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葫芦洞
“无依,你拧转兽首的顶端,对准我的地方。老傅,你踩住石板别动,对,就是那一块!傻丫头,你和小天一左一右,拉动吊环......很好,让我试试。轻轻的,轻轻的......”
斑驳的树影印在李牧青后背,他右手小心翼翼握住山壁一个凸起的半球,开始缓缓旋转。
十米外的石造废墟,苏无依守在一根残缺的石柱前,傅星辰立于泥土半掩的石板上,均按他所言行事。
山壁平行两处,藤蔓杂乱无章,却被人工剪除一大片,露出两只铁环,分别由姜央、谭小天拉动。
隆隆隆......
等李牧青将半球旋转半周,本来与周遭浑然一体石壁突然陷进去几分,灰尘漫飞,露出一个洞口。
“打开了!”
其他四人精神为之一振,却也没有特别兴奋。
这是半个月来,他们开启的第四个洞口,前三无一例外,全是“假洞府”。
在丹阳秘址图里,所列的洞府总共有十七个。
全是蓑笠翁根据丹阳真人生平事迹,结合当地人的见闻,推断出的可能地点。
真的只有一个,自然有十六个是假的。
“这一个是不是真的呢?”李牧青从行囊里取出一盏探地专用的射萤灯,带头走进山洞。
直觉来看,这个多半也是假的。
因为,开启它太简单了,简单到连地球的普通秘地都比不上。
至于掩藏在草石见不起眼的机关,以及那几个配合部件,在经验丰富的李牧青面前,很快就识破了。
“咳咳,咳,好呛人!”
五人形成一列,步入洞内甬道,脚步共振激起的石尘,令人呼吸不畅。
石级朝下,斜面湿滑,有地下水渗出,直射的灯光照不到尽头。
“哎,真怀念这种感觉呀。”
李牧青恍然回到地球时的某次探险中,在洞**缓慢前进,期待即将发现的古迹。
刚穿越来时,他就明白,这个世界上强大的修仙者,飞天遁地,辟谷施法,甚至拥有开山裂海的力量。
对于那样的人而言,探险已失去神秘和复杂,纯粹沦为寻宝捡漏,求仙缘撞天运。
李牧青一行,虽说均为异人,还是得老老实实点起灯,结成队,钻地洞,和凡人区别不大。
他倒更喜欢这种氛围。
“牧青哥,明明你也不常出谷,为什么这么熟练啊?”姜央跟在他后面,看着他的后背便觉安心。
李牧青呵呵一笑:“这种事,很讲究天份的,说了你也不懂。”
“是吗?”姜央、谭小天都将信将疑。
苏无依和傅星辰却不以为然。
他俩作为暗中的守护者,对牧青有几斤几两更为清楚。
曾经的牧青,根本就是个除了修炼,人情世故一窍不通的大孩子。
而这几次探险,他表现出的洞察力和推理能力,连自己二人都远远不如,可见其心思缜密。
“不要想得那么复杂嘛。其实,探险最难的是定位,蓑笠翁已替咱们做了。一旦定位清晰,什么开门的机关、陷阱,都可根据附近与环境突兀不谐的部分看出来。比如,刚刚掩藏吊环的藤蔓,明显比周遭的同类密集,就是欲盖弥彰了......”
李牧青半回头,浅显地解释自己“熟练”的原因。
“牧青,说是这么说,可这种对环境的敏感,一定得有许多经历,才能锻炼出来呀。”傅星辰叹道。
“哎呀老傅,你还是小瞧了本人的天份!”李牧青耸耸肩,一副我太牛逼你们不懂的表情。
“我还是小瞧了你的贱。”傅星辰给出中肯评价。
事实上,傅星辰的怀疑不假。
地球的李牧青,不仅年纪比这边的牧青大一轮,经历也非后者可及。
他中学时代,就多次利用假期,参加徒步旅行、野外生存等活动,一去就是一两个月。
大学期间,他已是圈内有名的背包客,不管是单人还是组队,都完成过很多让人惊叹的项目。
加上旅行途中,时而住在青年旅社那种鱼龙混杂之处,时而出没于人迹罕至的荒郊野岭,无论是心怀不轨的货车司机,还是目无法律的猎人,甚至偷渡客、强盗、在逃犯等等,他全打过交道,也曾上当受骗差点丢命。
毕业以后,他便加入专业探险队,见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飞跃。
最后,他实现了童年梦想:三十岁前组建自己的探险队。
可惜出师不利,穿到了这个世界。
拌着嘴,扯东扯西,一行人已来到洞底。
这是一处葫芦形地貌,随着盘旋的梯道下降,越往下,反而越开阔。
洞底,差不多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潮湿光滑,东北角有一座半月状小池,池水泛着碧光。
灯光照去,小池附近,有石凳、石桌、石床等物,细看全无斧凿之迹,竟乃天然形成。
“好一处福地!”李牧青连声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