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谋划 - 杨门少年 - 飞刀叶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杨门少年 >

第123章谋划

折赛花离开折府时,被守在门外的折御勋拦住了去路。折御勋知道妹妹去意已决,自己也被旧事触动,终于让步了。

看着折赛花离开,折御勋转身回了自己的院中,还不知道明日要怎么给父亲解释此事,却一抬头发现折德依一直站在院中,他本是背着手看着天上的月亮,待听到脚步声传来,才转过身看着走进的折御勋问:“赛花走了?”

折御勋有些惊讶:“爹,您知道?”

“那孩子什么性格我还是知道的。今日赛花回来时候的样子不自然,我怎么会猜不到。”

“那您为什么不阻止她?”

“你不是去了?可还是叫她走了?”

折德依说话时面无表情,叫折御勋猜不透父亲的态度,也就不知道该怎么回父亲,沉默半晌,只问了一句:“爹,您不生气吗?”

折德依轻声叹气:“我女儿怎么可能做个无情无义之人?她知道杨崇贵的消息,怎么还坐的住。”他说这话时,语气悠远,大概是又想起了前几日出嫁前的赛花,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坐在那里像极了她娘。末了,折德依又感叹了一句,“那孩子固执是固执了些,但知道自己要什么,也是好的!”

折德依的话,勾起了折御勋痛苦的回忆,两人各自沉思,院子里悄然无声。

折赛花离开折府后,直奔十里林。

上次来这里,还是杨崇贵约自己在十里林解释她大哥被杀一事的误会,但那次之约被契丹人破坏了,如今时过境迁,自己又来到了这里,心中也是良多感慨。

马蹄声碎冲入林中,折赛花抬眼看了一下月色,估算着应该是没耽误时辰。

似乎被马蹄声惊动,月光下的树林中有影影绰绰的人影闪动。林中人看清了来人,一个身影兴冲冲地从树林中冲出,对着折赛花大喊:“折姐姐!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

折赛花还没看清人影,但听声音,就知道是杨崇婧,也就安了心,长舒了口气。

杨崇婧迎上前来,看到折赛花马上放着的包裹,喜笑颜开,知道折赛花是要和自己“私奔”了,但折赛花的表情却远没有杨崇婧轻松,她下马之后立刻问杨崇贵:“鲁爷被杀的事,是谁做的?”

杨崇婧被问的一脸错愕:“鲁爷被杀了?”

折赛花看杨崇婧表情不似作伪,眉头微微蹙起,随即看到从树林中跟出来的几个人,折赛花隐隐有些猜测,问杨崇婧:“他们几个是你的人?”

杨崇婧摇头:“不是,是我二哥派来保护我的。”

折赛花确定了他们的身份,点点头,转向那几个侍卫:“丰州鲁爷被杀的事,不知你们几位可知道一二?”

杨崇婧有些奇怪,随着折赛花的目光看向了那几个侍卫:“鲁爷被杀,他们几个能知道什么?”

折赛花犹豫了一下,还是告诉了杨崇婧:“鲁爷被杀前见得最后一个人就是你二哥杨崇训!”

几个侍卫听了期期艾艾的,不敢说话,这次连杨崇贵都看出他们几个确实是知道些什么,不由地生气起来,叉起腰怒问道:“快点,你们知道些什么,就给我赶紧说出来!鲁爷到底是谁杀的!难道是我二哥?!”

一个侍卫赶紧澄清:“不是二将军杀的,是杨华动的手。”

杨崇婧一脸震惊:“杨华?!那不是二哥的贴身侍卫吗?!”她这会儿才意识到,的确是好多天没见到过这个人了。

折赛花听了心中一沉,更觉得这是是受命于杨崇训。

这些侍卫里,为首的那人知道的似乎多一些,见杨崇婧与折赛花这反应便知道两人这是误会了,连连解释了起来:“杨华到底为什么要杀鲁爷,我们也不太清楚,但这事儿好像的确是杨华擅自行动的,具体的,我们也不清楚,唐副将应该了解。”

“唐欢?”杨崇婧问了一声,那几个人便连连点头。

此事没办法和杨崇训去对峙,他肯定是一推三六九,而唐欢这个人折赛花也见过几次,大概知道这是个稳重的人,便问杨崇婧:“你可有法子联络他见一面?”

