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结诗社(上)
“你呀!”
正在府中悠闲钓鱼的礼亲王听完金曦之的汇报,重重叹了口气。
“皇上想提前亲政,你却说丞相是在背弃先帝,皇上没立时要了你的脑袋,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金曦之哑然。
“这就是人家丞相的高明之处。一句话分两段,给你一个甜枣立马打你一巴掌。你想要甜枣吧,这巴掌那就得受着。你不想太后行红批之权吧,这蓝批之权你也甭想收回去。”
“我担心皇上纯孝,会因为不想太后为难,便同意了丞相的提议。”
礼亲王听闻哈哈大笑起来,“自古帝王皆薄情,谁跟他夺权,他就会弄死谁。”
“可是皇上他……”
“曦之你要记住,皇上乃真龙天子,龙这个东西,绝不会困顿于凡人的情感。”
“父王?”
“虎啸山林,龙御九州。虎再有威严,也震慑不住真龙。若他连王氏的阻拦都冲不破,便不是我朝的真龙天子。”
“父王!”金曦之觉得心惊,“皇上乃是正统。”
礼亲王扯了扯嘴角,说道:“真金也要经过千锤百炼,何况是帝王。只是他的肩膀还太过稚嫩,扛不起大金的江山。”
“所以我们才要帮皇上阻止丞相的提议。”
礼亲王望向金曦之,良久才说道:“皇上既然说了不想太后和丞相伤心,我们为什么要冲过去伤了人家的心?我们做臣子的,当以天子的悲喜为悲喜。”
“可是父王之前不是说,王氏做大,我等无颜去见列祖列宗吗?就算不为了皇上,也要为了我们金氏着想吧。”
“呵呵,你小子。”
礼亲王太清楚金曦之在想什么了,“你以为这样说,本王就会上当,就会不顾头脑地跑到宫里去为皇上指点迷津?
你可别忘了,皇上八岁登基,听政九年来从来没有吭过一声。
一个血气方刚的大小伙子,竟然能在朝臣们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稳如泰山,这样的养气功夫,不是谁都有的。”
正说着,礼亲王的鱼竿有了动静,竟是一条难得的大鱼。
“你瞧瞧,本王还是适合在家里钓鱼。”
金曦之没能从礼亲王口中得到有用的建议,转头发现,皇帝似乎早已有了主张,根本没问他礼亲王的态度,还操持起诗社雅宴。
“皇上为何突然想起结诗社?”
金曦之百思不得其解,皇帝倒轻松自在。
“上次赏花宴,朕见各府小姐诗词书画俱佳,便想着咱们也该学着文人雅士,起个诗社。一来,可以广结天下青年才俊,二来也可切磋诗书技艺。”
“结诗社倒是容易,只是皇上住在内廷,实在不方便结交天下俊才。”
“要不咱们去礼亲王府吧,朕听说你们府里有流觞曲水,荒废了这些年,也该物尽其用才是。”
“的确有一个,就在花园里。不过这诗社以前没办过,具体何人要如何才能入社,诗社建起后又要如何运作往来,还得请皇上大体定个章程,我好去办。”
这些具体问题,皇帝完全没想过,一时竟犯了难。
“别人家就没有姐姐妹妹的办过诗社吗?你去请教一二,他们总不至于拒你于千里之外吧。”
“王家姐妹好像就办过,就在大小姐出嫁前,还叫我去的,只是忘了那时是什么事给绊住了,没去。”金曦之一边回想,一边说道:“七小姐不正在园子里嘛,皇上何不去问问她?”
皇帝明显犹豫了一下,却只是踱步在屋子里转了个来回,便又兴高采烈地说道:“既然王氏姐妹曾经结过诗社,我们就直接将她们当时的章程稍作调整,变成我们的章程。然后你和七小姐一起,拟下邀请入社的名单,朕亲自过目后,诗社也就建起来了。”
“邀请入社?”金曦之一时没明白,“皇上不是说要广结天下俊才吗,如果只是我与七小姐邀请的人,恐怕都是世家子弟。那那些寒门子弟?”
“我们第一次集会,肯定还顾不上什么寒门子弟。况且朕的学问你也知道,实在评判不了儒家学子的高低优劣。
朕虽贵为天子,结诗社也要按部就班。先从皇亲与世家子开始,等我们有了名气,吸引来大儒,再去评判那些寒门学子的学问高低,不比朕一言更有意义吗?”
金曦之听闻,低头施礼,“皇上圣明!”
……
王玥听闻皇帝要结诗社,自然将王氏姐妹结诗社的前前后后都清清楚楚讲给了金曦之,还帮着制订章程,拟邀请名单。
因为皇帝的热情异常高涨,恨不得一天三遍地询问进度,金曦之与王玥竟然用了三天,就将一个诗社完完整整建立了起来。
长春馆内,皇帝拿着最终人名单,不敢置信。
“曦之,这些人,都是你和玥儿妹妹眼中的才俊吗?”
“回皇上,这些是臣广泛听取了太学师父的建议后拟定的。”
皇帝恍然,“朕说呢,你怎么对所有人都知根知底的,这旁边还写着他们精于什么呢。”
“玥儿妹妹。”皇帝笑着看向王玥,问道:“这些小姐,都是你邀请的?”
“是玥儿与吴欣姐姐共同拟的,吴欣姐姐也在上头。”
“朕看见了。”皇帝疑惑道:“怎么不见玥儿妹妹的名字?”
“玥儿诗书不佳,怕不能入皇上法眼。”
皇帝悻悻地,“朕听说你们姐妹好几年前就结过诗社,你虽然不是社长,却也是元老。朕想着,就算你不愿意将诗书传给外人,总不至于不愿意同我们玩吧。谁知……”
皇帝的话,如同一根带着倒刺的针扎进了王玥的心田,“玥儿怎么会不愿意同表哥一起呢,只是玥儿怕……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