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你哥哥是个有血性的中国人
近乡情更怯!
此言十分生动刻画出了蔡东的心情。
距离自家村子越近。
蔡东的心情变得愈发的紧张。
他紧握着双手。
神色有些发白。
连眼神都显得有些畏缩。
家里的老母亲今年差不多也六十岁了。
蔡东离家已经四年半了。
不知道老母亲的身体如何。
头上是不是又增添了不少白发。
蔡东这状态。
赵二林也没有去管。
管也没用啊。
他这一路上不断观察着风土人情。
这宁城遭遇战火摧残很严重。
虽然没有达到十室九空的地步。
但也空了六七室。
村庄的田地不见荒芜。
种植着绿油油的庄稼。
但田地里劳作的人却面黄肌瘦。
这是一个非常鲜明的讽刺。
赵二林想起来李有钱给他读的一句诗!
沧海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这句诗讲的是春天播下一粒粟。
到了秋天就能够收获很多很多的粟。
辽阔的土地都被开发出来。
种满了粮食。
但农夫仍然吃不饱肚子饿死了。
这句诗讽刺的是古时候沉重的苛捐杂税。
逼的老百姓活不下去。
但用在眼前。
也非常适合。
小鬼子践踏了国土。
侵略了家园。
他们把老百姓当成了奴隶。
老百姓种植的粮食都被他们搜刮走。
没有果腹的东西。
也只能愈发的瘦弱饥饿了。
“赵二林,我很紧张,怎么办?”
快到村口了。
蔡东忍不住说道。
“在我们老家,子女出门三年不回,就视为不孝,回家要被打的。”
赵二林对蔡东说道,“要不,我现在替你老母亲先打你一顿?”
“咳咳……”
蔡东的神色显得尴尬,“我们老家正好也有这样的风俗,还是算了吧。挨你一顿打,回家我再挨一顿打,我这都要挨两回打了。”
“你不说你紧张么,我打你一顿,兴许你就不紧张了呢。”