杨崇婧愣了愣,“呃”了一声,说:“他在太原。”

又是太原,折赛花感觉自己大概是注定了要去太原,她又问:“什么时候出发?”

杨崇婧早就迫不及待了:“现在,立刻,马上!这就出发!”

几个侍卫还在那摸不着头脑,自己家将军叫他们护送大小姐的时候可没说大小姐要去太原啊!几个人也不知道该不该开口有此一问,杨崇婧就转向他们吩咐:“你们回去告诉二哥,我带着嫂子去太原救大哥了!”

丢下这句话,杨崇婧翻身上马打马就走,同时还转身喊了句:“不许跟着我!”

折赛花看都没看几个侍卫一眼,又上马跟上。

几个侍卫面面相觑,看着杨崇婧已经走远,追吧,他们也不想得罪小姐,不追吧,将军肯定怪罪……最后那为首的侍卫拍了个板,对其中两个人命令道:“你们两个回去报信,其他人随我去保护大小姐。”他说罢就带着其余的侍卫朝着杨崇婧去往的方向追去了。

远在太原的杨崇贵还不知道杨崇婧和折赛花仓促间做了如此鲁莽的决定,他与唐欢通信几日,得知杨崇训与一个长相酷似大周东西班行首赵匡胤的人见面,从时间上看,这个人恐怕不会是赵匡胤,此人很可能是他兄弟,杨崇训与这人似乎是在商讨什么,唐欢判断应该是商议易帜一事,但后来却迟迟没有行动,唐欢也并不确定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

这件事杨崇贵倒是没有太惊讶,在得知了是赵匡胤与杨崇训少年交好时,他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至于杨崇训一直没有行动的原因,杨崇贵也有些猜想,会不会是因为自己?太多年没见了,他对自己的弟弟也拿捏不准,记忆里的杨崇训绝不是一个亲眷犹豫不决的人。

而杨崇训也将唐欢支来了太原,看来他对麟州的掌控应该已经很得力了。

正琢磨着整件事情时,刘承钧既然来了,他的情绪还有些激动,看到杨崇贵则更显得兴奋:“昨天有捕快发现了你说的脸上有伤疤的契丹人,之后就一直在盯着他,可那人太过机警,发现了跟踪的人,很快就把捕快给甩了。我正在安排人手去处理这事儿。”

杨崇贵皱了皱眉头:“他真的在太原城中!看来公主之死确实和他们脱不了干系。太子殿下,你安排的人跟踪,如果太多容易被察觉,如果太少又可能被他诱杀,务必注意安全。”

刘承钧点点头:“我会吩咐下去让他们注意的,如今案子卡在这里,没有新的证据,那个契丹人无疑是个突破口,我一定要尽快将他抓捕归案,还你一个清白。”

入狱以来,刘承均确实对自己给予了极高的信任,这让杨崇贵心生感激之情,他给刘承均郑重地说了一声:“有劳太子殿下了。”随后杨崇贵看了眼一旁的阿武,又启齿道:“太子殿下,我还有一事想要拜托您,“

“你说。”

“我想拜托太子殿下将阿武送出天牢,唐欢初至太原人生地不熟,而且缺少帮手,阿武好歹来了些时日,可以帮唐欢不少忙。”

阿武这以听立刻不乐意了,忍不住地叫道:“将军!”

杨崇贵摆了摆手,阿武只得住嘴,杨崇贵看着刘承钧等着太子的答复。

刘承钧听说是此事后,反倒有些犹豫。杨崇贵看出了他的为难,试探地问:“是有什么不妥吗?“

刘承钧直言不讳地:“确实有些麻烦,卫梁被杀一案,我竭力在拖着,想查清你的事情自然会解开那桩命案。也是因为阿武被关进了天牢,卫家才暂时消停,我担心此时放阿武出来,他们又会来闹,卫家在朝中还是有些人脉的,只怕最后我没办法交代。”

阿武听了在一旁愤愤不平地说:“有什么要交代的,虽然我恨不得杀了那个混球,但是人不是我杀的,他们闹什么闹。”

“阿武!”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