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计谋
"可是,大堰中也有不少地方的人扎辫子啊,京都城中也有扎辫子方便梳成发髻的男子。"
"不对。"
"哪里不对?"
姜穂岁垂眸,仔细想那本游记的描写。
那游记还是自己在外祖家时看到的,当时因为怀疑东羌人,所以拿着看了几日。
"大堰男子的辫子是为了方便梳成发髻,而东羌人的辫子不长,而且不会扎进发髻中。"
"那是为何?"
"那本游记记载,东羌人脑后的一根辫子,是为了纪念父亲母亲,所以一生都不会让那一根辫子混进自己其他的头发之中。"
"那本游记也记载,东羌人两年剪一次辫子,而且长度大概就是我小指这般长度。"
"这又是为何?"
"不知,那本游记没有记载,只是说是东羌部的习俗。"
姜亦初觉得妹妹的说辞有些牵强,五年前是突厥和大堰有冲突,东羌和大堰一直和平相处,并没有什么矛盾。
再说了,东羌人跑到大堰京都城中,皇家的人不可能不知道。
"妹妹是不是草木皆兵了?"
"哥,你仔细想想,当时爹爹在西北边境,若是你出事了,爹爹会怎么办?"
"当年战事紧急,就算我出事,陛下也不会让爹爹回京。"
"是。"
"若爹爹不知道消息还好,若是知道消息,现场的情况瞬息万变,稍有不慎,爹爹怕是会命丧战场。"
"就算爹爹命大,他们若是以我和娘亲的性命做威胁,爹爹在西北的境况只会更危险。"
"若是爹爹若是违抗圣命,回府吊唁,放西北战事不顾,那爹爹就是大堰的罪人。"
"爹不会回来的。"
"我当然知道爹爹不会回来。陛下也不可能爹爹回来。"
姜亦初扶住椅子把手:"当年石老将军说大堰朝除了爹爹,当年怕是无人能护住西北边境。"
姜亦初猛然看向妹妹,"爹爹在西北出事,大堰一时半会找不出人选上战场,若是石老将军临危受命,远赴西北,那京都城中的防卫…"
"这是其一,还有其二。"
"什么其二?"
姜穗岁接过热茶,拧了口,神色有些凝重。
"爹爹若是无事,母亲丧子,定会郁郁寡欢,等爹爹回来,娘亲不一定还有精力,为姜家生下嫡子。"
"姜家没有族家,肯定不会从陈家抱养孩子来姜家。"
姜亦初接到,"爹爹就会纳妾,大不了留子去母,养在母亲名下就行。"
"对。"姜穗岁放下热茶,然后看着窗外渐渐升起的月亮,弯弯的一牙,清冷如水。
姜穗岁轻声说:"现在哥哥,可还觉得当年那事,与外祖家的那件事无关?"
当年姜亦初大难不死,姜家对两个小主子的保护更是做到了极致,他们再无办法下手。
他们想办法在陈家的消息送到前,把消息送到了西北,爹爹身受重伤,但爹爹命大,活了下来。
京都和西北都无法得逞,那些人才歇了念头。
娘亲又有诰命,在京都城中护得住自己和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