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 绛珠双生 - 篱宁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绛珠双生 >

第91章

前方战报传回,一夜之间就传遍京城。

听说异族有一个能呼风唤雨的神人,这神人召唤来天外飞石,引得军中人心惶惶,更是遭遇大败;领兵的穆莨和南安郡王在大战中身受重伤,如今生死未卜。

嫣玉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快就冷静下来了,一边思索着这古怪事情是何种缘故。

别的且不说,只这呼风唤雨的神人,说不定就是从离恨天逃下来祸害世间的。

若非相隔万里,嫣玉倒想看看穆莨如今究竟是如何情形,总好过于如今连他是死是活都不知道。只是既为后院夫人,她只能在府上等大军回来,等也许能平安归来的穆莨,又也许・・・・・・

沉下心中诸多杂念,嫣玉终究还是觉得兴许能再做什么。

嫣玉还是回了一趟林家,向林如海打探一些情形。

贾敏见到嫣玉就止不住落泪,嫣玉心里咯噔,本已压下的坏猜想涌上心头。

“母亲!”嫣玉被贾敏挽着手,低声唤道。

“我的嫣儿。”贾敏好似久未见她一样恋恋抚着嫣玉,又是拭着泪。

嫣玉温声安抚着母亲,才说起了来意。

贾敏叹起:“听老爷说,姑爷恐怕是有些不好。只是远隔万里,前方的消息都听往来传书,也并不甚清楚。”

嫣玉早已猜到是这样的答案,她早已听到过无数传言,真真假假不知所云。

最离谱的是说穆莨在战场上伤了命根子,致使现在许多女眷见到嫣玉都露出怜悯的神色,好似她们都对这个离谱的传言全然信之。

估计贾敏也听到了种种荒谬的传言,见到嫣玉就泪流不止。

其实此等军机秘事,却能一夜之间传遍京城,必然是早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想到在宫中听元春说过的话,一切的怀疑都已成了真,嫣玉就有所明了。

有人迫不及待地希望西北大军出事,甚至于说那呼风唤雨的神人、异族反败为胜便是和京城中有人里应外合的结果。

“母亲,既是对西北情形都不甚清楚,那女儿就放心了。”嫣玉才低眉轻声道,只有未知和不定才是安全的,若真有确凿的消息说明如何如何的情况,那就是穆莨可能真的不行了。

贾敏紧握着嫣玉的手:“嫣儿,你能这样想就好,姑爷定是能平平安安归来的。”

在西北大军军报传回京城后不久,嫣玉听到了宫中的消息,陈妃病重亡故――不过据她所知,陈妃是被赐死的,因行巫蛊之事诅咒君王;只因陈家在江南一带根源错杂,皇帝才未直接对陈家动手,但只怕距离漩涡始时也不远了。

得知陈妃被赐死,元春便是惶惶不安;她在宫中与陈妃往来交好,如今陈妃却因巫蛊而被诛,便是她对陈妃巫蛊之事一无所知,但只需有人进谗言说她有知情不报之罪,她便是未被株连也要彻底失了宠。

许是忧思过甚所致,元春竟是怀胎七月就早产了,生下一个病弱的公主。

因战火兵起,皇帝连大公主的洗三和满月宴都未大办,只吩咐给公主赐下赏赐,简单办了庆宴。直到公主满月才给公主赐下封号,和安公主,愿公主平安长大。

元春诞下公主,最失望的便是荣国府,若贵妃能诞下皇子才是莫大的荣耀,不过公主诞生也同样是可喜之庆。

而宫外的保宁侯府大奶奶也生下了一个姑娘,唤作陈怡宁。

盛萍抱着小怡宁满心疼爱,满月宴时嫣玉来送过祝礼,听说了姐儿的名字还同盛萍调侃笑起:“听着姐儿的名字,倒似同我们怡姐儿是嫡亲姊妹呢。”

“宁姐儿的名儿还是夫君与我商说着起的。我说玉妹妹家的怡姐儿毓秀钟灵,我们姐儿也向怡姐儿借福,唤作怡宁便好的。”盛萍才说来缘故,望着襁褓中睡得正甜的婴孩,又不由笑着叹起,“若宁姐儿是男孩子可就好了,日后能讨了怡姐儿做媳妇。”

听她这话,嫣玉也笑道:“姐儿可都还小,只你这做娘的早早就为姐儿操起心思。”

不过嫣玉是很庆幸宁姐儿不是哥儿,不然盛萍还要心心念念着讨怡姐儿做儿媳妇的。

盛萍疼惜的望着女儿:“总听母亲说,时间一眨眼就过去了,不经意时孩儿就长大了。我看着宁姐儿啊,怎么看都看不够,怎么也舍不得,总想将她一直留在身边,就这样看着她。”

嫣玉没有办法理解一个母亲在孩子刚出生时就念叨起十几年后的事情,担忧着孩子成亲以后将会如何。

宁姐儿倒是很讨人喜欢,乳娘抱下去喂过奶,就乖巧在摇篮里睡着。

嫣玉尝试抱过宁姐儿,软软的婴孩身上有淡淡的奶香味,让嫣玉想起怡姐儿。

保宁侯府二奶奶王氏是王家的姑娘,她也是年初嫁到了保宁侯府,因盛萍有孕之故还是王氏跟着保宁侯夫人管理事物。

盛萍还在月子,宁姐儿的满月宴就是王氏跟着保宁侯夫人在张罗。

张夫人来保宁侯府看望女儿,还担心着盛萍作为宗妇要被王氏压过一头。

嫣玉对她们这些藏在肚子里的小心思看得清楚,不过毕竟是与她无关的事,倒不如只当不知不问的俗人。

京城多事之秋,而春闱过后的进京举子也在殿试过后将迎来金榜题名时。

李公子中了二甲第八名,李家一片欢喜相贺,亲友也送贺帖到李家贺喜。

英莲的夫君是二甲十四名,同进京的秦举人却是为二甲之魁传胪。

从前谁也料想不到秦举人竟有这般造化,本来贾家要将二姑娘嫁给秦举人,结果却不识真珠白白丢了个传胪女婿。如今的秦太太邢氏出身微寒,但与秦举子夫妻情笃,倒是一段良缘。

贾敏听说秦举子命题金榜,既欣慰又遗憾;欣慰于她毕竟是没看错人,当初她为迎春相说了这门亲事也是好的,只是可惜迎春终究是和秦举子无缘。这本是陈年往事,秦举子娶了邢氏女为妻,迎春也嫁给柳三爷,不知何故如今还有人拿此事出来相说,好似非要定出一个是非才罢休。

如今诸事尘埃落定,探春的亲事也就提上日程。

探春的未婚夫婿却未能如其他人这般名题金榜光耀门楣,不过读书之事也有天定之意,如李公子、秦举人这样能初次就考取功名一路顺遂的还在少数,便是半鬓白发的举子也不可谓少;贾政还宽慰着女婿不必心焦,一边催促着成亲之事。

嫣玉并无去为探春出阁观礼,盖因那日刚好接到了穆莨的家书。

穆莨不是喜欢长篇大论的人,偏生这次他的家书却很厚,将黄皮信封都装得鼓起来了。

拆开信封,其实里面是一幅巨大的折迭起来的画卷,画中是黑夜星空。

西北有异,飞星过天,天狼星动。

也就是说如今西北战事确实是与那窃飞星逃下人间的星将有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