉。

刘承钧看刘崇皱着眉头思考的样子,也大致猜到了刘崇的纠结,继续说道:“如果父皇还是不放心继业的话,我们可以要求将他妹妹留在太原,算是一个人质,这样刘继业为了妹妹,也不会轻举妄动。”

刘崇抬头看着刘承钧说:“可是这样做,无疑是直截了当的说‘我不信任你’,恐怕继业他即使同意了也会心里有疙瘩吧?”

刘承钧听到这话,就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自己一定要稳住不能漏出破绽。

刘承钧稳了稳心神说道:“那给他妹妹许配一个人家呢?”

刘崇奇怪的看着刘承钧,不知道为什么任命刘继业做代州节度使和给他妹妹杨崇婧许配人家能扯上关系。他猜测刘承钧一定别有想法,于是看着刘承钧等他的下文。

但刘承钧并没有继续往下说,而是问刘崇:“父皇觉得如今朝中谁比较适合迎娶杨崇婧还不会让刘继业反感呢?”

刘崇皱了皱眉头,认真的思考着这个问题。以刘继业的身份,自己的假子,要和他门当户对最起码也得是朝中大臣,但迎娶的是他妹妹不是他女儿,那自然得和他平辈,但如今朝中年纪相当的朝臣并没有几个。

刘崇无奈的摇摇头:“朝中并没有合适的人选。”

说完,刘崇看了一眼思考中的刘承钧,突然想到刘承钧如今的年纪还没有娶妻,想了想说:“钧儿,你是否愿意娶刘继业的妹妹?”

刘承钧本来还在思考,他之前并没有想好要怎么把人选扯到自己身上。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刘崇居然主动提起了此事,有些惊讶。

“啊?”

刘崇看刘承钧愕然的样子,终究不想强迫自己的儿子,毕竟迎娶杨崇婧这件事本来就不是必须的,于是刘崇对刘承均说:“如果你不愿意就算了,大不了就留下杨崇婧不着急给她找夫家。等有了合适的人选再说。”

刘承钧怎么能让机会这么错过,假装思考了一下后说:“父皇,儿臣愿意迎娶杨崇婧。”

刘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不必勉强自己,总会有合适的人选的。“

刘承钧大义凛然地说:“父皇,不必顾虑我,如今朝中值得笼络的朝臣,非刘继业莫属,儿臣的婚姻本就注定不能由我自己决定,既然有机会能帮助父皇解决一个隐忧,也是好事。”

刘崇有些感动的看着自己的儿子,想了想说:“好了,让我再想想。此事不急于一时。”

刘承钧虽然内心很希望今天就能把此事定下来,但也知道不能操之过急。

“父皇说的是,但还需早做定夺,拖延太久怕会贻误战机。”

刘崇点点头:“此事我会考虑的,你先下去吧。“

刘承钧行礼退下,刘崇看着他的背影陷入深思,他始终觉得此事有些古怪,但又不知怪在哪里,所以尽管很心动,但并没有直接答应刘承钧的请求。

刘崇从门口召来一个侍卫问道:“太子这两天有什么举动吗?”

“启禀陛下,昨日太子受刘继业邀请,到刘继业府上用膳,但太子殿下待的时间并不长,吃完饭后就直接回府了。”

听完侍卫的话,刘崇陷入了沉思,竟然昨天见过面,今天就提此事,也就说明他们要么确实没有什么串联,要么就是有恃无恐,

去代州这件事到底是刘承钧的意思还是刘继业的意思呢?刘崇觉得这件事还需要再观察一下。

过了两天,刘崇没有再提这件事,刘承钧也忍住了没有再提,仿佛从来没有人说过要刘继业担任代州节度使这件事,但第三天的时候,一个消息传来,让刘崇不得不把观察的心思放下,旧事重提。

御书房,刘崇将新来的情报传给几位亲信大臣看。

赵华看了大怒:“这个陈秋,一向老成持重,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竟然差点把代州给丢了!”

刘继业也在御书房中,结果情报看完,刘继业神情也不禁凝重起来,代州节度使陈秋在遭周国小股部队挑衅后,竟然带队出城,却不料遭到周国,军队埋伏,险些全军覆没,幸好辽国,军队在附近有一偏师,接到求援迅速赶到,给陈秋解了围,周国,军队担心又有援军,迅速撤离,这才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不然代州就危险了。

刘崇看向众人问道:“说说看,此事怎么办?”

张元徽站起身表态:“陈秋此次犯下大错,不宜继续担任代州节度使,臣请将其押回太原听候审判。”

赵华听到张元徽毫不犹豫地拿下陈秋,十分欣赏,立刻附议:“另外,臣推举刘继业接替代州节度使一职。”

太子刘承钧也站起身说:“如今代州情况紧急,儿臣奏请继业即刻上任,前往代州稳定局势。”

刘崇看了一眼刘承钧,如果不是不可能,他都在猜是不是自己的太子做了手脚,他才刚提出替换代州节度使,这边代州就出事了。

刘崇思考了一会,又看了一眼刘继业,问道:“继业,你自己怎么看?”

刘继业没想到刘崇会征求自己的意见,但他本就想去代州,有这个机会,怎么会不抓住?刘继业单膝跪地拱手行礼:“回父皇,儿臣愿为父皇效犬马之力。”

刘崇深深地看着刘继业好一会,最终缓缓点头:“就这么办吧,刘继业即刻赴任代州节度使,总管代州军政。”

刘继业低头行礼:“儿臣接旨。”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