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41.新鲜草莓,甜过初恋(2) - 樟树湾变形记 - 依依兰兮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樟树湾变形记 >

第41章41.新鲜草莓,甜过初恋(2)

第二天,沈小霞照例和谭鲜玉两个赶早班车进城,这一次带的草莓比较多,但也还好,到了城里下车的时候多跑一趟拿而已,也并不麻烦。

到了城里,谭鲜玉在看着草莓,沈小霞便给小卖部老板娘送了一斤草莓,又给那三家水果店一家家的送过去。

然后两个人再汇合,拎着二十斤左右的草莓另外找了个地方去卖。

菜市场那里距离小卖部老板娘介绍的水果店比较近,沈小霞便有意避开,不跟人抢生意。

两人一人提着十斤左右的草莓,索性往各小区门口去叫卖,效果竟然出乎意料的好,才走了两个小区,就卖光了。

这草莓新鲜,个大饱满,又好看又香甜,小孩子和年轻的女孩子尤其喜欢。

这个年头,家里的小孩儿哪个做父母的不疼爱啊?十块钱一斤,还真不贵。真要嫌贵的,买个半斤尝尝鲜更是便宜了。

谭鲜玉兴奋极了,笑得合不拢嘴:“没想到这么好卖,早知道咱们多带点来好了!”

沈小霞笑道:“那也不妥,这草莓娇贵,略碰一碰就坏了,多了也不成,就这样挺好,能卖得出价钱!”

谭鲜玉听了又笑呵呵的点头,没口子表示赞同:“这也对啊,沈书记说的没错!”

两个人有说有笑,准备去吃午饭,吃一碗面然后回去。

结果正吃着面呢,微信上便收到了小卖部老板娘介绍的那家水果店老板娘的信息,说是草莓特别好卖,让她们明天给送二十斤。

沈小霞跟谭鲜玉说了,两人都很高兴。

随后先后又收到了另外两家水果店老板的信息,也都加到了十五斤。

现在没有时令鲜果,这草莓放在水果店里,红艳艳的,别提多招人喜欢、多亮眼,但凡开水果店的,都有熟客,这样新鲜的水果卖起来是很快的,数量不多,可不很快就卖完了。

今天虽然是周一,本来还以为没有人上村里旅游呢,没想到居然也来了三拨人,一共十三人。

老支书和晓生夫妻俩的农家乐依然开了张,因为食材几乎全是自家的,赚了七八十、一百多那基本上都是纯利润。

张永河的大棚草莓照例非常受欢迎,来都来了,这么漂亮好看又好吃的草莓,谁不爱啊?

出来玩哪儿会在乎花这么点钱呢?

这天采摘草莓加上沈小霞和谭鲜玉卖草莓,进账将近八百。

......仿佛打开了魔盒,樟树湾村的乡村旅游渐渐的越来越红火起来。

每天都会有游客前来游玩,少的时候十来人,多的时候二三十人。

到了周六的时候,游客突然暴涨,村里大地坪上停了将近二十辆车,足有一百多人涌进了樟树湾村。

这个时候,油菜花也已经开好了,村里栽种的那些个月季、杜鹃也都开花了,山清水秀,鲜花古树,正是最美丽的时候。

前来游玩的游客们,无不惊叹赞美樟树湾村的颜值,到处都是洋溢着笑脸拍照的人。

或倚着大樟树,或徜徉在金黄色的油菜花田里,或穿越吊桥爬上观景台,流连忘返,玩得不亦乐乎。

不出沈小霞所料,果然码头边上那两棵叫“鸳鸯树”的大樟树最为招人喜欢,无数人在那拍照留念。

张永河的草莓大棚也忙乎得不可开交,张永河的父母、刘姐都来帮忙看守棚子。

老支书和晓生两口子的农家乐也是爆满。

请了村里好些人帮忙端菜摆桌、洗菜杀鸡杀鸭子、切菜,从邻居家借桌子板凳,跟村里人买新鲜蔬菜、让张小毛上镇上买回来猪肉、豆腐等,忙得脚不沾地。

这一天虽然累,但是大家都很高兴。

大伙儿又向游客们介绍着村里的手剥橙,让游客们秋天的时候再来......

从这天起,沈小霞和谭鲜玉没有再上县城里去卖草莓了,因为棚里几乎都不够卖了。

沈小霞连连抱歉跟三家水果店打了招呼,表示到时候有卖的,一定会跟他们联系。

水果店虽然表示遗憾,但也没有办法,毕竟,水果不是别的商品,不是赶工就能赶出来的。

第二天周日,游客更加爆满。大地坪已经停不了那么多车了,只能另找地方停。

想必是来过的人大家回去一传十十传百,拍了美照发了朋友圈、各种群、各种论坛,樟树湾村一下子在小地域范围内变得小有名气了。来的人自然更多了。

周副县长等县里领导们和覃技术员等也十分支持,帮忙宣传,沈小霞一告诉他们现在是最美的时候,也有不少他们的朋友特意过来游玩游玩。

周天的时候,覃技术员也特意来了,沈小霞和文主任亲自招待了一番。

这天,文三叔的小卖部门口摆了个炉子,煮着一锅茶叶蛋,边上竖着牌子:“正宗农家土鸡蛋茶叶蛋,一块五一个”,外墙上还挂着一块牌子:“有正宗土鸡蛋、土鸡售卖!”

这下子纷纷惊醒村里人。

茶叶蛋来不及现煮了,但是土鸡蛋、土鸡土鸭大家都有啊,于是好些村民家门口将这些东西摆了出来售卖。

一天下来,还真卖出去不少,有的游客问起菜园里的蔬菜卖不卖?那肯定是卖啊,各种新鲜的小油菜、白萝卜、油麦菜、生菜、香菜、蒜苗、韭菜、莴笋等等,十分受欢迎。

城里的游客们买到了最新鲜的农家菜,心满意足,村民们赚了点儿零用钱,也眉开眼笑。

钱虽然不多,但是大家有经验了,以后这个季节就可以多种点啊!

这天,当送走最后一拨游客,热闹喧嚣的村子重新归于安宁平静的时候,村民们聚集在大地坪的老樟树下,兴致勃勃的聊着天。

“我看你们家今天卖了两只土鸡哦,真不错!”

“鸭子更好卖,我六婶今天卖了五只鸭子,还卖了不少菜,赚了不少!”

“要说赚了不少,老支书家和晓生两口子那才叫赚呢,一家摆了有十几桌吧,千把块到手了!怕是两千块都有呢。你看看,鸡啊、菜啊、腊肉啊都是自家的,不用花钱,就买了点新鲜肉和鱼,用点儿油盐酱醋,都花不了几个本钱。”

“对对对!还有张永河的大棚草莓,哎哟,那人叫一个多哦,光进个棚都要十块钱,进去了能吃多少哦,倒是个个都摘了一小桶一小桶的,七块钱一斤,哪一个手里没有三斤五斤!”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